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位于滇西北平均海拔在2200米的劍川縣積極發(fā)展煙菜配套生產(chǎn),蔬菜品種由單一的青菜、白菜發(fā)展到如今的十多個品種,既豐富了城鄉(xiāng)居民菜籃子,又增加了農(nóng)民的收入。甘藍是較受市場歡迎的品種之一。秋冬甘藍是在夏末或初秋播種育苗,收獲期可由秋季延續(xù)到冬季,甚至延遲到翌年早春。這種栽培方式生產(chǎn)成本不高,上市期在冬季蔬菜淡季,如能進行正確儲藏保鮮,可供應整個冬季,是周年均衡供應蔬菜的重要栽培方式之一?,F(xiàn)將冷涼地區(qū)秋冬甘藍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1. 品種選擇 秋冬甘藍生長前期處在炎熱多雨的夏季和初秋,因此,應選用抗病、適應性強的中晚熟品種,常用的有中甘1號良種等。
2. 育苗
①苗床準備。秋冬甘藍的育苗期正值炎熱多雨季節(jié),要培育出健壯幼苗,就應選擇地勢較高、通風涼爽、易灌能排、土壤肥沃的地塊做苗床。前茬作物收獲后,應及時清除雜草,每畝施3000千克腐熟有機肥,然后淺翻、耙平。按1.2~1.5米寬做畦,為便于排水,應做成小高畦,畦高15~20厘米,畦四周筑小埂擋水,以便雨季排水防澇。
秋冬甘藍育苗時節(jié)光照強烈、氣溫高、大雨天氣多,為防止日灼和高溫傷苗以及大雨拍苗,應搭蓋遮陰棚。遮陰棚可就地取材,利用竹竿、木桿在畦上方0.5~1米高處搭成拱棚或方棚,上蓋葦簾或蘆席。也可用舊塑料薄膜做頂,但注意四周要離開地面l米高,以便通風降溫。簾子要按時揭蓋,一般晴天上午10時左右蓋上,下午4時左右揭去,陰天不蓋,出齊苗后逐漸撤去。
②播種育苗。秋冬甘藍的播種期各地區(qū)不同,一般在6~8月之間。播種過晚,生長期不足,葉球不實;而播種期過早,則收獲期早,上市期太早,也不利于經(jīng)濟效益提高。播種前應澆足底水,水滲下后先覆1層薄細土,按每畝2千克撒種,然后覆細土0.5厘米厚。當苗長出2片真葉時分苗。分苗床與苗床要求相同。選陰天或傍晚分苗,苗距10厘米×10厘米,栽后立即澆水。苗期根據(jù)土壤狀況澆水,保持地面見干見濕。待苗長出6~7片真葉,苗齡40天時即可定植。
3. 定植 秋冬甘藍多采用中晚熟品種,此類品種生長期長、產(chǎn)量高,因此定植應選擇肥沃的田塊。前茬忌十字花科作物,否則病蟲害嚴重。前茬清理完畢后,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千克,后翻耕耙平,做成小高畦,以便排灌。
定植宜選在陰天或傍晚進行,以免高溫日灼傷苗。定植密度為每畝2500~3000株,株行距為50厘米×50~60厘米。定植方法同夏甘藍。定植后立即澆水。煙菜套作的,待烤煙中下部煙葉采摘完后,選用甘藍壯苗移栽在煙壟兩側(cè),株行距25厘米×50厘米,定植后澆透定根水,并用地虎快殺等殺蟲劑對水噴霧防治地下害蟲。
4. 田間管理 定植后要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甘藍不耐澇,雨水多時要注意排澇;生長期間易發(fā)生黑腐病,所以8月底至9月中旬應適當少澆水,避免產(chǎn)生高溫高濕的發(fā)病條件。9月中下旬以后甘藍結(jié)球初期,要大量澆水追肥,促使葉球膨大和緊實。10月中旬以后結(jié)球后期逐漸減少澆水次數(shù)。
定植后至團棵,氣溫、地溫都很高,不宜施人糞尿,可用少量尿素等化肥催苗。蓮座葉封嚴地面后,氣溫開始下降,此時應開始大量追肥,每15~20天追施1次,每次每畝施腐熟豆餅50千克,或尿素、三元復合肥15~20千克,追肥一直持續(xù)到結(jié)球中期,共追2~3次。注意最后追施化肥的時間應距收獲期30天以上。秋冬甘藍栽培地內(nèi)雜草滋生嚴重,在封壟前要進行2~3次淺中耕除草,并及時培土,以利排灌;后期應人工拔草,做到拔早、拔小。另外,甘藍病蟲害發(fā)生嚴重,應抓緊防治。
5. 采收 秋冬甘藍的收獲期因品種而異,從秋季開始,可陸續(xù)采收到翌年春節(jié)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