人體約75%重量都是水,水延續(xù)著我們的生命。有些人以為,只有口干舌燥才需要補水。其實口渴時才喝水多半為時已晚。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科學(xué)飲水呢?
喝水并非越多越好
水對于美容至關(guān)重要,飽滿光滑的皮膚離不開水的滋潤。但對于女人來說,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了。除了這8杯水外,通過食物我們也能補充大量的水分,實在沒有必要再強迫自己大量喝水了,否則物極必反,會增加腎臟的負擔(dān)。
所謂飲水不可過量,這只是指一般情況而言,并非不能多量,有時如人體發(fā) 熱、腹瀉、嘔吐、多尿或昏迷以及炎熱出汗時,都會失去大量水分,這就要補充水量;早晨人的血液凝固度比晚上大20倍,早晨鍛煉者應(yīng)多喝水,這樣能把血液中可能產(chǎn)生的活化因子加以稀釋,并經(jīng)血液的沖刷作用又可把局部的凝血物沖散。同時也能補充運動和夜晚丟失的水分;還有,吃大量肉或雞蛋的人,也必須多喝水,因為肉含脂肪多,脂肪的代謝給人體提供的能量也多,會產(chǎn)生酸和丙酮,血液中這兩種物質(zhì)多了,人就會患酮??;雞蛋含蛋白質(zhì)高,它的消化產(chǎn)物為尿素等,將逐漸聚集在血液中,引起尿毒癥。故多喝水可增加尿量,以消除血中的毒性物質(zhì)。故雖飲水不可過量,但并不排除特定情況下某些人可多量飲水。
口渴時喝水已晚
中國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所副所長馬冠生指出,人體中的物質(zhì)75%是水,當(dāng)人體失水量達體重的2%時,就會感到口渴,也就是說:當(dāng)人感到口渴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jīng)處于慢性缺水狀態(tài)了。喝水并非越多越好,還有更多的人只強調(diào)水的解渴作用,而忽視了水的營養(yǎng)作用。通過對我國主要城市成年居民飲水狀況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目前公眾日常飲水其實存在很多誤區(qū),很多人都認為水沒有營養(yǎng)、只有口渴了才想到喝水、很多年輕人劇烈運動后立即就補水,并漸漸習(xí)慣用飲料代替飲用水,這些都是喝水的誤區(qū)。
淡鹽水要少喝
坊間流傳一種說法,“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淡鹽水促進身體排毒?!睂<冶硎荆@種說法并不科學(xué)。
據(jù)介紹,人在整夜睡眠中滴水未飲,但呼吸、排汗、泌尿卻仍在進行中,這些生理活動要消耗損失許多水分,喝鹽水反而會加重高滲性脫水,令人更加口干。而且早晨是人體血粘度最高的時間,喝鹽水會使血壓更高,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好、有高血壓的人更不宜在早晨飲用淡鹽水。
專家建議,淡鹽水更適合在運動或大汗后喝,以補充身體丟失的水分和鈉。
飯后不要馬上喝水
一般而言,醫(yī)生絕不會建議飯后立刻喝水。喝下去的流體會或沖走所有的酶,或降低它們的作用。胖子更不宜大吃大喝后立馬喝茶,這是因為被流體稀釋的食物很快會離開胃,結(jié)果剛用完餐又有了饑餓感。
除此之外,飯后頻繁和大量飲水也是容易引起燒心的因素,所以有胃灼熱毛病的人適宜飯后2~3小時后才飲水,而且是每間隔20~30分鐘飲上3~4小口。
吃一般飯菜時不宜喝水,要喝也只能喝一小點兒,但是此后得一段時間不要再喝水。用完水果和蔬菜后得等半小時,用完淀粉類食品后得等1~2小時,而用完高蛋白食品后得等1.5~2小時。飲用水、果汁和其他飲料最好是飯前15~40分鐘喝下,這是因為流體喝下去后10分鐘離開胃而進入小腸,到那里后立刻被小腸粘膜吸收進入血液里。
關(guān)照特殊人群飲水需求
懷孕和哺乳期的婦女:因為她們所喝的水不僅要給自身提供能量,還要給孩子提供能量。懷孕期間,每天應(yīng)當(dāng)喝6到8杯250毫升的水(相當(dāng)于3-4瓶瓶裝水)。當(dāng)然飲水量的多少也和母親的體重、年齡、運動量、天氣情況等因素相關(guān)。同時,哺乳期的婦女因為哺乳的需要就更應(yīng)該注意補充水分。
嬰兒和兒童:飲水量的多少和兒童的體重和運動量有關(guān)。因為嬰兒不是總能表現(xiàn)出他們的口渴,所以應(yīng)該通過每天更換尿布的頻率來判斷他們是否身體缺水。處于成長期的活躍兒童更容易缺水,在每次活動前都應(yīng)該鼓勵他們喝250毫升的水,并且在外面活動時(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每隔20-30分鐘都要再補充250 毫升的水。
老年人:年紀(jì)越大的人就越容易身體脫水。因為隨著年紀(jì)的增長,腎功能會漸漸衰竭,從而導(dǎo)致身體的口渴信號減弱。而且老年人服用的藥物比較多,這些也會導(dǎo)致身體脫水。所以7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定要每天補充充足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