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調皮并非就是多動癥
很多家長帶孩子來找我看病的時候,問的都是同一句話:我的孩子是多動癥嗎?這是因為他們的孩子都很貪玩,平時動作很多,幾乎一刻都不閑著。他們以為這就是多動癥。
俗話說:“七八九,嫌死狗?!币馑际钦f7歲、8歲、9歲的孩子,調皮貪玩,連狗都嫌。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許許多多的男孩都會經歷這個階段。
我兒子小時候也一樣。我都不明白,他怎么會對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那么感興趣。不過玩就讓他去玩,只要別捅大婁子我都放任他。至于上學后像什么上課不認真聽講啊,做小動作啊,看課外書啊,老師跟我通報了N多遍,我早已是“虱子多了不怕咬了”。這種事情不能老責備孩子,說多孩子就疲沓了。當然并非不管,而是抓準了狠狠批評一下就好,不必太認真。
但是,如果孩子動作多到異常,就要引起警惕了。兒童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癥,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這類患兒的智力正?;蚧菊#珜W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多動癥兒童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兒童患多動癥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般認為,產前、產時或產后的輕度腦損害,是重要因素,主要與腦外傷、中毒等有關。有人認為城市環(huán)境污染、臨床上不顯癥狀的輕度鉛中毒亦可為病因。此外,家長有酒精中毒、情感性精神病、人格障礙以及遺傳因素等,亦與本病有關。
兒童多動癥的診斷標準
如何診斷兒童多動癥?1989年由美國精神醫(yī)學會制定的兒童多動癥的臨床診斷標準,可供參考。
當與大多數(shù)同齡兒童相比,下列行為更為頻繁,符合下面14條中的8項,并持續(xù)6個月的,可診斷為多動癥。
1.手或腳不停地動,或在座位上扭動(少年為坐立不安的主觀感受)。
2.即使必須坐好,也很難靜坐在座位上。
3.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而分散注意力。
4.在集體活動或游戲時,不能耐心地等待輪轉。
5.別人問話尚未結束,便立即搶著回答。
6.不按他人指示做事情(并非故意違抗或不理解)。
7.在做功課或玩耍時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8.一件事尚未做完,又做其他事情,有始無終。
9.不能安安靜靜地玩耍。
10.說話太多。
11.常常打斷他人的活動或干擾他人學習、工作。
12.別人對他說話,他往往沒有聽進去。
13.學習時的必需物品,如書本、作業(yè)本、鉛筆等常常丟失在學?;蚣抑小?/p>
14.往往不顧可能發(fā)生的后果進行危險活動,例如,不加觀察便跑到馬路當中。
單單憑孩子好動,不能肯定地說孩子有多動癥。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醫(yī)學界對兒童多動癥還沒有一個完全明確的量化標準。
預防孩子多動癥要注意把好“入口”關
在臨床上,我觀察了數(shù)百例家長訴說孩子有多動癥的兒童,為他們做了微量元素測定,發(fā)現(xiàn)鉛超標者不在少數(shù)。這些孩子普遍是因為多動、愛哭鬧、煩躁易怒、攻擊性強、生長發(fā)育遲緩、個子矮小、厭食、偏食、貧血、補鈣補鋅效果不明顯、便秘、腹瀉、肥胖、免疫功能低下等表現(xiàn)來就診的。經過排鉛治療及其他對癥治療,患兒的多動癥狀及其他表現(xiàn)得到明顯改善,臨床治療療效滿意。
作為家長,建議將食療作為預防孩子多動癥的措施。它可以阻斷一些外界鉛的吸收,并能部分地把血液中的鉛排出體外。平時要注意孩子的飲食搭配,多喝牛奶,少喝飲料;多吃魚蝦、瘦肉、豆制品、蛋和貝殼類食品,少吃松花蛋、油炸和膨化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如海帶、洋蔥、大蒜、胡蘿卜、西紅柿、獼猴桃和沙棘等。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精神和心理上有無異常,也就是語言和行為有無有悖常理的特殊表現(xiàn)。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建議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