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管三倌的”到“大動脈”保衛(wèi)者
“還不到40歲,我居然開始長白頭發(fā)了?!睗鷮幨芯哞F巡查大隊大隊長秦連華感嘆自己這兩年的變化,“高鐵護路的工作量比以前確實繁重很多”。 他望著窗外呼嘯飛過的列車略有所思。
秦連華于1995年底從部隊轉業(yè)從事護路工作,至今已有將近18年的時間。而從事高鐵護路卻是從2011年開始的事情,“白頭發(fā)就是從那時開始長的?!?/p>
秦連華早年在北京當兵,“部隊的任務就是守衛(wèi)大使館,朝鮮、塞內(nèi)加爾、 圭亞那、印度、羅馬尼亞五個國家的大使館”,他至今還記得曾經(jīng)守衛(wèi)過的那些國家的名字。
“95年剛轉業(yè)到地方分配時,和我一起的共有15個人,他們大都分配到機關或一線派出所,只有我一人分配到了護路辦,當時我對護路工作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那幾年大家聚到一起時,他們會談論剛破獲的案子,非常自豪。而我則有一種失落感 ,居然是一個‘管三倌的’”。因為當時鐵路沿線還沒有護欄,鐵路很容易被放牛羊的穿過,“牛倌、羊倌、豬倌,我就是管他們的。”
“那時候我思想的確有波動,在這里立功受獎是不可能的,感覺這項工作得不到警察應有的那種自豪感和成就感。所以想調(diào)離這里,去第一線與罪犯斗爭?!?/p>
牢騷歸牢騷,有過當兵經(jīng)歷的秦連華顯然不會服輸,他在逐漸了解業(yè)務之后 ,有了新的認識:在這條戰(zhàn)線上也是為了保一方平安,更是為了保衛(wèi)國家大動脈的安全。
學習,走訪,熟悉相關鐵路法規(guī),掌握電氣化鐵路安全常識……沒多長時間,秦連華逐漸進入工作狀態(tài)。
隨著工作的深入,秦連華也開始努力發(fā)揮護路辦的紐帶作用,“聯(lián)系鐵路和地方,幫助鐵路調(diào)解地方糾紛。鐵路穿越千里,但鐵路部門對路兩旁的地區(qū)卻相當陌生,由此產(chǎn)生的征地等問題都需要當?shù)卣块T去調(diào)解,而護路辦恰恰是這樣一個銜接機構?!?/p>
另外,“很多時候鐵路會成為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的埋單者,比如上訪者為引起高層關注而堵塞鐵路,或者由于當?shù)刂伟不靵y而對鐵路造成的惡意破壞,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強力的當?shù)夭块T進行疏導和防范。”濟南鐵路局有關人員對記者說,“而護路辦熟悉當?shù)厍闆r,可有效疏通各種矛盾,又可以和鐵路部門有效的溝通,很多矛盾都可以防患于未然。”
秦連華的很多工作正是起到這樣一個“潤滑劑”的作用。
“2006年京滬線安裝護網(wǎng)的時候,桃園鎮(zhèn)(音)某路段旁有幾十顆桃樹對工程形成阻礙,分別需要砍伐和修剪,但該農(nóng)民開口要價就是每棵1萬元?!?/p>
面對不切實際的價格,鐵路部門無法接受,于是鐵路派出所找到秦連華。“我們過去共做了3次工作,跟那位農(nóng)民耐心講解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最后以合適的市場價格處理了此事,使農(nóng)民利益和鐵路利益得到有效統(tǒng)一。”
在秦連華的記憶中,像這樣的例子非常多?!半S著鐵路兩側樹木的生長,有時會影響鐵路(如電力網(wǎng))安全,此時就需要伐樹。但賠償問題有時非常棘手,很多村民張口就是上萬元一棵樹,這種脫離實際的要求使鐵路部門非常難處理。而我們擁有對當?shù)厥煜さ膬?yōu)勢,聯(lián)合當?shù)卮甯刹拷o村民做工作,說清楚鐵路大動脈、全國一盤棋、一棵樹就會影響全國交通的道理,再加上大家都是熟識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更好溝通一些,一般村民都會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而我們也會盡量爭取鐵路部門的相關專項資金給予村民適當?shù)难a償?!?/p>
在京滬線上巡守了十幾年之后,被認為“沒有機會立功受獎”的護路辦先后兩次被中央綜治委、鐵道部、公安部、解放軍總參動員部評為“全國鐵路護路聯(lián)防工作先進集體”。
“在鄒城,受到全國表揚的,只有護路辦?!鼻剡B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