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藝術寄予著對未來生活的展望,對過去的反思。所以,我們會把很多事物比喻成藝術,比如葡萄酒、時尚奢侈品等。在我們固有的觀念里,藝術是人類的品味與美好事物的代表,放在美術館里讓我們瞻仰,不是“賣”的,而奢侈品就算是再美,也是商品,充滿世俗拜金的味道,一度被認為是藝術的敵人。
但是,藝術與時尚的跨界已經完全打破了這種觀念,一種前衛(wèi)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方式相互融合,時尚與藝術的界限日漸變得模糊。今天,一個人的藝術如果不夠“商業(yè)”,他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藝術工作者,而奢侈品搖身一變,把自己搬到了美術館和盧浮宮,只供人參觀不販賣。這是所有的時尚人士和藝術人士不停地尋求自我突破的結果,毫不夸張地講現(xiàn)在很少有不跨界的品牌。
伊夫·圣·洛朗借用荷蘭抽象藝術大師皮特·蒙德里安的名作《紅黃藍構圖》設計出了舉世聞名的蒙德里安裙,這也許是最早將藝術與時尚結合的成功典范。但是,真正引領藝術與時尚這股潮流的實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與村上隆的合作,他們合作設計的“三彩”(Monogram Multicolore)系列包甚至引起了全球的搶購潮。他不是唯一一個跟 LV合作的藝術家,但他設計的包是最受歡迎的一款,從此也促成更多藝術家跟時尚圈的合作。
村上隆與LV“跨”越十年
在對村上隆的訪問中,他極不喜歡“跨界”這個詞,他更認為這是一種改變,改變了我們對藝術、時尚的認知,改變了藝術、時尚的時間空間,改變了經濟社會的推廣營銷方式……
從2003年他們設計第一款櫻花包起,到現(xiàn)在已經10年了,這是一段怎樣的相遇、相知、相識?
LV中最早關注村上隆的人是設計總監(jiān)馬克·雅可布 (Marc Jacobs),雅可布本人就極愛“跨界”,2011年出演動畫片《南方公園》的肌肉男,2012年又推出了南方公園的時尚玩偶,一經推出便火爆流行起來。當他第一次看到村上隆的作品,第一反應是感覺這些作品很好笑、好玩,但也很疑惑這些作品的靈感來源于哪里?是什么讓村上隆的作品融合進迷幻藝術、漫畫、古典藝術,并互相碰撞?然后雅可布就覺得我多么希望村上隆可以賦予LV的經典圖案一個充滿水母的眼睛、唱歌的苔蘚、魔力蘑菇、以及各種變形的生物等五彩繽紛的世界。
雅可布馬上發(fā)給了村上隆一個Email,很快就得到了對方的回復,不久之后,村上隆就出現(xiàn)在了他的辦公室里,圓形的黑框眼睛,骷髏頭T恤,寬松的短褲,梳著一種武士馬尾辮,他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酷酷的溜冰小子,一個永不會變老的青年人。
正式的合作開始了,村上隆和他的團隊首先是完全尊重LV的品牌傳承,也都渴望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LV嶄新的篇章。整個設計的進度由村上隆來把控,他與雅可布玩起了一個“投球”游戲,通過email互相把自己的想法和圖片拋擲給對方,直到雙方都滿意了才算創(chuàng)作成功。他們第一個溝通一致的想法就是對LV傳統(tǒng)標志圖案的一個最直觀的闡釋,這個創(chuàng)意是用棕色背景襯托金色標志的風格再次以新的形式出現(xiàn)——煤黑色或者眼白色的背景上呈現(xiàn)33種撞色。只需稍加修飾,字母交織圖案很快就會有自己的身份——甚至連LV都會與苔蘚和嫩枝交織起來。
雅各布對這次合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村上隆與LV的‘跨界’不僅生產了商品化的大量產品,也在藝術界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并給以后的藝術與時尚合作帶來了大量的啟示。這已經并將繼續(xù)成為藝術和商業(yè)聯(lián)姻的一個里程碑,最終要‘跨越’的是時尚史和藝術史?!?/p>
2003年Cherry Blossom:村上隆為LV設計的第一款櫻花包系列。
2005年Monogram Cerise :櫻桃包是村上隆早期和LV合作的限量款,廣受亞洲女性的歡迎。
2007年MonogramMulticolor : 這是我們常見的系列,也叫“三彩”系列。
2007年Annie : 大號手提袋為您的裝扮增添明快的色彩,寬敞的容量配以時尚而富有女人味的蝴蝶結,柔軟的褶皺和華麗的金色黃銅配飾,耀眼而不失優(yōu)雅。
2009年Panda Plush 受到超多人的追捧。
2010年Cosmic Blossom : Marc Jacobs再度邀請村上隆親密合作,以七彩絢爛的太陽花為主題推出一系列可愛的包袋及配飾。
村上?。鹤鏊囆g就是為了賺錢
19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走向世界,2000年代,國際品牌走入中國,這是當代藝術發(fā)展歷程背后的全球社會、文化發(fā)展的趨勢。奢侈品牌逐漸意識到藝術能夠為商業(yè)帶來利益,時尚與藝術的合作越來越多,表現(xiàn)形式越來越多樣。
很多藝術評論家喜歡使用“日本的安迪·沃霍爾”來形容村上隆,這除了肯定他們作品中的波普藝術風格之外,還有一層就是他們作品的多樣性、復雜性,實際上最重要的是他們都赤裸裸地肯定“做藝術就是為了賺錢”。
