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塊半缺不缺的磚頭共同堆起了一面窄窄寬寬的不規(guī)則的墻。這便是兩家人之間的隔斷,一邊是我們家,一邊是老太太家。
6年前,我生活在一個小鄉(xiāng)村,鄉(xiāng)村算不上悠遠(yuǎn)寧靜,卻常常能看到燒紅半邊天的落日晚霞和水泥地面上棲落的鳥兒。鄰居老太太經(jīng)常捉麻雀給我們玩,兩家人十幾年寵著我和弟弟這兩個搗蛋鬼。
傍晚時分,煙囪里升起縷縷白煙,想來老太太和媽媽聊天散了吧,大人們的閑聊我們小孩自然是聽不進(jìn)去的,也不情愿他們拿我們開玩笑,于是便趁機偷溜出來約人跳皮筋。每每一看到煙囪里冒白煙,便曉得該回家了。若是老太太家的煙囪里的煙散得早,那我們更是高興得不得了。我和弟弟便會屁顛屁顛地跑回家,靜靜地等著一聲“開飯”。這時,墻那邊總會傳來我們期盼已久的一聲喊叫:“小思,小軍,快來,看這是什么好吃的?!蔽液偷艿苊看温犚娎咸穆曇艨倳患s而同地相視一笑,四只眸子都亮得發(fā)光。但媽媽不允許,我們的屁股也不敢離了凳子,心卻早已飛奔美食而去。我們只好向老爸發(fā)出求救信號,老爸一聲令下,對我們來說不啻是福音,我們倆便如餓虎撲食般沖到墻邊。雖說是矮墻,對于我們小孩來說還是太高了,我的手伸得老高還是接不到。爸爸卻很高,手一抬就從墻頭接過老太太的盤子,他喜歡舉著盤子逗我們玩,急得我們直叫喚。那時的日子總是這樣單純快樂。
那堵墻,不是用磚頭砌上去的,是大家一起胡亂壘起的。有時候哪家人丟失了鑰匙,進(jìn)不去家,爬墻到另一邊總是方便得多。若嫌墻高了,拿些磚下來便行。曾經(jīng)有人提議砌墻,說沒有鄰居像我們兩家這么搞笑,連正兒八經(jīng)的墻都沒有,但后來也沒見有什么動靜,有人問過,都說太忙,抽不出空來??墒怯惺畮啄甓济χ娜藛??我們都知道砌上那堵墻,也就等于將大家的心門堵上了,誰也不信任誰了,還不如就這樣,遞東西方便,爬墻進(jìn)家也方便,沒人會想到別的什么,有時甚至覺得爬過去嚇對方一下也挺好玩。
生活中的墻是用來劃范圍的,墻砌得高高的,賊也不容易進(jìn)來,而我小時候的那堵墻卻是兩家人相互信任的象征。
點評
本文起筆便不俗,鄰居之間的墻一般表示的不是“信任”而是“界限”“距離”這樣的內(nèi)容,本文開頭就用“半缺不缺”“窄窄寬寬”這樣非常有音韻美和形象感的詞語吸引了讀者的注意。然后作者用輕松得近乎白描的語言,給我們勾勒了一幅宗族鄉(xiāng)村社會極富溫情的“晚餐開飯”圖。在這幅圖里,作者沒有重點描寫誰,但是人物形象卻很清晰:老太太慈祥,孩子們天真,爸爸有趣,媽媽稍顯威嚴(yán)。
【作者系江蘇省泗洪中學(xué)高二(8)班學(xué)生,指導(dǎo)并置評:石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