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綜合大學新生的SCL-90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情況來看,藝術院系的心理健康情況明顯差于非藝術類新生。本項目在四川音樂學院裝飾藝術設計系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藝術類(繪畫類)大學生的系統(tǒng)心理健康支持系統(tǒng)建設,以期在探索構建更適合藝術類大學生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系統(tǒng)支持方案,針對藝術類大學生的特點,更有效的開展對藝術類大學生心理支持。
【關鍵詞】藝術類大學生;心理健康支持系統(tǒng);EAP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支持系統(tǒng)與企業(yè)EAP系統(tǒng)服務
伴隨著大學生惡性心理事件的不斷發(fā)生,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如何開展日益擺在了大學心理教育工作者的面前,面對學生多老師少的現實情況,用什么樣的方式,如何用一個系統(tǒng)的支持來覆蓋絕大部分學生,控制惡性心理事件的發(fā)生,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個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企業(yè)員工心理幫助計劃,是企業(yè)為員工提供的專業(yè)心理支持系統(tǒng)。世界500強企業(yè)有90%建立了EAP系統(tǒng)。財富500強企業(yè)有80%以上的員工在享受EAP服務。
本課題是在藝術類高校營建系統(tǒng)EAP支持系統(tǒng)的初步探索與嘗試。
二、項大學生心理健康系統(tǒng)實際進行的過程與構架探索
項目時間: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
覆蓋人群:四川音樂學院裝飾美術藝術系全體學生
項目流程:
1、對全體學生進行SCL-90癥狀自評問卷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普查。并以此問卷結果為基礎,為每一位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并以此學生心理檔案作為基礎數據展開后期工作。對于SCL-90總分(1)大于160分,(2)項目因子分大于3分,(3),自殺項目分大于等于3分,凡上面三項有一項符合要求者均按照美國DSM-IV標準,進行一對一面談。
共218學生參加SCL-90癥狀自評問卷調查,16人接受一對一訪談。
2、在每班抽調兩位心理委員,加上學生會心理部成員,由專業(yè)心理老師進行每周一次心理健康培訓。主要培訓內容包括抑郁癥癥,強迫癥,焦慮癥等各心理疾病的基本常識,以及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
3、咨詢團體的營建。經過前面的SCL-90自評問卷以及一對一心理訪談,以篩選的心理問題較嚴重的學生以及對心理健康有興趣的學生為主,本著志愿參加的原則,組建團體咨詢小組,由專業(yè)的心理老師帶領,進行重點的團體咨詢,通過小組的力量,支持心理問題情況較嚴重的學生。把大部分心理問題較嚴重的同學掌控在團體咨詢的框架內,以預防惡性心理事件的發(fā)生,并支持陪伴這些更需要幫助的同學順利完成大學學業(yè)。
4、心理健康系列講座的開展。在前面幾項工作開展的背景上,收集積累了大量本系學生較普遍的心理問題,有針對的開展系列心理知識講座。例如抑郁癥的講座,婚姻戀愛的講座,大學生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專題講座等。
5、一對一心理咨詢的導入。在前面四項工作的進行過程中,普及宣傳一對一咨詢的重要性,對于發(fā)現的心理問題較嚴重的,以及有緊急情況需要一對一支持的,建議督促其嘗試進行一對一心理咨詢,以便把惡性心理事件消除在萌芽中。
三、大學生的各種心理需求與針對性的應對方式--心理健康支持系統(tǒng)的內在原理淺析
