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本場考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天,幾位學(xué)生慫恿蘇格拉底去熱鬧的集市逛一逛。他們說:“集市里有數(shù)不清的新鮮玩意兒,您去了一定會滿載而歸。”第二天,學(xué)生們請?zhí)K格拉底講一講去集市的收獲。蘇格拉底說:“此行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東西?!?/p>
讀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感想或觸動?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gòu)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此則材料的主要人物是蘇格拉底,事件是學(xué)生慫恿蘇格拉底去集市,認為他一定會滿載而歸,結(jié)果蘇格拉底卻因此發(fā)現(xiàn)了很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關(guān)鍵句是“此行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東西”。但這句話是材料的主旨嗎?思考后可知:還不是。因為它僅僅是結(jié)果,是淺層的東西,主旨應(yīng)該是隱藏在其背后的原因,我們需要進一步追問蘇格拉底為什么會這樣說。如此看來,此則材料可用“以果溯因法”進行審題。
“以果溯因法”就是依據(jù)材料中所提供的“結(jié)果”,用“上溯”的思維方式推究產(chǎn)生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霸颉币坏┟魑?,材料的主旨也就水落石出了。這種方法適用于已交代事情結(jié)局,主旨較為隱晦的材料。此類材料的審題有一定的難度,用“以果溯因法”則能輕松化解。
蘇格拉底之所以說“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東西”,是因為他作為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探求真理,是哲學(xué)的圣徒和殉道者,他癡迷于過一種正義的生活。他啟發(fā)后人:人活在世界上,要把關(guān)注的重點由外在轉(zhuǎn)向內(nèi)在。他有著豐富而又崇高的精神生活,不追求物欲,怎會對集市上“數(shù)不清的新鮮玩意兒”感興趣呢?圣人也需要吃米,但不是只為吃米而活著。
綜上所述,蘇格拉底說出此番話語的原因也就迎刃而解了:①適合自己的,才是需要的;②莫讓浮華遮望眼;③人不能只為吃米而活著;④看清你的需求;⑤心靈至上;⑥自知者智;⑦“舍得”的智慧,等等。這些是材料的主旨,是正確的立意。
倘若不能整體把握材料,就會旁逸斜出,劍走偏鋒。如:①貪婪之心;②知足常樂;③堅守信念;④無欲則剛等。我買你賣,公平交易,何談貪婪?貪婪是指用非法手段攫取不該得到的錢財。“知足常樂”是用來勸人勿苦心追求富貴、享樂,但材料中并未說蘇格拉底對富貴、享樂孜孜追求,永不滿足,“知足”何來?材料也未談及蘇格拉底的事業(yè)及信念,寫“堅守信念”,無中生有,牽強附會。“無欲則剛”是說人如果沒有名利之心,就不會被他人役使,材料未涉及此意,顯然遠離材料主旨。
B 現(xiàn)場作文一
精神富有,山高水長
□王曉雅
蘇格拉底從熱鬧的集市回來后,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那么多他并不需要的東西。因為他追求精神上的富有,所以物質(zhì)上的享受也就無足輕重了。
精神富有,山高水長。一個精神富有的人,必定是一個有氣節(jié)的人,一個灑脫不俗的人,一個敢于擔(dān)當?shù)娜恕?/p>
精神富有,源于安貧樂道。
陶淵明身處“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的“五柳宅”,卻“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劉禹錫在陋室中“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并吟唱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苦樂歌;劉伯溫把章溢先生的居室稱做“苦齋”,則是因為章溢先生篤信“樂苦相為倚伏”“苦生于樂”的道理。
這些古圣先哲們讓莘莘學(xué)子明白:貧也是一種財富,寒也是一種財富,苦也是一種財富。
精神富有,源于尊重文化。
錢鐘書先生甘于坐冷板凳,以歷史文化為良師益友。電視臺要付酬宣傳他,他婉言拒絕:“我都姓了一輩子錢了,難道還迷信錢嗎?”余秋雨先生毅然放棄高職,行走大江南北。在“苦旅”“山居”中,閱遍百態(tài)人生,品味文化真諦。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莫言成名久矣,卻依然堅守“面向蒼生,背對文壇”的精神高地,這是他對自己精神的一種宣示。他總是會悄悄呆在山東高密老家的宅子里,遠離文壇上名利的濁流,追求一個作家最神圣的理想。
這些名人大師讓莘莘學(xué)子懂得:在心靈的田野上開拓出一方沃土,用文化去滋養(yǎng),則心靈不再貧瘠。
精神富有,源于熱愛國家。
西漢名將霍去病抗擊匈奴,立下赫赫戰(zhàn)功。漢武帝為獎勵他,命人在長安為他建造華美住宅,他卻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明朝抗倭將領(lǐng)戚繼光屢建奇功,寫詩言志道:“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北彼畏吨傺汀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毅然離家遠征,在“長煙落日孤城閉”的塞外領(lǐng)兵御敵,保家衛(wèi)國,書寫了一曲曲忠君報國的壯歌。
這些愛國名將讓莘莘學(xué)子知道: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這片故土,是我們的根之所在。
精神富有,山高水長。讓我們掬一股精神高地的清泉,滌蕩我們心靈上的塵埃。
教師點評:
本文立意高遠,意味雋永,引人深思。三個分論點見解深刻,古圣先哲、文化名人、愛國名將的事跡用三個排比段道出,說服力強。最后另起一段寫感悟,提醒莘莘學(xué)子要做精神富有者,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師亮分:
基礎(chǔ)等級38分+發(fā)展等級16分=54分
