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3日,大年初四,姜德強突然收到一條來自陌生號碼的短信:您是商丘哈森藥廠的總經(jīng)理嗎?我想問貴公司生產(chǎn)的磺胺嘧啶鈉注射液哪里可以買到?
自己是商丘人不假,可只是個工人,離總經(jīng)理差了十萬八千里呢!這不是忽悠人就是發(fā)錯了,姜德強隨手回了句:各大藥店有賣。
一條信息迅即回了過來:我是徐州的,我們這邊沒有,問了商丘幾家大藥店也沒有。能從您廠里直接買嗎?用了很多抗生素都沒用,這藥是唯一希望了,求您幫幫忙。
唯一希望?姜德強的心被揪住了,他打了個電話過去,那邊傳來的是徐州市沛縣小學教師劉娜焦急的聲音。
原來,劉娜男友的父親因腦出血病情加重,連續(xù)發(fā)高燒引發(fā)肺部和顱內感染,一直在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治療。在做腦脊液培養(yǎng)時,培養(yǎng)出了一種鮑曼不動桿菌。“醫(yī)生說90%以上的抗生素都對它無效。我們了解到磺胺嘧啶鈉注射液可能有用,可以試試。但醫(yī)院沒有,市面上也很難買到?!眲⒛葲Q定上網(wǎng)求助,在搜索“哈森藥業(yè)總經(jīng)理江正祥”時,她發(fā)現(xiàn)了一個相關的手機號碼,就試著發(fā)了一條短信。
40歲的姜德強是鄭州鐵路局商丘橋工段的普通工人,也是業(yè)余馬拉松運動員,而那家醫(yī)藥生產(chǎn)企業(yè)常年贊助他們參加比賽,這才讓劉娜搜到他的電話。
明知是誤會,但姜德強一聽說是救命藥,立馬騎車上了街。此時是上午11時40分。他飛一般奔向商丘各大藥房,一路“飛”一路問:“有磺胺嘧啶鈉注射液嗎?”回答千篇一律——“沒有!”把所有大藥房跑遍后,一身大汗的姜德強有些絕望。無奈之下,他撥打了劉娜的電話,想告訴她這個殘酷的結果。不接,再打,還不接。姜德強開始懷疑事件的真實性。但他不甘心,堅持再打電話,這次終于通了。
急性子的姜德強吼了起來:“你怎么搞的?你爸有病真的假的?開刀了還急需藥,電話都不接?”電話那頭,焦頭爛額的劉娜快要哭出來了:“是真的。沒這藥,他只能等死!求您了,再想想辦法吧?!?/p>
這是救命啊!姜德強壓了壓焦躁的情緒,突然想起自己應該有江正祥的號碼,翻找了半天終于找到,他急忙打了過去。“倉庫里還有這種藥。既然是救命用的,就不要錢了,送給他們就行了。你辛苦一趟給他們送去,來回路費我給你報銷!”江正祥爽快地說。
姜德強僅用不到10分鐘就趕到了藥品公司,拿到藥后又急忙沖上了最近一趟開往徐州的火車。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把藥袋夾在兩腿之間保護著。到徐州后,直奔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患者的病房。直到見面后,病人的親屬才意識到,眼前這位“大救星”并非藥企總經(jīng)理,不過是錯收到短信的陌生人而已!他們極力挽留姜德強,欲報銷路費和藥費,均被謝絕了。姜德強說:“這些藥是藥廠捐的,我來送藥辦這點小事也沒啥。如需幫助,你們再給我說?!本瓦@樣,跑了一天的姜德強欣慰地返回了商丘,此時已是22時10分。
從接到陌生人的求助短信到把救命藥送到,7小時52分鐘,姜德強跑了300多里路,內衣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就像參加了一場馬拉松比賽一樣”。而這場真實版的“生死時速”,不但讓劉娜男友父親的病情有所好轉,溫暖了劉娜一家人,更溫暖了因缺乏信任而迷茫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