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是網絡信息的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網絡在人們工作、學習、生活中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是上網比例最高的群體,如何做好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問題。把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應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對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培養(yǎng)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起著關鍵的作用。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網絡培養(yǎng)發(fā)展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現(xiàn)代化必要性和優(yōu)勢
1、21世紀信息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民,使我國社會的政治、科學、文化等領域發(fā)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這為我們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既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帶了嚴峻的挑戰(zhàn)。
2、信息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為我們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現(xiàn)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間和渠道,為此我們要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對策,發(fā)揮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蒙作用,尋求一條多維發(fā)展之路。
3、思想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優(yōu)勢可以通過圖形、圖片影視、動畫、音樂等多媒體手段使枯燥的理論教育變得生動活潑、寓教于樂,以多種傳播方式激活認知模式,從而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二、信息網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創(chuàng)新
信息網絡的積極作用無可置疑,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信息網絡是一柄“雙刃劍”,網上信息自由流通.龐雜多樣,這也就使人們在受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對思想政治工作構成了嚴峻的挑戰(zhàn)。為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和辨別能力,也就要求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動轉變和改進工作的方法、模式,傳統(tǒng)模式的“我說你聽”,“我辦你辦”向“我努力辦好,選擇看看”的雙向互動模式轉變,全面提網站中思想政治工作所占比重。
1、要堅守網上先進理論宣傳的陣地,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網民素質,大力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行為道德和倫理道德教育。
2、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塑造大學生優(yōu)秀的性格品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使他們具有正確的價值觀,有正確的學生動機和學習態(tài)度,積極主動地學習,克服學習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去爭取理想的成績,完善素質,從各個方面充實提高自已,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生合作,追求積極的、有價值的人生。
3、在學校網站上開通有關心理教育的內容的欄目,可以設在線心理健康、心理咨詢等欄目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正面教育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大學生們積極的關注并參與進來,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真誠的工作作風贏得他們的信任,做他們的知心朋友,針對學生的共性或個性問題,加以疏導,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4、大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員隊伍素質。在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時調整自身的角色,改變工作方式,更好的運用網絡技術做好工作,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育手段,一方面奠定思想政工作者的信息優(yōu)勢,隨時發(fā)現(xiàn)網上信息動態(tài),做好網絡信息傳播的“把關人”,對網上不良信息進行過濾或清除,開設BBS專題思想政教育版主,隨時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調整思維、拓寬視野,牢牢掌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從而達到引導人、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5、優(yōu)化思政隊伍結構,樹立專家意識,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也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既要研究網絡社會與現(xiàn)實社會的關系,又要研究網民的思想和行為,還要研究網絡社會的政治與道德問題,也涉及到硬件配置、網絡建設、軟件開發(fā)應用等諸多具體問題,要求擁有一批具有很高專業(yè)水平的人員。目前高校思政隊伍中這方面明顯先天不足,雖然已有的教師經過學習、培訓,大部分能夠利用網絡進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開發(fā)思想政治教育軟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等更深層次的思想政治工作還難以進行。因此,優(yōu)化思政隊伍結構,樹立專家意識,充實一批精通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專業(yè)人士到思政隊伍來,是高校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不能忽視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2]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4]對我國學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