1、普遍性需求--系列講座。對于剛剛經歷過壓力繁重的高中階段的學習,剛剛入學的大學新生普遍有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緒表現,大一新生的整體抑郁程度明顯高于大二大三的學生,伴隨著大學生活豐富多樣,學習壓力的相對降低,抑郁情緒普遍有所緩解。剛入大學的新生,在大一面臨的一個新的問題是人際關系的多樣與復雜。人際關系的學習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新的心理課題。比較典型而普遍的困惑是宿舍人際關系的處理,以及戀愛關系的處理。對于大四畢業(yè)生,求職壓力與求職心態(tài)是急需解決的普遍需求。綜上對抑郁情緒的理解與應對,對寢室人際關系的處理,對戀愛心理的了解,求職壓力的應對,等是大學生普遍的心理需求。針對這些主題進行系列的講座,可以覆蓋到全體學生。
2、部分學生的需求--團體咨詢。系列講座是一個知識性講座,但部分學生的問題與困擾難以僅僅通過知識的普及與理解就能夠完成,因此需要8-12人左右的團體咨詢的形式,一群帶有同樣性質心理困惑的成員在一個充分信任,彼此支持氛圍下,一起探索,彼此促進,循序漸進的團體咨詢會慢慢促進大部分成員有一個較深入的改善。
3、個別性需求--個體咨詢??偸怯袀€別學生心理問題較為嚴重,通過SCL-90會刪選出部分心理問題達到臨床心理疾病的程度,例如抑郁癥,強迫癥等。以及個別學生在戀愛與人際交往方面存在嚴重心理問題,急需外界的干預與幫助。這些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正是高校惡性心理事件的高發(fā)人群。通過整個心理支持系統(tǒng),逐級篩查出這樣的學生,并導入其進入學校的一對一咨詢系統(tǒng)是非常有建設性的。
綜上,細分大學生的心理需求,根據不同的需求采取針對性的心理支持是整個心理支持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這樣才能保證心理咨詢活動既能覆蓋到全體學生,又能夠突出重點,篩選嚴重的隱患并針對隱患做特殊的處理。
四、藝術類大學生的獨特心理特點
年輕的藝術家在學生時代就傾向于成為性格孤獨,不關心道德,內省,富于想象力,偏激和獨立性,傾向于形成一些與相反性格有關的內心態(tài)度。他們十分看重審美價值,但對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不與重視——這種人格類型同他們所生活在其中的文化風氣截然對立。他們在傳統(tǒng)測試所度量的智力方面與其他大學生沒有本質差異,但在空間與審美方面則顯然優(yōu)于其他大學生。[1]
第一個獨特的特點:孤獨。孤獨意味著人際交往能力的基本不足。這一點與繪畫藝術類大學生過度強調個人獨立性結合在一起。導致性格偏向于個體的特例獨行,但缺少協(xié)作,缺少人際溝通的技巧與能力。一些非常典型的情況是對于非常大的繪畫作品,雖然一個人搬起來非常吃力,但大部分藝術類學生不會彼此結隊一起搬而是很多人都選擇非常吃力的自己搬。更有甚者,有些學生幾乎一兩年都非常少與同寢室甚者是同班同學說話。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封閉在自己的內心世界。有組織的團體交流對大部分藝術類學生來說既迫切需要,又有些不適,不適的原因是其對個人獨立性的強調往往達到偏激的程度。誤以為個人的觀念,個人的作品,等同與自我。從心理學意義上講,自我是個體感受的集合體,是自我本我超我的組合。絕不是個人的作品或者個人的觀念可以代表的!
第二個獨特的特點:抑郁。繪畫藝術類大學生,抑郁情緒普遍。無論是達到精神病學臨床抑郁癥標準的學生比例,還是整體的抑郁情緒都高于普通大學生。失眠現象普遍,但被其習慣性的晚上創(chuàng)作,甚至是通宵作畫所掩蓋。這一情況在SCL-90的調查統(tǒng)計中有明顯的體顯。而且失眠現象嚴重,患有心境惡劣的大學生比例也遠高于普通大學生人群。抑郁的人自然是孤獨的。如果說搖滾樂手中邊緣性人格的患者比例相當高,作家中酒精依賴的患者較多的話,繪畫類藝術家中抑郁的患者相對普遍!
第三個獨特的特點:獨特的才華。豐富的想象力與感受能力,細膩的情感,溫和內斂的個性,人際的中謙和等等也在繪畫藝術類大學生身上有非常明顯的體現。總之,他們是一群有獨特天賦與獨特痛苦的人群,需要用更有跟對性的支持系統(tǒng)與態(tài)度來支持陪伴他們度過大學的時光。
【參考文獻】
[1](美)阿恩海姆.藝術的心理世界[M].周憲,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