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掉牙的年齡一般在5歲半左右,有的孩子可能5歲不到就掉下了他的第一顆門牙。這是孩子第一次面對自己身體的變化,在他們幼小心靈中,這可是一個重大的事件。他們驚訝、欣喜,小小的腦袋里會產生很多問號:
“人的牙齒為什么會掉下來?”
“我的牙齒生病了嗎?”
據(jù)我的觀察,第一次發(fā)現(xiàn)牙齒搖動,多數(shù)孩子會表現(xiàn)出特別的好奇。有的孩子時不時地照鏡子,甚至上課或者游戲的時候,會變得心不在焉,老是一個人專心研究自己那搖搖欲墜的牙齒,用手或者舌頭不斷地搖晃牙齒。他們期待牙齒掉落,又害怕牙齒掉落的那一刻,滿是矛盾心理。
而掉了牙齒以后,孩子的表現(xiàn)也各異。有的會害羞,因為掉的第一顆牙恰恰是大門牙,一張嘴,別人就會看到一個大窟窿,“少了大門牙多難看啊”;有的孩子會變得脆弱起來或者故意撒嬌。
期待又緊張,好奇又害怕,這就是“換牙時代”孩子心理狀態(tài)的真實寫照。
很多大人對此卻很不以為然。
換牙,是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的好時機,通過讓孩子了解人體和人體的變化,從而了解自己,確立自我,享受成長的快樂。
首先,我們要幫助孩子了解掌握一些生理知識:
1. 盡早囑咐孩子,不要用手或舌頭搖動牙齒,可能會讓新牙齒長歪,同時會把手上的細菌吃進肚子。
2. 講講關于牙齒的秘密——換掉的牙齒叫“乳牙”,是小娃娃的牙齒,新長出的牙叫“恒牙”,是成年人的牙齒,他們會跟隨你一輩子。換牙說明你開始長大了。每個人的恒牙有32顆,乳牙只有20顆,你的牙齒要全都換成恒牙得經(jīng)歷好幾年的時間。可以和孩子分享你兒時換牙的經(jīng)歷和心情。
其次,關注孩子的心理,理解他的好奇心,耐心回答各種疑問:
1. 對于容易緊張的孩子,可以告訴他,你周圍的伙伴很快就會和你一樣“沒門牙”、“說話漏風”?!按蠹叶家粯印睍尯⒆痈杏X安慰和放松。
2. 還有的孩子可能會表現(xiàn)出過分緊張,譬如害怕吃東西,動不動就要求大人關注他的牙齒。有的可能是孩子的個性使然,孩子本身就屬于比較容易緊張的那一類;有的就需要爸媽警惕其背后的心理狀態(tài),孩子可能是在“求關注”,借機撒嬌。對這樣的孩子,大人首先要反省自己平時對孩子的關注度,不妨在他的換牙的時候做一些彌補,多多關心孩子。當然,關心并不代表什么都依從他,因為換牙不吃飯,只吃零食是不能接受的,換牙的時候更需要營養(yǎng)。
“換牙時代”,爸媽還能跟孩子一起做些什么呢?做個“牙齒的探索記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感受成長,了解生命的變化,對孩子今后的生命路程具有特別意義:
* 告訴孩子,人的一生只換一次牙!換牙長牙的過程用文字或者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換掉的牙齒叫什么名稱(切牙、尖牙、磨牙),它的樣子(畫一畫),長在什么位置(讓孩子觀察、記錄牙齒在嘴巴中的位置),跟換牙有關的故事(用文字或繪畫,記得寫上日期,新牙的名稱、位置等等)。
* 一起把這些記錄裝訂成冊,保存起來。這會成為非常有意義的童年回憶;記錄的過程,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探索能力和觀察的能力,學習記錄和表達,這對不久以后的課堂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還有要做的一件事是:
學齡前兒童的齲齒率非常高,齲齒容易影響頜面的正常發(fā)育,導致恒牙萌出時間異常、牙頜畸形,嚴重的還會引起全身性疾病。健康的乳牙能為恒牙的萌出預留位置,對恒牙的萌出具有誘導作用。
利用換牙期(中班下學期)孩子會主動關心自己牙齒的機會,及時告訴他們保護牙齒的重要性。愛護牙齒最有效的方法是認真刷牙,及時漱口,少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