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加速期,進行必要的耐力跑訓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為了能讓學生有效的進行耐力跑練習,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采取對策,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練習。本文主要闡述分層遞進教學法在初中年級耐力跑教學中的必要性和優(yōu)勢,以期為初中耐力跑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分層遞進教學 初中 耐力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249-01
耐力跑項目是初中教學的一個基本內容,同時也是中考體育測試的重要組成內容,耐久跑比較枯燥、缺乏樂趣,既苦又累,因此在初中教學中一直不受學生的歡迎,很多學生往往是望而生畏,不能全力進行耐久跑的學習,這就影響了教學的正常進行。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往往是全體同學一起進行,因此,不能顧及不同差異的學生。分層遞進教學法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把不同的學生根據個體差異分成不同的層次,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按照不同的內容、方法、進度進行教學,進而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了教學中的區(qū)別對待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以活動為內容,以參與為中介,以發(fā)展為目標”的現(xiàn)代教學特征。
1 在初中耐力跑教學中分層遞進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耐久跑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一項內容,通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全班進行學習和練習,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調動情緒,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此外,由于學生在耐久跑項目上個體差異較大,訓練時很多同學愛面子,不愿意被人瞧不起,但是自己的素質的確不行,因此,在體育課上經常請病假,這樣就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隨著近代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很多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應用到體育教學中,分層遞進教學法就是其中之一,傳統(tǒng)耐力跑教學中,教師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目標和內容上也非常的單一,不能考慮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因此,在耐久跑教學中應用分層遞進教學法就顯得非常的必要。
當前,在初中體育耐久跑教學中,教學方法還比較單一,不重視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往往“一刀切”,這種教學方法,不能滿足不同基礎、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耐久跑的訓練。在這種環(huán)境下進行教學活動,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也不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嚴重影響著耐久跑教學的成效。應用分層遞進教學可以把學生進行分層,不同水平的學生分成一組,他們之間能互相鼓勵,共同促進,如果不進行分層,可能就會出現(xiàn)差的跟不上的現(xiàn)象。總之,采用分層遞進教學法,既有利于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學習,也有利于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學習。
耐久跑教學中采用分層遞進教學法是對學生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和主體性的尊重,同時,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內容和評價標準,更是對學生的參與體育鍛煉熱情的培養(yǎng),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
2 分層遞進教學在初中耐力跑教學中的優(yōu)點
2.1 分層遞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以人為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全面落實了素質教育
每個學生的先天遺傳、后天環(huán)境、家庭條件等因素都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了每個學生的身體、心理、認知水平以及運動基礎等各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通過觀察、交談、測試等方式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比如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況、運動能力以及心理素質、性格等方面的特點,恰當?shù)姆謱舆f進教學,這對學生成績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2 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進行教學
分層遞進教學法把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不同組進行耐久跑時完成的負荷不同。這樣,身體素質好的就能多“吃”一點,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就少“吃”一點。雖然在不同的小組中學習,但是他們都能完成本組的教學目標,所以都提高了自身的耐力水平。如果不進行分層,采用統(tǒng)一的負荷,對于條件好的就會負荷不足,不能引起耐力的提升;對于條件差的學生就會引起負荷過量,帶來身心的傷害。所以,在教學中分層遞進的進行教學,就是貫徹實事求是的精神。
2.3 分層遞進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于學生群體存在著較大的個性差異,較高或較低的教學目標都會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產生較大的影響,更有甚者會成為學生學習的阻力。分層遞進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切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要,科學合理的進行教學層次的劃分。分層遞進教學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分組教學,它是通過對學生個性差異的充分了解以及對學生影響教學的相關因素的深入分析,彼此遞進的劃分成不同的學生群體,使各個層次的教學內容和手段都與其相對應的學生群體相一致,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學習內容和鍛煉方法。在分層遞進教學中,所謂的低層次學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差等生,每一個學生都有發(fā)展的潛能,教師要一視同仁,盡最大的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分層遞進教學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以前的被動練習轉變成主動練習,通過遞進的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在分層遞進教學過程中,各個層次的學生相互幫助、取長補短、互相探討學習,有利于形成積極、融洽的學習氛圍。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所以學生沿著同一個教學目標學習,雖然教師嚴厲負責、學生認真吃苦,但是大部分學生缺乏內在的學習動力,影響了一些運動基礎較好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4 分層遞進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
分層遞進教學有利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分層遞進教學中把學生分為低、中、高不同的層次,并不是機械性的分割,而是讓所有學生都認識到自我提升是一個由低到高的發(fā)展過程。學生進行耐久跑的最終目標是向更高層次前進,而不是僅僅滿足于低、中層次的學習。因此,低層次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低層次的學習,經過努力就可以向高層次發(fā)展。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設計制定不同的目標和任務,要與之所在的層次相對應。如果低層次的學生,把目標定的過高,學生就不能完成,就會失去學習的激情和信心;如果高層次的學生,把目標定的過低,學生就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華,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分層遞進教學一段時間,要進行測試,成績提升的及時提升層次,使其產生更大的積極性和動力。
3 結論
初中體育耐久跑教學中實施分層遞進教學,可以有效的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身體素質都得到提高,同時,還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相同層次間的學生相互鼓勵,相互激勵,共同促進。采用分層指導,又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有利于他們的鍛煉更有實效。
參考文獻
[1]秦宇陽.淺析高校體育教學實施分層教學[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9):45-46.
[2]陶磊.分層次教學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