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你家里來了一位朋友,朋友帶了孩子,跟你孩子差不多大,倆小朋友快樂地玩在一起。到了吃水果的時候了,難題出現了。家里就只剩了倆蘋果,一個大的,一個小的,怎么分?
這要比 “母親和女友同時掉到水里該先救誰”的題目簡單點兒吧?
你是不是給孩子講過“孔融讓梨”的故事?
如果孩子不聽那一套,倆都想要那個大的,咋辦?
或者,就把大的給朋友的孩子,讓自己家的啃小的?
這是最好的么?還有更好的辦法沒有?
這種時刻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是親子的“關鍵時刻”,因為這意味著——當其他人(或物或事)與孩子產生競爭的時候,家長是否會給予孩子優(yōu)先權,能否站在他那一邊。如果你的選擇無意中把他的優(yōu)先權剝奪了,他就會受到傷害。
這個有很多種分法。比如把倆蘋果都切兩半,倆孩子各拿其中一個蘋果的一半?;蛘甙褌z蘋果全部切碎,大家拿叉子吃??傊?,不要讓你孩子成為在這個“關鍵時刻”受傷的人。
當然,我們還要講“孔融讓梨”,我們還要說分享,但一定要在這個“關鍵時刻”之外,在只有家長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當然,如果孩子愿意分享,愿意做新時代的孔融,那家長可別忘了鼓勵哈。
聽到這里,你可別為以往的過錯而焦慮,這種事不至于因為發(fā)生過一次就把親子關系搞砸了,我們總還有機會,但如果家長意識不到,讓這種傷害連續(xù)發(fā)生,當孩子有意試探、考驗家長的時候,家長還茫然無知,那就悲催了。
沒錯,孩子會試探、考驗家長的。
地震災區(qū)的一個孩子,四歲左右,有一天跟媽媽說:“媽媽,如果再有一次地震,你自己跑吧,不用抱我了,我太沉了,如果抱我,那咱倆都跑不出去?!?/p>
媽媽該怎么回答?夸孩子懂事?其實孩子這時候是在試探媽媽。這位媽媽很貼心地抱了抱孩子說:“不管什么時候,媽媽都會抱著你跑?!焙唵蔚囊痪湓挘尯⒆映粤硕ㄐ耐?。安全感,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那個詞,就這么產生了。
所以說,家長在這種“關鍵時刻”的表現,對于親子關系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事情發(fā)生在二十多年前,那時候物質還沒有現在這么豐富。有位媽媽病了,爸爸煮了一只雞給媽媽養(yǎng)身體。兒子好久沒聞到過肉的味道了,可以想像孩子的目光有多渴望。爸爸說:“這是給你媽補身子的,你不能吃?!眱鹤友柿艘淮罂诳谒?,坐下了。事情如此的話,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接著鄰居家孩子來玩了。媽媽很友好地撕了一個雞腿給鄰居家的孩子。這可就嚴重地傷害了自己家孩子。你明明說是為了給生病的媽媽吃的,小孩子不能吃,那為什么鄰居家的小孩子可以吃?我真的是親生的嗎?
這位媽媽確實是個好人,而且平時也確實對孩子照顧有加,但在這種“關鍵時刻”也確實讓孩子受傷了。而孩子也絕非白眼狼,他只是需要在當他和別人處于競爭關系的時候,父母能堅定地站在他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