C 現(xiàn)場作文二
看清你真正需要的
□趙 會
我們需要什么?這世界上有很多東西令凡夫俗子們頂禮膜拜,比如金錢、地位、權(quán)力等等,可這些東西你真的需要嗎?如果不能看清你自己真正需要的,或許,你會陷入深深的泥沼之中無法自拔。因此,我們要看清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看清你真正需要的,才能活得輕松。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潛雖然不擅長種田,但他自得其樂。清晨迎著朝霞在田中忙碌,晚上披星戴月而歸,雖滿身疲憊卻也自在歡喜。他懂得自己想要什么,他想要的僅僅是“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戶庭無雜塵,虛室有余閑”,僅僅是“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安靜恬淡的生活,他已經(jīng)厭惡那爾虞我詐的官場,鉤心斗角、趨炎附勢的生活從此與他絕緣。他隱居山林,在大自然的高山流水中,感悟人生的真諦,他感嘆“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他做到了,這讓他的本心得到了回歸,也收獲了真正的快樂。
看清你真正需要的,才能活得坦然。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中國女官員》,其中講到政府女高官貪污受賄幾億元。她們本也活得自在,在家有一個好丈夫和一個好孩子,自己在政府部門上班,風(fēng)光無限,工資雖然不高但也并不缺錢。但由于世俗物欲的引誘,她們對金錢的欲望急劇膨脹,大肆受賄,并用這些黑錢進行享樂。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她們也從一開始的害怕、緊張變得如魚得水,一發(fā)而不可收拾。最終交到她們手上的,不是錢,而是一副冰冷的手銬。她們的生活是優(yōu)裕的,但為什么卻一次又一次地伸出罪惡的雙手?其實全是欲望在作祟,她們沒有認清自己的需要而一味追求物質(zhì)享受。可見只有認清自己的需要才能活得坦然,過得問心無愧。
看清你真正需要的,才能活得精彩。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被稱為“鐵娘子”。她雷厲風(fēng)行,令許多人又愛又恨。她是20世紀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證明了女人不但可以做到男人可以做到的事,而且可以做到男人無法做的事。隨著“撒切爾時代”的結(jié)束,這位偉大的女人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她的影響?yīng)q在。她在政壇上叱咤風(fēng)云,成就卓越。她傳奇的一生給人們留下難以泯滅的記憶。
人的一生,會面臨許多誘惑,但是莫讓浮云遮住了雙眼,我們要看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拿自己應(yīng)該拿的,追求自己內(nèi)心真正需要的,只有這樣,人生才會精彩。
教師點評:
本文題目言簡意賅,提綱挈領(lǐng),立意準確。作者采用“總—分—總”式結(jié)構(gòu),層次感強,三個分論點單獨成段,上下呼應(yīng),共同論證中心論點,有對稱之美。文章首尾照應(yīng),中心突出。
教師亮分:
基礎(chǔ)等級36分+發(fā)展等級17分=53分
D 現(xiàn)場作文三
舍棄也是一種美
□劉 浩
蘇格拉底在集市上收獲的不是那琳瑯滿目的商品,而是發(fā)現(xiàn)了許多原本不需要的東西。他的收獲啟示我們:舍棄也是一種美。不要奢求我們并不需要的東西,學(xué)會舍棄,才會成功。
舍棄創(chuàng)造快樂。君子之樂,舍棄使然。東坡居士舍棄了仕途的恩怨,于僻遠黃州尋找到了自身之樂,赤壁上有他欣賞長江偉觀之吟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游清泉寺,看到蘭溪溪水西流,禁不住高歌:“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陋室主人劉禹錫舍棄了那堆疊的公文,回歸恬靜書宅,過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生活,有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豁達大氣。他舍棄瑣屑,追求理想,展示了一個真實自然的劉郎。還有五柳先生,舍棄了功名利祿,歸隱山林,享受那“晨興理荒穢”的平淡,“采菊東籬下”的悠然。
舍棄引領(lǐng)成功。周恩來少年時就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之志,在東渡日本求學(xué)的船上,他發(fā)出了“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的浩嘆,他舍棄了安逸的生活,終成開國領(lǐng)袖之一;越王勾踐國破家亡,淪為奴仆,他沒有自暴自棄,選擇了臥薪嘗膽,終以青銅劍掃平吳宮,創(chuàng)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神話;錢學(xué)森舍棄了海外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毅然回國,“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填補了中國航天史上的空白。他們在人生路上,因有舍棄,最終才抵達了成功的彼岸。
舍棄升華靈魂。托爾斯泰舍棄了貴族的特權(quán),深入俄羅斯民間,認真地體驗生活,感受下層社會的痛苦與艱辛,終成一代文豪;圣雄甘地舍棄安逸富足的生活,用和平融化了暴力,以善良摧毀了罪惡,終成人杰;徐錫麟舍棄了官位,為推翻滿清暴政,建立共和,射殺恩銘,遭受酷刑,凜然狂笑,最終血染刑場;還有那戰(zhàn)敗的英雄項羽,舍棄了東渡烏江的機會,拔劍自刎,其氣節(jié)令后人敬仰。
有舍才有得,沒有舍棄無以輕裝上陣,沒有舍棄無以走向成功。
舍棄也是一種美!
教師點評:
本文開頭綜述所給材料,簡明扼要,操作規(guī)范。構(gòu)思上采用“總—分—總”式結(jié)構(gòu),思路清晰。三個分論點置于段首,精彩而不游離,使主題得以論證和凸顯。作者將課本知識靈活地轉(zhuǎn)化為寫作素材,學(xué)以致用,難能可貴。
教師亮分:
基礎(chǔ)等級38分+發(fā)展等級15分=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