作為波普藝術的鼻祖,安迪·沃霍爾也曾以一句“賺錢是藝術,工作是藝術,成功的商業(yè)是最好的藝術”,來為藝術與商業(yè)的親緣關系首下定論。曾幾何時藝術必須很純粹,不能沾染任何商業(yè)氣息,但村上隆的獨特之處就在于他敢于談錢,甚至赤裸裸地表態(tài):“做藝術就是為了賺錢”。
安迪·沃霍爾和村上隆與其它“商業(yè)”藝術家不同的是,他們把“藝術商業(yè)化、時尚化”作為一個問題放在自己的作品中,然后去證明這個“問題”存在的合理性。他們是誠實的,從來不認為藝術是高雅的、神圣的、高高在上的,他們在藝術中要表達 “藝術就是為了賺錢”這個命題。相似的是,他們也都融入進自己本土的流行藝術標示,積極推動藝術消費文化,及從視覺取得注意力,展示出高度的原創(chuàng)作品,熱衷于積極,有效力的自我宣傳。2010年村上隆在法國盧浮宮的“個展”,遭到了部分法國人的抵制,抗議的理由是“流行藝術怎么可以進入經典藝術展覽地——盧浮宮”。但這正是村上隆想要的“結果”,他渴望一部分的人來批判他,這種批判的聲音往往讓更多的人知道了“村上隆是誰”,這是他的一個自我宣傳點。
村上隆于1962年在東京出生,從東京國立大學獲得美術和音樂的MFA和博士學位,深受日本藝術史的教育。1996年他于東京創(chuàng)立了Hiropon工廠,后來演變成KaiKai Kiki有限公司,是大型藝術生產和藝術管理公司,他們除了生產版畫、雕塑、裝置等各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作品之外,也參與拍攝電影、舉辦藝術博覽會、與各大商業(yè)品牌公關合作等。2013年村上隆執(zhí)導的首部真人加CG電影《MEMEME的水母》即將正式在日本上映。
村上的才華除了商業(yè)上巨大的成功之外,也已經在世界各地知名美術館和博物館中廣泛地展示,并舉行了多個個人作品展,如巴黎卡地亞基金會當代藝術POUR L’、倫敦蛇形畫廊,(2002年)、東京當代藝術博物館,( 2001年)、波士頓美術館,(2001年)、洛杉磯民政部,(2007年)、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2008年)、古根海姆博物館,( 2009年)、法國盧浮宮(2010)等。
2011年,他把自己在藝術商業(yè)上的成功經驗撰寫成《藝術創(chuàng)業(yè)論》,以過來人的姿態(tài)詳論自己在紐約藝術圈成功的過程,首度公開其藝術經營的哲學,輕松游走于藝術與商業(yè)之間,顛覆你對藝術的刻板印象。但殊不知,村上隆藝術生涯的初期就已經給他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下了定論:對全球消費主義的失望,對“高雅”和“通俗”藝術之間界限的日益模糊。所以,村上隆“成名”之前和“成名”之后都是在做同一件事——表達個人對世界的看法,不過,“成名”后的表達是被商業(yè)的一部分。
對觀眾而言,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可以引起共鳴的藝術,無論是經典藝術,抑或這種“被商業(yè)”的藝術!
焦點藝術×村上隆
Q:焦點藝術
A:村上隆
Q:在工作室,你和藝術家們是怎樣的關系呢?除了關于在你工作上的合作外,他們自己是否也有創(chuàng)作?你從他們那獲得多少靈感?而他們從你所從事的工作中又獲得了多少指導?
A:我們的關系是一種相互啟迪吧。在我的工作室,工作中我們相互幫助。視情況,我給出一些反饋建議。具體來說,Kaikai Kiki代表除我之外的六個參展藝術家。其中三人也是該公司的正式員工,有著相關管理崗位,但同時,他們都非常積極參與到自己的藝術工作中。
Q:作為一個已經成名的藝術家,你為什么要推廣眾多的日本年輕藝術家?你教授給他們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
A:我喜歡同青年藝術家一同工作,就像是一種賭博效應,樂此不彼。只有有了才華,如果也有人給予指導,他們就會很幸運,中得大獎。我想說的是我對年輕藝術家最大的關心是,他們缺乏怎么去利用藝術機構的訣竅,怎么去規(guī)避藝術世界無情冷酷的一面的策略。對藝術家們來說,知曉藝術市場和藝術系統(tǒng)的事實,再用自己清晰的思維和自信的態(tài)度追求商業(yè)是很重要的。
Q:你已經與路易威登等品牌跨界合作,跨越藝術和商業(yè)的產品線,你認為把藝術融合于品牌推廣與營銷中,有危險嗎?
A:我不認為這是跨越,我認為這是一種改變。最近幾年我在日本談論最多是盡量不要給一種線路下定義。因為日本文化和戰(zhàn)后經濟形勢的原因,日本人可以接受藝術和商業(yè)的聯(lián)姻,事實上,他們對于西方所謂的“高雅藝術”更為驚訝,認為這有點過于自命不凡。在西方,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認為藝術和商業(yè)的結合一定是危險的,人們會向我扔出石頭,不過沒有關系,我已經準備好了我的安全帽。
Q:是什么促使您在東京舉辦GEISAI藝術博覽會?它會在日本博覽會日程中占據什么市場?
A:我想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日本人的藝術意識。我希望通過把藝術做成一個有趣的事件,使每個人,無論資金狀況,都可以享受藝術。同時,我也喜歡它變成是一種開放式的參與。這使得它比那些真正獨特并且面向高端消費者的西方藝術博覽會更加有平等的感覺。 GEISAI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每次,10000人來到現(xiàn)場,并且我們在國際刊物上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