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我們一一走過這些動蕩,若穿越若干年后再回首,就會發(fā)現,2013年乃中國債券市場轉折的一年,除了轉折的陣痛,還給了我們新的希望。
年初時,在熬過了近兩年的貨幣政策不明朗時光后,各機構都滿懷憧憬地預期一個貨幣較為寬松的2013年。隨著各種外部因素的漸趨明朗,債券市場開始蠢蠢欲動,以城投債為主的企業(yè)債也呈現出略有恢復的沖動。AA級企業(yè)債在前半年的收益率一直保持著下行態(tài)勢,從年初約6%幾乎是一口氣就走向了5.5%的平臺,這幾乎是近3年來的底部區(qū)間了。
回顧歷史行情可以發(fā)現,在中國債券市場近年表現中,幾乎每次5年期AA級的企業(yè)債收益率下滑到這個位置時,都是市場瀕臨轉勢的時刻。
在彼時求遠遠大于供的氛圍里,市場很容易因為一票難求而走向瘋狂,很多一級市場剛剛發(fā)行的債券,轉天到二級市場里,價格就能被推高好幾元錢,好像債市遍地黃金,就等人去撿。這個時候,誰要是能在一級市場拿到券,那絕對是梟雄一枚。就算是在二級市場能融到資的,也能吃著不錯的杠桿息差:5.5%的收益與3%左右的一天回購融資成本相比,還是有很大利潤的。
可是,這種期限錯配的手法有一個缺陷,就是1天回購收益率是天天在變的,而5年期的AA級債券的收益率已經鎖死在了5.5%。艷麗的玫瑰花之下,許多尖利的刺悄悄生長著,準備時機一到,就顛覆所有的狂熱。
3月,北京還是乍暖還寒時候,中信證券一位高層人士因為涉及債券違規(guī)交易而被帶走協(xié)助調查。4月中旬,此事開始被公之于眾。隨即,監(jiān)管部門的市場大整頓正式于5月拉開帷幕。中債登5月7日發(fā)布通知:“即日起,非金融機構法人債券賬戶除賣出、履行未到期結算合同、轉托管已持有的債券外,暫停辦理其他業(yè)務。”
這一紙強文徹底打破了市場曾經的平衡,債券收益率略微松動后,就迅速向高位攀升。而這次對債券市場的整頓,不僅僅是行政上的動作,同時還配合了貨幣政策。因為,市場的瘋狂不僅僅是發(fā)行制度的缺陷,同時還需要廉價短期資金的配合。為了徹底根除債券市場的老模式,短期利率也同時上漲,終于從6月開始,債券市場從狂熱中走向了持續(xù)半年的調整中。這一點從shibor的走勢上可以一目了然,其收益率在歷經了6月劫難后,明顯較上半年上了個臺階。
在所有非金融機構賬戶(丙類戶)相繼退出銀行間市場的后半年,由于參與者的減少和債券的剛性供給,債市收益率一路飆升。無論是國債還是企業(yè)債,其收益率都直指近幾年的歷史小高點。此時再回想上半年的狂熱景象,恍然有隔世之感。
同時,企業(yè)債的息差也在平穩(wěn)了近10個月后再度上揚。道理很簡單,由于很多企業(yè)債發(fā)行人或是因為取得批文的時效問題,或是出于財務安排的需要,不得不趕在2013年內發(fā)行成功,因此使得近期AA級的企業(yè)債收益率達到近7.5%以上的高水平。
時至年終,回味2013年市場的大跌宕,可以說2013年結束了中國債券市場的一個時代,一個有漏洞、有機會、有博弈、有爭論的債市初期必須經過的野蠻時代。在整頓規(guī)范之后,中國債券市場將會走入另一個嶄新的時期,一個更有效、更公平、更輝煌的時代。
不久的將來,銀行間市場將出臺針對參與者的游戲規(guī)則,短期利率也會更加市場化,企業(yè)債的發(fā)行也會恢復到正常水平,利率市場化的大潮將賦予債券市場以更多機會。這是轉折的一年,雖然今天我們忍受了很多痛苦,但它是暫時的,更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