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養(yǎng)禽業(yè)的轉型和分工細化,禽肉生產已成為禽類養(yǎng)殖業(yè)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培育的肉禽品種具有日增重快、耗料多、體重大、出欄早等特點,且以肌肉、脂肪的豐滿程度和最佳體重為出欄衡量標準,不同于蛋禽在產蛋周期結束后出欄或淘汰。肉禽出欄日齡過早,則沒有充分發(fā)揮早期生長發(fā)育快的優(yōu)勢,出欄過晚則已過生長高峰期,增重迅速下降,養(yǎng)殖成本增加。因此,養(yǎng)殖肉禽要根據肉禽生長特點和市場需求,及時掌握最佳的出欄日齡和體重,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1. 肉雞
肉雞的特點是早期生長速度快,日增重在生長高峰前呈遞增趨勢,生長高峰后急速遞減??齑笮腿庾须u生長高峰:母雞50日齡、公雞60日齡,公母混養(yǎng)時55日齡。母雞在60日齡、公雞在70日齡以后增重速度明顯減慢。有些品種肉雞在50日齡體重即可達到出欄標準,飼料消耗較少,但屠宰品質欠佳,胸肌和腿肌的比例較小,出肉率較低,過早出欄效益不高。現在肉雞生產都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yǎng)方式,飼養(yǎng)技術先進,多在50~60日齡、體重1.9~2千克出欄最適宜。另外,要根據市場價格靈活調整出欄時間,肉雞價低、雞苗價高時應適當延長飼養(yǎng)期,肉雞價高、雞苗價低時則應適當縮短飼養(yǎng)期。
2. 肉鴨
肉鴨出欄日齡和體重要根據品種和銷售的目的來確定。在正常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肉鴨55日齡、體重3千克左右、羽毛基本長齊時即可出欄上市。以生產烤鴨為目的,肉鴨在60日齡左右,皮下脂肪豐滿,體重3千克以上時出欄最好;以生產板鴨、鹵鴨或出口為目的,肉鴨在50日齡、體重2.5千克時出欄比較理想;如以分割肉出售或出口,肉鴨在70日齡左右,胸肌豐滿時出欄較佳。肉鴨80日齡后增長緩慢,飼料報酬低,養(yǎng)殖成本高,肉品質下降。
3. 肉鵝
不同育肥方式的肉鵝出欄日齡不同。放牧育肥成本最低廉,其育肥程度可根據兩翼下和皮下組織的脂肪沉積情況來確定,若摸到皮下脂肪結實,富有彈性,胸肌飽滿,尾椎處脂肪豐富,表明育肥良好,此時出售經濟效益最高。一般肉鵝40日齡時即可開始放牧育肥,經過20天育肥體重達3~4千克即可出欄上市。
4. 肉鴿
肉鴿也叫乳鴿,是指40日齡內的幼鴿。剛出殼的雛鴿體重只有20克左右,最初由親鴿嗉囊所產生的鴿乳喂養(yǎng),后經半乳半糧過渡到采食浸潤過的糧食,30日齡時雛鴿體重可達0.5千克,再經十幾天育肥體重0.6千克左右即可出欄上市。白羽王鴿具有繁殖力強、體型大、生長快的特點,乳鴿30日齡體重可達0.6~0.7千克,此時出欄上市效益很好。
5. 肉雁
30日齡至進入繁殖期前的雁為青年雁。青年雁采食量大,抗逆性強,生長發(fā)育最快,可全天放牧,歸牧時適當補充一些精料,待主翼羽完全長出后即可進入育肥期。經過20天育肥,體重4千克左右時即可出欄。對雁育肥主要措施是限制活動,減少體內養(yǎng)分的消耗,促其長肉和沉積脂肪,每天喂給配合日糧和青飼料3~4次。
6. 火雞
火雞是西方國家培育的大型肉食家禽,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養(yǎng)殖?;痣u有發(fā)達的胸肌和腿肌,活體屠宰率達64%。火雞體格大,生長發(fā)育快,正常情況下,150日齡是出欄的最佳時機。此時重型公火雞體重可達16~20千克,母火雞可達9~15千克;中型公火雞體重可達13~15千克,母火雞體重可達8~10千克;輕型公火雞體重可達10~12千克,母火雞可達5~8千克。
7. 肉鴛鴦
鴛鴦30日齡以后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尤其是60~80日齡生長速度最快,需要充足供應全價料。由于雌、雄鴛鴦爭食能力不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分開飼養(yǎng)。肉用鴛鴦120日齡、體重1.3~1.5千克時出欄最為適宜。
總之,肉用禽類的出欄日齡和體重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一是根據市場行情,行情好時早出欄,行情不好時可適當延遲;二是根據雛苗價格,雛苗價高時晚出欄,價低時早出欄,以降低補欄成本;三是根據飼料價格,價高時要盡早出欄;四是根據季節(jié)習慣和節(jié)假日的需求適時出欄,如鴨屬于涼性食品,夏季消費量較大,而火雞被公認為圣誕節(jié)必備食品;五是為外貿出口或是訂單企業(yè)養(yǎng)殖的肉禽,一定要按訂單要求的日齡和體重出欄,因為這些企業(yè)都是標準化生產,對肉禽體重和均勻度要求極為嚴格。另外,還可以根據季節(jié)、勞動力成本高低、疾病流行情況等來決定肉禽出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