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qiè)場是演講者常常會遇到的心理問題,隨著演講日期的臨近,大部分演講人都會忐忑不安:我是否已準備充分?聽眾會喜歡聽嗎?我會不會一上臺便把演講的內(nèi)容忘得一干二凈?
造成怯場心理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下面幾點原因卻帶有較大普遍性:
1.評價憂慮
在演講中,由于聽眾在“裁判”演講人,所以,演講者的憂慮會有很多。
2.聽眾的地位
如果我們面對的聽眾比我們的地位高,或者認為比我們重要,我們講話時便感到特別緊張。
3.聽眾人數(shù)
一般人都愿意在“小范圍”內(nèi)講話。如果聽眾人數(shù)很多,演講者便會倍加謹慎。
4.對聽眾的熟悉程度
大多數(shù)人在“熟人”面前講話比較自然。面對陌生的聽眾,我們之所以緊張,是因為我們對他們幾乎一無所知。
5.聽眾的觀點
如果你知道聽眾或大多數(shù)聽眾所持觀點和你的觀點一致,那你便會信心十足。反之,便會有很多擔心。
6.準備是否充分
若演講者自己心里覺得對演講準備得不充分,那他會缺少一些自我保護意識。
下面是解決怯場心理的幾種“藥劑”:
1.充分準備
要誠心實意地告訴自己,你對本次演講準備得十分充分:你的選題對聽眾很有吸引力;你對該題目已深思熟慮,而且收集到了所有所需資料;你的演講稿緊扣主題,安排有序;經(jīng)反復演練,你能恰到好處地把握演講時間;你有能力應付講演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意外情況……
2.適應變化
如果你原計劃給二三十人作演講,到場后發(fā)現(xiàn)聽眾有二三百人,你會怎么辦?你準備了長達兩個小時的內(nèi)容,可上場前主持人告訴你只有15分鐘的演講時間,你該怎么辦?這些情況在演講中絕非偶然。如果你去演講,不要忘了事先收集如下信息:
A. 固定論題和論題范圍。B. 聽眾成分(包括人數(shù)、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工作性質(zhì),以及參加演講的原因等)。C. 演講地點與時間。地點包括其地理位置、場地大小、有無話筒等,最好親自去演講地點看一看。
3.練習放松
演講前,如果你仍感到緊張,下面幾種方法有助于你放松:
(1)深呼吸
作深呼吸的目的是供給你充分的氧氣,幫助你在演講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聲音。這里所講的“呼吸”,當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
(2)肌力均衡運動
你可以先握緊拳頭,然后松開;你也可以固定腳掌,做壓腿,然后放松。這樣會讓你某部分肌肉緊張一段時間,然后,你便不僅能更好地放松那部分肌肉,而且能更好地放松整個身心。
(3)轉(zhuǎn)移注意力
演講前要積極聽取主辦人和聽眾意見,便可以暫時轉(zhuǎn)移注意力,更好地放松。
4.帶點幽默感
幽默是成功的演講的調(diào)味劑,所以,當你感到怯場時,不妨 “幽默”而去,在聽眾輕松的笑聲中解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