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3日凌晨,天空東北方向的英仙座大爆發(fā),我國正好處于最佳觀測區(qū),因此這次流星雨備受人們的普遍關注。我們五個攝友約定在這個晴朗的夜晚用相機記錄下這美麗的瞬間。
8月12日晚9時我們來到斗山禪寺的廣場,采取什么方式來拍流星呢?
當時有兩種不同意見:
一種是選準英仙座,看到流星過來就及時按快門。然而英仙座爆發(fā)出來的流星方向時間不確定,流星進入大氣層后,等我們?nèi)庋劭吹剿缇瓦h離了英仙座,雖說高峰時有望每小時爆出約100顆流星,但宇宙之大,觀星地域之廣,實際到某個實地看并沒有那么密集。當看到流星一閃而過,反應過來按下快門時流星已經(jīng)跑出了畫框。此方法真有點措手不及之感。
第二種意見是采取“守鏡待星”的方法,就是在流星大爆發(fā)集中期,讓相機朝著北極星方向一直按曝光30秒間隔5秒地開啟著,由于使用的是廣角鏡,這個時段由東北方進入北方的流星都將被捕捉到。由于采用了疊加法拍攝,極大峰值將出現(xiàn)的13日凌晨2:15-4:45之間,按曝光時間每張30秒算,間隔5秒可以拍250張左右照片,這250張左右的照片通過startrails軟件疊加在一起,已經(jīng)是一張很不錯的星軌圖了。在這張星軌圖中已能夠看到流星的痕跡,然后再把有流星的照片挑出來。同樣把另一臺相機朝著東面天空“守鏡待星”。這樣攝入流星的概率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