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村的快樂
西藏,瓦村。瓦村,隱匿在然烏湖畔,古樸得讓人驚訝。就像這個孩子,一次次地在這根木頭上跳來跳去。我不知道這孩子這么做,是為了哄我開心,還是為了他自己開心。但都透著瓦村的快樂。
一堵墻
四川藏區(qū)理塘,長青春科爾寺。暮晚,當(dāng)一縷殘陽這樣靜靜打在寺院一幢被廢棄的房屋上時,你不得不去思考有關(guān)攝影之外的一些東西,比如生命、旅行、時光、愛情、承諾,以及死亡。是這樣一堵墻,才造就出這樣兩種不同的光影世界:墻外的,祥和、溫暖;墻內(nèi)的,孤獨(dú)、寧靜。
大昭寺,一個女孩的朝拜
西藏拉薩大昭寺廣場。那晚,我在背后注視她,是因?yàn)樗@種獨(dú)特的朝拜姿勢。后來,她告訴我,她來自馬來西亞,還在上大學(xué),到拉薩后的每天晚上,都會來這里。她朝拜時,雙手合起,高舉過頭,但腳站立的姿勢不對。我沒有為她指正,因?yàn)橛行木托?。攝于2011年8月8日21點(diǎn)05分。
營地附近的大象
坦桑尼亞,去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高地途中。與人類一樣,大象也是以家為單位,重感情。母親一旦被獵,家庭將隨之破裂,小象仔很難存活。這是三口之家,它們站在那里看著我們時,眼睛流露出悲傷。它們皮膚粗糙,如同非洲干涸、皸裂的土地。它們站在那里,就如同整個非洲的土地站立在那里。攝于2011年1月21日15點(diǎn)36分。
像樹木一樣的長頸鹿
乞力馬扎羅長頸鹿,也叫馬賽鹿,很容易辨認(rèn):身上斑點(diǎn)狀似葡萄葉,邊緣形如鋸齒,色呈深褐。2011年1月21日12點(diǎn)25分,它們站在那里時,軀干宛如樹干,全身所呈現(xiàn)的顏色與背后的大樹幾乎相同,渾為一體。
精靈
肯尼亞納庫魯國家公園納庫魯湖邊,是瞪羚的樂園。之所以叫瞪羚,就是因?yàn)樗鼈兲焐鷥芍粸鹾诎l(fā)亮的大眼睛,什么時候都瞪得溜圓溜圓。它們神態(tài)羞怯中透著優(yōu)雅,身段俊美、飄逸,樣子像鹿。尤其是臀部和尾巴上的的那三道黑線,就像紋出來的一樣,卻自然清新。瞪羚奔跑迅捷,在草木中穿行,倏忽無聲,像一群精靈。
平靜的湖灣
西藏納木錯,海拔4700米。2005年我曾在湖邊搭帳篷住過一宿,翌日一早爬扎達(dá)半島,目睹旭日東升,心隨湖水、群峰、經(jīng)幡一起與陽光涌動,悵然間,淚奔而下。2011年8月重上扎達(dá),再次感受納木錯,性格中已少了沖動,多了份從容。眼中,也就有了這樣平靜的湖灣。這場景,多少有些類似《論語》中所描述的理想生活: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
一縷空氣
坦桑尼亞乞力馬扎羅,希拉營地,海拔3800米。2011年1月14日18點(diǎn)55分,眼前云霧氤氳中的乞力馬扎羅,像是在孕育著什么。我久久地站在這里,想著母親生我時,是不是也是這樣的美。作為一個人,能來到這個世上,本就夠幸運(yùn)了。我還能爬自己想爬的山,看很少有人看到的風(fēng)景,就更不容易了。那天,我這么想著時,內(nèi)心溫潤、清新,只想能回到母親身邊??赡赣H已經(jīng)不在了,記憶只是乞峰上空的這樣一縷空氣。
傍晚的乞力馬扎羅
坦桑尼亞乞力馬扎羅巴洛克營地,海拔3900米。一些攀登者被傍晚乞力馬扎羅這樣的景致吸引。這個盆狀的火山峰曾有過強(qiáng)烈的地質(zhì)活動,我們腳下的赤黑色石頭,就是當(dāng)年噴發(fā)時留下的熔巖。對面那堵垂直海拔300米的崖壁,也是如此。從山谷中升騰而起的白霧像火山的蒸汽,使乞力馬扎羅看起來更像是座巨大的活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