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yuǎn)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fēng)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fēng)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多向解讀】
1.給心靈一片空間。荷塘月下,朱自清先生秉一支心燭,駐足荷塘,靜觀游魚撥動水的漣漪,輕聞荷花細(xì)瓣上的幽香,聆聽小草休憩時的呼吸,還有那里星月的私語……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總是邁著疾馳的腳步去追求物質(zhì)的享受,其實心靈也需要沐浴陽光,也需要覓得一處寧靜。所以,當(dāng)埋頭苦干至深夜時,我們也可以給自己的心靈一個自由的空間,去月下獨步,去感受心靈的輕松。每個人都需要一片屬于自己心靈的自由天地,給心靈一片空間,你會收獲許多美麗。
2.超然的態(tài)度。在《荷塘月色》里,朱自清先生用超然的態(tài)度來看待外在事物。無論荷塘里多么熱鬧,但當(dāng)他隔著不能朗照的月色看過去時,卻不覺得吵鬧得無法忍受,也不去禁止蟬噪和蛙鳴,只是這么遠(yuǎn)遠(yuǎn)地觀看,居然還看出了美。朱自清先生在這么嘈雜的荷塘旁,仍能感受到和諧,這種心態(tài)是超然的。
3.感悟自然,感悟人生。朱自清先生的筆端流淌過父子離別之淚,綻放過月色下的荷花,書寫過光明的到來。他的至真至情之作,樹立了文質(zhì)并茂的散文典范,帶領(lǐng)我們感悟人生的真諦和價值,領(lǐng)會情感的忠誠和自然。
4.民族精神。毛澤東曾評價朱自清先生“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對國家、對人民的擔(dān)憂之情,一直縈繞在朱自清的心頭,他一直在為國家、為人民而吶喊斗爭?!逗商猎律芬晃闹型瑯芋w現(xiàn)了朱自清先生對國家、對人民的擔(dān)憂之情,這也是作者“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的主要原因。
《故都的秋》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xì)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lán)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lán)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ǖ?,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xì)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多向解讀】
1.熱愛自然。大自然給予了人類許多美好的景致。談起秋天,總是讓人想起那濃霜,那厚露,那悲涼。秋天自古以來就以其特有的景色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為它感慨?!豆识嫉那铩芬晃谋磉_(dá)了郁達(dá)夫?qū)η锏馁澝?,對大自然的喜愛?/p>
2.心靈的家園。郁達(dá)夫?qū)识嫉那锴橛歇氱姟T陬嵟媪麟x中,在飽受迫害時,他來到北平,飽嘗故都的秋的滋味,故都的秋就像是一碗醇香的陳年老酒,使他找到了心靈的家園,靈魂的歸宿。站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他感覺到全身充滿了力量,不再害怕孤寂,不再恐懼前途。
3.詩意地生活?!豆识嫉那铩吠ㄟ^對北平的秋色的描寫,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fēng)物,抒發(fā)了作者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當(dāng)生活中有煩惱時,我們也可以像郁達(dá)夫那樣,用心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中小小的詩意,讓那顆浮躁的心,安靜下來。
4.憂國憂民。夏衍先生曾說:“達(dá)夫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是他畢生的精神支柱?!弊鳛橐粋€五四時期的前沿作家,他的一生中充滿了憂郁,充滿了離愁,充滿了對明天的向往和對昨天的不堪回首。在他濃重深沉的筆法之下,流露出的是一顆赤忱的愛國憂民之心。
《囚綠記》
綠色是多寶貴的?。∷巧?,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我懷念著綠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歡喜看水白,我歡喜看草綠。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黃漠的平原,我懷念著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著雨水!我急不暇擇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綠也視同至寶。當(dāng)我在這小房中安頓下來,我移徙小臺子到圓窗下,讓我面朝墻壁和小窗。門雖是常開著,可沒人來打擾我,因為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獨。我忘記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許多不快的記憶。我望著這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我了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語言一樣。
