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做過調(diào)查,約90%的瑞典司機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shù)超過一般水平。這顯然不是事實。同樣,大部分人涌入二級市場進行投資或者投機,很大程度上也是過度自信。假設(shè)我們?nèi)巳硕寄芸陀^地衡量自己,那么,既然股市上是一盈九虧,投資能力(或者運氣)低于平均水平的人,何必來這個市場?問題是我們很難界定或者不愿承認自己屬于水平差的那50%。
過度自信源于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它是指人們過高估計了自身的能力和私人獲得信息的準確性。過度自信可能是我們的本能,比如男人更自信,也更容易犯一種自作多情的錯誤:他們往往認為某個對自己示好的女人愛上了自己。在進化環(huán)境中,很多雄性留下后代的數(shù)目受到跟自己發(fā)生關(guān)系的雌性個數(shù)的限制,一個雄性擁有更多的交配機會,可能會使它留下更多后代。犯自作多情的錯誤代價,遠低于低估雌性對自己興趣的代價。就算到了人類今天,自作多情的基因仍在男性的體內(nèi)。
過度自信往往會導致投資人的控制錯覺,讓人認為自己對于事情的結(jié)果有控制力,但實際上他們通常并非真的有這種控制能力。德·幫德和塞勒(1995)認為,在行為經(jīng)濟或財務的運用上,投資人的過度自信態(tài)度增加了信息的異質(zhì)性,同時也容易低估其所可能承擔的風險。另外,由于異質(zhì)信息往往是投資人自行篩選、分析、研究、加工的結(jié)果,里面往往有自己的心血投入等,更容易讓投資人產(chǎn)生控制錯覺。別忘了,我們交易的時候,有人跟我們進行相反的交易。交易的潛臺詞基本是:你比對方水平更高、更聰明、運氣更好,問題是對方也同樣認為。
越是過度自信,并有控制錯覺的投資者,在投資或者投機中,可能越有以下的傾向:(1)預測大盤指數(shù)。大盤指數(shù)是過于復雜的多種因素作用的結(jié)果,預測者往往簡單地通過幾個因素的估計來預測指數(shù),結(jié)果往往謬之千里。(2)制定業(yè)績目標。有投資者喜歡制定明確的過高的收益目標,比如50%甚至一年一倍等。其實,投資業(yè)績跟自己的意愿、努力程度根本不是成正比的,明確的業(yè)績目標往往會導致急功近利、忽視風險等。(3)高杠桿融資。在股市上,虧損有各種原因,爆倉清盤的基本都是因為高杠桿融資,貪婪和過度自信導致忽視風險。(4)高估自己預測的準確度,不考慮預測不準的幾率和后果等。
投資實質(zhì)上仍是概率的游戲,我們的決策都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成分。《三國演義》第一百三回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币馑际亲约阂呀?jīng)盡力而為,至于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投資也沒有100%確定的事情,無論我們?nèi)绾闻?,也是在處理不確定性,投資業(yè)績的好壞、對公司把握準確與否都有概率的成分,特別是短期獲得的業(yè)績。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謀事”上,在考慮并控制風險的前提下,追求合理的回報。業(yè)績的好壞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并且很多因素是我們不能控制的。
退一步說,投資或者投機跟賭博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都是不確定性的概率游戲,甚至我們的日常生活決策也是概率的事。比如我們坐飛機,飛機如果安全,我們的受益是安全抵達目的地;飛機如果失事,我們損失是死掉玩完。我們之所以還選擇坐飛機,主要是出現(xiàn)后者的概率非常非常小而已。主要是我們?nèi)绾慰创怕蔬@個問題,我們是選擇類似“買彩票”的小概率事件,還是選擇類似“坐飛機”的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