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捏出形態(tài)萬千
在坑洼的鄉(xiāng)道上顛簸了近200公里,來到了依山而建的朱橋鎮(zhèn)山上賈家村。裸露的山石上已經鋪了一層薄薄的雪,與冬日嚴寒格格不入的是胡同里那戶熱鬧的人家,這是面塑藝人孫雪堂的家。
臨近年關,來往孫家定制面塑作品的人很多,孫雪堂的老伴、女兒忙里忙外,卻唯獨不見其本人。得知我們來意,大女兒走向院內一間不起眼的偏屋,掀開厚重的棉簾引我們進屋。雖然對于孫雪堂大姐的“聲名”我們早有耳聞,但看著這滿滿一屋的面塑,還是頗為震撼。大姐年近70,只要拿起彩色的面團,她就像個癡迷于玩具世界的孩子,對人來人往的熱鬧小院全然不覺。
“年輕人要結婚,在我這里定做了一對鴛鴦。今天上午要蒸好,下午就上色了?!贝?、捏、切、壓,在與我們攀談的同時,大姐手中一連串的動作一刻未停。
龍鳳呈祥、八仙過海、群仙祝壽……“這些都是四鄰八方的鄉(xiāng)親們定做的,一進臘月門,就忙得騰不出手來,要忙活到年根兒了?!贝笈畠盒呛堑卣f完,趕緊給母親打起了下手。
環(huán)視一周,在靠窗的笸籮里放著一件剛剛完工的面塑,似龍非龍,藏尾盤坐在蓮花底座上。孫大姐介紹道,其實鄉(xiāng)親鄰里都不說“面塑”,而稱其花餑餑。這個花餑餑就是當?shù)氐奶厣ハx,也叫“神蟲”。古代百姓想沾些御用之物的吉祥氣,于是對“龍”進行一番加工,給它改了名字,演變成現(xiàn)今的“圣蟲”。逢年過節(jié)、蓋房上梁、壽喜宴請等,都會擺上“圣蟲”作為吉祥物供奉?!斑@只是個小型的圣蟲,有時新房上梁做的圣蟲要用三四十斤面呢。此外,還要做對獅子、鯉魚等擺放在‘圣蟲’的兩側,而這些小吉祥物也各有寓意,代表著屋主的心愿與期望。”
可以食用的藝術
孫大姐制作面塑,選用的都是精面粉,沒有任何添加劑,一年下來能用近2000斤。一個個形態(tài)各異的面塑并沒有模子,都是她親手揉捏出來的。做面塑需要質地很硬的面,因此揉起來特別費勁?!白龌G餑比下地干活還累,揉面是將面粉、糯米粉、糖等放在盆中和勻,再徐徐倒入開水攪拌,將面團反復揉搓,直至達到面光、手光、盆光,弄得我頸椎特別疼?!比嗪玫拿嬗霉ぞ叽?、切、剪制作成形,在鍋里蒸熟,風干一天,接著用從純植物提取的可食用顏料上色,作畫,刷油,“有時候一坐就是一天啊。”
在屋子角落里擺放著孫大姐曾在民間工藝品博覽會上獲得金獎的作品《好客山東》。雖然完成于3年前,但是面塑中的花蕊、黃瓜刺等細微之處依然清晰可見。我們不禁詢問這些花餑餑的“駐顏術”。
“我用的是燙面,就是先用沸水和面,在和面的同時加上自己的秘方配料,讓面有勁道,不松垮。這樣做出來的餑餑既不開裂也不褪色,能保存好幾年呢。”
孫雪堂大姐的面塑作品有著自己清雅醒目的特色,注重保留發(fā)面本身的黃白,著以粉紅、青綠、幽黑色為主,再進行局部點染彩繪,深得留白藝術的神韻。因為在她眼中,做面塑也好比人的一生,要保有本色。
難解一份情緣
孫雪堂現(xiàn)在已然是“職業(yè)面塑人”了,但今日的光景,她自己著實沒想到?!靶r候,家家都會做花餑餑,我也跟著母親學習。”但是大部分人只是逢喜事才得空去做,樣式十分單一。而孫大姐對此卻十分上心,沒事就研究面塑新的樣式,制作新的作品。但是這份熱忱別說外人,即使在老伴眼中,多少也有些“不務正業(yè)”。
2002年萊州烹飪大賽的宣傳單發(fā)到了村子里,即使老伴兒反對,孫大姐還是毅然地背起自己的工具箱進了城。單單幾塊面團,輔以個把顆黑豆,加上極普通的剪子、梳子、篦子,一堆不起眼兒的生活食具,通過一番揉面、搓面、捻面手法,在她的手中竟化身出一條設色濃艷的鯉魚??鋸埖念^部比例,愈顯尾部的動感,靈動活潑氣韻盡傳。在這次大獎賽中,孫雪堂獲得了“民間面點藝術一等獎”。
“當時很多老師對我做的東西很感興趣,我就向他們介紹?!闭沁@樣一次偶然的機會,孫雪堂將萊州面塑帶到了眾人的面前,也讓家人對自己的面塑之路徹底改觀。
孫大姐作品的創(chuàng)意都是自己一點一點想出來的,花了不少心思。既包含傳統(tǒng)元素又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深受追捧?!氨本┮粋€大學的老師帶著幾個學生直接找到我家里來,想要我教她們做面塑,在我這兒待了一天才走?!贝蠼阏f道,“我現(xiàn)在身體感覺還行,在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考慮找個地方辦個學習班,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爆F(xiàn)在面塑藝術已經被列為萊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她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萊州面塑藝術可以走得更遠。
“老伴咱來段兒《小姑賢》?”這是老兩口多年來的默契,晚飯過后,一個拉琴,一個就韻腔拿調唱起呂劇。“為人在世莫當家,想起來當家我是心亂如麻……”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小院里,又傳出了裊裊民間小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