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形選擇是建園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決定今后管理技術、產量水平的基礎性工作。在以往的生產實際中,由于樹形選擇不合理,給群眾造成損失的事例很多,比如20世紀90年代初新建的大部分富士矮化果園,采用2米×3米的高密栽植,樹形卻采用的是基部三主枝小冠疏層形的喬化樹形,大部分果園進入結果期后全園郁閉,成花難、產量低、品質差,極大地挫傷了群眾從事果業(yè)生產的積極性。因此,建園之初應該全面了解各種樹形特點并正確選擇目標樹形,避免盲目整形給生產造成損失。下面就現(xiàn)階段生產中常用樹形的優(yōu)缺點做一比較并提出以下選用建議,以供建園參考。
1 高紡錘形樹體結構
樹高一般為3.5~4米,干高0.8~1米,全樹著生30~50個小主枝,枝齡4~7年,主枝粗度小于3厘米,冠幅0.8~1.2米,與中心干夾角90°~120°,與中心干粗度比1∶5~7。畝栽植100株以上。
1.1 優(yōu)點
1.1.1 樹形簡單、成形快 高紡錘形樹形培養(yǎng)時采用支柱協(xié)助培養(yǎng)強健筆直的中干,作為永久性的樹體骨架,其上直接培養(yǎng)結果枝組,采取抹芽、疏枝、拉枝下垂手法處理競爭枝、徒長枝、輔養(yǎng)枝,主枝培養(yǎng)以刻芽、長放、疏除、拉枝控長為主,主枝更新直接以中心干上發(fā)出的強旺新枝更替衰弱老枝,整形培養(yǎng)手法簡單,如果是大苗建園,第3、4年即可成形,是所有常用樹形中成形最快、整形最簡單的樹體結構。高紡錘形整形的另一大特點是可根據(jù)管理對象不同選擇不同的培養(yǎng)形式。管理精細的話可以從栽植第1年冬季留枝培養(yǎng)樹形,采取拉枝、拿枝、扭梢等措施控制主枝生長勢,拉大級次比,第3年即可成形。而對大部分管理相對粗放的零散農戶栽培者,可以采取第一二年抹光主枝,第3年集中留枝培養(yǎng)樹形的辦法,該辦法必須在高水肥年發(fā)枝量較大的前提下才可采用,既簡化了前期管理,又保證了樹形整體一致。
1.1.2 樹形緊湊、成花容易、養(yǎng)分消耗少 高紡錘形的冠幅一般只有0.8~1.2米,陽光直接照入內膛,徒長現(xiàn)象少,生殖生長能力強,短枝比高,結果能力強,養(yǎng)分消耗很少。
1.1.3 管理簡單,節(jié)省勞動力 高紡錘樹形冬季修剪量很少,90%以上的枝條為中短枝條,連年可結果,隔幾年才更新1次,因此大大減少了冬季工作量。另外由于樹形緊湊,采果時手臂可直接到達內膛,噴藥時1次可完成兩行樹的各一半面積噴布,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減少工作量。
1.1.4 通風透光好,果品質量高
由于高紡錘形樹形栽培模式都是以寬行密植栽培,樹體通風透光好,果實見光好、糖分積累多,著色艷麗,優(yōu)質果率高。在我們已經掛果的果園,果品全紅率平均在85%以上,遠遠高于其他樹形。
1.2 缺點
1.2.1 樹體壽命短 一般20年之后就進入衰老期。
1.2.2 易早衰 在控樹促花時,拿枝、扭梢、環(huán)切、轉枝、刻芽等措施運用多,易對樹體造成內傷。如果管理粗放,水肥跟不上,將會導致樹體早衰。
1.2.3 建園成本較高 需要采用竹竿、水泥樁、鐵絲等樹體扶助措施,增強主干端直度和增加掛果量。
1.3 選用建議
(1)如果栽培地塊水肥條件好,選用短枝品種的矮化中間砧苗木或矮化自根砧苗木建園,培養(yǎng)該樹形是目前理想的栽培新模式,生產表現(xiàn)比較理想。
