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杭州繁華鼎盛。
那期間,忽地冒出一銅匠家少年,12歲學(xué)棋,14歲殺翻師傅,16歲登喜雨臺,出沒于上海天蟾茶樓,棋風(fēng)犀利,妙手迭出,人稱“小杭州”。
18歲在當時“象棋總司令”主持的一場棋賽上,獲“四省棋王”稱號。前途似無限量。
又遇貴人提攜,轉(zhuǎn)戰(zhàn)香港,扳倒當時的棋壇大佬時才20歲,江湖已稱“十三王”。
此人名董文淵,前幾年,香港還有報紙以對開整版的篇幅刊出《七十年前名手董文淵的精彩對局》。
他們崇拜的是他的棋藝,而不是這個人。他后來的落魄與自棄,他們或許并不知道。
小董,曾背棄鼎力提攜他、給他經(jīng)濟支持的貴人。
大董,棋過半局眼看要輸,借口上廁所溜回了家,剩下一千棋友空等。
老董,到了新社會,被領(lǐng)導(dǎo)提攜參加全國象棋賽,酗酒后大放厥詞,進了前六卻被取消資格。
董文淵來人世走一遭,除了下棋沒做過別的,除了下棋沒愛過別的。老來沒積蓄沒家人,收留在敬老院,還難為服務(wù)員,故意將屎尿拉床上……
我看董文淵的經(jīng)歷,先是鄙夷,再是惋惜。他這一生不缺貴人提攜,卻一次次自毀機會??吹浇K了,競感覺絲絲悲涼,這個人固然有難以原諒的人品缺陷,但也不是十惡不赦,倘若他平庸一些,多少懂些人情世故,或許不至于淪落至此。
世間有天才,但不是所有天才都當?shù)闷稹疤觳拧倍郑觳攀侨巳褐械漠悢?shù),天才注定是孤獨和脆弱的。在棋盤格子上,他是大師,運籌帷幄,思路清晰,那是他熟悉的、可控的世界;在棋盤格子外,他稀里糊涂屢出敗招,像一個搞惡作劇的頑童,搞垮的終歸是自己。
(薄荷摘自《新民晚報》2012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