【多向解讀】
1.堅貞不屈的精神。巴金回憶一位作家時說,他有“優(yōu)美的性格和黃金的心”,同他談話,“仿佛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因為,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這位作家就是《囚綠記》的作者陸蠡。在“烽火四起”的民族危亡時刻,他寫愛綠,從中可以窺見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喚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靈魂”。他確實有一顆“黃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國的年代,《囚綠記》確有照亮民族心靈的作用。
2.愛綠。在《囚綠記》中,作者以一株常春藤為線索,牽出無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綠色生命之歌。綠色是自然給予人類的審美需求,它給人以和平安寧的象征,給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綠在視覺上給人以美感:色彩美;在心理上使人愉悅、安寧。這就是一般人都喜歡綠、愛綠的原因。而我們的作者,更賦予綠以時代需要的象征意義——生命,希望,向往光明、自由。
3.熱愛生命。常春藤是一種十分美好的常綠藤本植物,預(yù)示春天永駐,因此有一個美好的名字,深得人們的喜愛,有著歡樂與活力的象征意義。它同時也象征著不朽與永恒的青春。陸蠡囚住一枝常青藤是對生命的一種愛戀。
《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纾孕﹃剃?。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多向解讀】
1.堅強(qiáng)、勇敢?!睹ァ匪茉炝艘粋€勤勞、善良、溫柔、堅強(qiáng)、敢愛敢恨的美麗婦女形象。面對氓的背信棄義,幾番掙扎后,她戰(zhàn)勝自我,勇敢決斷,最終浮出水面,重新上岸,完成了心靈之河的一次勝利的穿越,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2.反抗精神。詩中女主人公對男女不平等、為婦之苦,對遭虐待、被歧視的地位和處境表示了不滿和反抗。面對氓的忘恩負(fù)義,面對氓的恩斷義絕,女主人公并不徘徊留戀,一番理智的思考之后決定離開,表現(xiàn)了她性格的剛毅和強(qiáng)烈的反抗精神。她崇尚美好、自由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生活,她對自由、幸福的追求讓我們敬佩。而在那個年代,能有這樣的思想與精神,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偉大。
3.精神源泉。在文明勃興的源頭,我們的祖先在種莊稼的同時漫不經(jīng)心地種植了最早的詩歌,收割下來,堆成一小堆叫《詩經(jīng)》的糧食?!对娊?jīng)》不僅僅是一部詩歌總集,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泉,《詩經(jīng)》以其無邪的詩意引領(lǐng)著我們,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詩經(jīng)》貫穿了中華民族最早的智慧與最純的情感,照亮我們的心靈。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犭嚴(yán))狁之故。不遑啟居,(犭嚴(yán))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犭嚴(yán))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多向解讀】
1.愛國。詩歌中的士兵仗劍遠(yuǎn)行、志在四方,充滿戰(zhàn)斗激情,他和其他戰(zhàn)士們南征北戰(zhàn),一個月要轉(zhuǎn)移多次,面對強(qiáng)大的敵人,他們時刻警戒不敢松懈。士兵們對祖國的熱愛,和堅決抵抗■狁的決心令人感動。
2.生命的感傷?!拔粑彝樱瑮盍酪?。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戰(zhàn)亂與繁重的徭役中,一個士兵與一個國家的傷口都在淌血,詩歌抒發(fā)了士兵真實的內(nèi)心感受,有一種淡淡的生命的感傷。
3.思鄉(xiāng)。詩歌中的士兵非常思念遠(yuǎn)方的家鄉(xiāng),非常惦念昔日與他折柳相送的妻子。這些思念使戰(zhàn)士原本平靜的心陡生波瀾,變得焦躁與不安。家鄉(xiāng)是我們情感的寄托,是我們心中永遠(yuǎn)想念的地方,那里有我們美好的回憶,有我們最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