(2)能做到高投入、精細管理、同時可以保證較高的機械化水平的栽培者選用該樹形就能實現(xiàn)早掛果、高產出、高效益。
2 細長紡錘形樹體結構
樹高2.5~3.5米,干高0.7~0.8米,全樹著生12~18個小主枝, 相鄰主枝間隔15厘米左右,主枝角度90°~120°,單軸延伸。 上部主枝長度0.6~0.8米,中部主枝長度0.8~1.0米,下部主枝長度1.0~1.2米。中心干與主枝粗度比為1∶4~5,樹冠成形后呈細長紡錘形。畝栽植80~100株。
2.1 優(yōu)點
樹體較大,骨架牢靠,負載能力較高,壽命在20年以上。不需要支柱,主枝也不需要上吊,建園成本低于高紡錘形。
2.2 缺點
整形過程比高紡錘形長,前期產量沒有高紡錘形高。
2.3 選用建議
水肥條件好,可以做到精細化管理、需要節(jié)約建園成本的情況下,可以選用細長紡錘形的樹體結構。目前生產中該樹形采用的相對較多,是矮化栽培的理想樹形。
3 自由紡錘形結構
樹高3~3.5米,干高0.7~0.8米,主枝數(shù)10~15個,主枝角度80°~90°,中心干與主枝粗度比為1∶2~3,主枝長度1.5~2米,相鄰主枝間距20厘米。畝栽植40~80株。
3.1 優(yōu)點
樹體大,骨架牢靠,壽命在40年以上,一旦成形,主枝基本不需要更新,只需更新結果枝組。采果、修剪等樹上作業(yè)可攀援到粗壯的主枝上操作,減少使用輔助工具。
3.2 缺點
樹體較大,整形時期長;內膛藥劑不易噴到;骨干枝較少,若小枝量少,產量低,樹頭易冒條;易抽生徒長枝;幼樹期背上枝抽生很多,需采取扭梢、摘心、疏除等措施管理,夏季工作量很大。
3.3 選用建議
元帥系、嘎拉系等生長勢中庸品種采用該樹形樹體不旺長,通風透光好,穩(wěn)產性好。甘肅花牛蘋果示范園全部采用自由紡錘形,結果性狀很好;立地條件不好,水肥不能保證、年生長量小的地區(qū)適宜選用該樹形,我縣20世紀90年代初栽培的上萬畝富士,平原高水肥地采用該樹形都不同程度發(fā)生了全園郁閉,只有干旱的苔原坡地該樹形樹勢穩(wěn),不冒條,易管理。
4 小冠開心形
樹高2.5~3米,干高0.9~1.2米,全樹著生4~7個小主枝,無側枝,主枝長度3~4米,與中心干夾角80°~90°,與中心干粗度比1∶2。畝栽植20~40株。
4.1 優(yōu)點
(1)干高、園內通風透光好,消除了下部的無效光區(qū),增加了果園的通風透光能力。
(2)無主干頭,增加了內膛光照。
(3)永久性大主枝少,樹冠一層,枝、葉、果全部見光,果實品質好。
(4)果樹修剪以甩放為主,修剪方法簡單,容易成花,通過培養(yǎng)主枝兩側下垂結果枝組結果,形成立體結果樹形,果樹的產量高。
(5)結果年限長,開心樹形20年初步成形,30年才完全成形,30~60年是穩(wěn)定結果期,開心樹形是一種優(yōu)質豐產的樹形,通過向開心樹形的改造和綜合配套技術的實施可以徹底解決困擾我國蘋果生產的四大技術難題:光照差、產量低、品質差、大小年現(xiàn)象嚴重。
4.2 缺點
小冠開心形樹形培養(yǎng)過程長,一般需經過主干形、變則主干形、延遲開心形、開心形4個整形過程,培養(yǎng)年限可達30年;開心形盛果期主枝掛果多,需要多處支撐,冠下機械運用不暢。
4.3 選用建議
該樹形是喬化栽培的理想樹形,目前生產中主要在喬化果園大改形中采用,如果前期是小冠疏層形、自由紡錘形或改良紡錘形,通過間伐增大株距后,就很容易改形為小冠開心形。
(作者聯(lián)系電話:0917-821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