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特魯里亞是古羅馬人對意大利托斯卡納,翁布里亞、拉齊奧、拉丁姆北部等地區(qū)的通稱,古希臘人則稱為第勒尼伊。伊特魯里亞人自稱羅散納人(Rasenna)。伊特魯里亞文明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100年間興盛于意大利中西部亞諾河與臺伯河之間。伊特魯里亞文明是多種文化交融的產(chǎn)物,從日用器物到奢侈品無一不精,金屬制造加工技術(shù)享譽地中海世界,尤其是微顆粒加工的金器可謂精美絕倫。其陶器繼承了希臘藝術(shù)風(fēng)格,具有特色。伊特魯里亞文明對于羅馬文明有著深刻的影響,他們建立了羅馬的早期王國,延續(xù)了古希臘文化,最終融合到羅馬文化,使其發(fā)展到了一個輝煌境地。
《曙光時代——意大利的伊特魯里亞文明展》于2013年9月27日至2014年的1月10日在湖北省博物館展出。展品來自意大利三十家收藏單位,來自佛羅倫薩國家考古博物館、錫耶納考古博物館的藏品均為伊特魯里亞文明的代表之作。作為去年湖北省博物館《羅馬帝國文物》特展的延續(xù),藏品涉及伊特魯里亞文明的政治、藝術(shù)、宗教信仰、日常生活各個方面,其中不少重器是首次在意大利境外展出,是迄今為止意大利在國外舉辦最為全面反映伊特魯里亞文明的重要展覽。
1.石棺
Sarcophagus
公元前2世紀(jì),凝灰?guī)r,來自托斯卡納,維皮那那墓
這具石棺出土自托斯卡納最著名的墓葬,石棺的蓋子上展現(xiàn)了一位斜倚著身子的男子形象,而矩形的棺身表面則雕刻有兩位愛神丘比特共進(jìn)盛宴的形象。
2.大理石女子像
Statue of A Kore
公元前4世紀(jì)末,大理石
這尊小雕像再現(xiàn)了一位身穿無袖束腰外衣的年輕女子,她右手提起裙擺,左手托著一只鴿子。
雕像頭部的制作十分精細(xì),但身體則似乎出自一位技術(shù)生疏的新手。這件雕塑可能原本是某一組女性殯葬雕塑中的一件。這類殯葬雕塑在沃爾泰拉地區(qū)十分普遍。
3.伊特魯里亞式幾何紋克拉特陶瓶
Etruscan Geometric Crater
公元前8-7世紀(jì),陶
該巨型酒瓶是宴會上用來調(diào)制葡萄酒。克拉特瓶是古希臘一種用于調(diào)酒,類似斝的雙耳廣口瓶。
4.斯圖拉青銅瓶
Situla
公元前8-7世紀(jì),青銅
這件珍貴的桶形瓶由青銅薄片制成,以提梁抬放,把手呈半圓形,便于抓牢器物。瓶身飾有優(yōu)美的幾何圖案。這種形狀最為普遍,粘土器皿中這類形狀也最常見。
5.金耳環(huán)
Couple of Earrings
公元前6世紀(jì),金,來自錫納倫加
這些耳環(huán)的邊緣飾有一串珍珠,主體飾以花蕊母題,一只耳環(huán)用金箔做成花朵,另一只耳環(huán)上則飾花蕊圖案。
6.塔拉莫奈陶三角楣飾
(安菲阿剌俄斯的被俘)
Pediment of Talamone(THE KIDNAPPING OF ANPHIARAOS)
公元前2世紀(jì),紅陶,高147、長882厘米,來自塔拉莫納奇奧
這是一件漂亮的紅陶三角楣飾,原本裝飾在(托斯卡納)塔拉莫奈的塔拉莫納奇奧山頂上的神廟上。圖像主題類似于“七雄攻忒拜”的傳奇故事——這是希臘化時期的伊特魯里亞廣為流傳的希臘神話。
安菲阿剌俄斯的被俘
安菲阿剌俄斯正被自己的戰(zhàn)車拖向地獄。一個年輕的半神正在三位復(fù)仇女神的幫助下將戰(zhàn)車?yán)蛏顪Y,安菲阿剌俄斯正要爬上戰(zhàn)車,用大圓盾護(hù)著左邊的身子,高舉的右手仿佛表達(dá)恐懼之情。
7.黑彩坎達(dá)羅斯陶杯
Overpainted Black Painted Kantharos
公元前4世紀(jì),陶,來自波普羅尼亞
這只伊特魯里亞酒瓶十分獨特:瓶身兩側(cè)分別裝有兩只造型對稱的環(huán)形把手,瓶頸兩側(cè)則裝飾著兩張使用色彩疊印工藝?yán)L制的女性面孔??策_(dá)羅斯是古希臘雙耳酒杯。
8.安夫拉陶瓶
Amphora
公元前6世紀(jì),黑陶,科勒佐恩·瓦格農(nóng)維勒
這只雙耳瓶的比例顯得十分修長,瓶上的兩只把手連接著瓶口邊緣和瓶肩,瓶子兩側(cè)均裝飾有一對使用黑繪式描繪的一對年輕人。
9.茅屋狀陶骨灰甕
Hut Shaped Urn
公元前9世紀(jì),褐陶,來自塔爾奎尼亞,波喬·德·因姆皮卡托
這類特別的物件原用于盛放逝者的骨灰,其造型往往模仿維蘭諾萬時期的私人住宅,例如本件就模仿帶門的圓形尖頂茅屋。
10.克拉特紅繪陶瓶
Crater
公元前6-5世紀(jì),紅陶
克拉特陶瓶是宴席中最大的瓶子,用于混合酒水。精美的產(chǎn)品來自希臘的阿提卡(Attica),采用紅繪式色圖案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