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卦的卦畫是一陽五陰,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艮為山,山在地中便是謙卦的卦象。上一卦是大有卦,人們生活富裕了,富裕之后就會有攀比的不良風氣,比誰有錢,比誰有勢力,連學校里的孩子也開始攀比,所以在大有收獲之后,切不可忘記“謙虛”二字。艮象征山,為止;坤象征地,為順,地中有山,山高體大,但在地下,高能下,下謙之象。卑下之中,蘊其崇高,屈躬下物,先人后己,所以謙象征謙虛。山本來高于大地,但由于謙遜,它甘于埋于地中,我們觀察大山就會發(fā)現(xiàn),再高的山,其實他的大部分也是埋于地中的。所以做人就像山一樣,不能像墻頭草一樣,“頭重腳輕根底淺,嘴尖皮薄腹中空”。
卦辭:亨,君子有終。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經(jīng)文意思:謙卦,亨通。君子把事情完成會得到好的結(jié)果。
彖辭意思是:謙卦,亨通,天的陽氣下降,帶來光明,可普濟萬物,地的陰氣上升而與陽氣交合。天的法則是使?jié)M盈逐漸虧損而使謙虛受益,地的法則是把滿盈變少,流入低下之處,鬼神的法則是禍害驕傲自滿而保佑謙虛的人,人的法則是厭惡自滿而喜愛謙虛。君子應(yīng)該從中得到啟示,取多余以補不足。謙卦的卦辭只有五個字,亨,君子有終。可其內(nèi)涵卻極為豐富。謙虛使人進步,所以會亨通。所以說一個人富貴了就驕傲,無異于向人們宣布:我已經(jīng)無法再富下去了。如果一個人為自己的學識而驕傲,則無異向人們說:我再也學不到知識了。如果一個人因為自己的業(yè)績而驕傲,則無異在向人們說:我再也創(chuàng)造不出更大的業(yè)績了。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經(jīng)文意思是:謙謙有禮的君子,以謙德跋涉大川險阻,吉祥。初六爻處于謙卦的最下面,所以他是最謙遜的人,即謙而又謙的君子。怎么會遇到困難呢?象辭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說,謙而又謙的君子所以會吉祥,是因為他能夠心懷謙卑地管理好自己,人能夠謙虛謹慎地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省,自然不會犯大的過失,所以吉祥。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經(jīng)文意思是:宣揚謙德,守正吉祥。
象辭意思是:宣揚謙德,守正道吉祥,是內(nèi)心中正所得的吉祥。六二陰爻居偶位為得位,并且居中,所以因守正道保持謙虛之德而得到吉祥。爻辭中的“鳴”字很難找到合適的現(xiàn)代詞進行翻譯,因為它有“共鳴”的意思,可是翻譯成“共鳴謙虛”又有些生硬。與六二相鳴和的誰呢?就是九三爻。九三爻是一位有功勞而謙虛的君子,六二也效法九三爻,相鳴和?!傍Q謙”的內(nèi)涵指的是,將謙表現(xiàn)出來,懂得謙虛的人提倡謙虛的美德,互相有共鳴,所以守正道吉祥。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經(jīng)文意思是:有功勞又謙虛的君子,最后的結(jié)果會吉祥。有功勞又謙虛的君子,萬民都愿意順服,因為有了功勞而不居功自傲,其一不會遭人妒忌,其二因為心懷謙虛之德,所以可以接受新生事物,還會有更大的發(fā)展。比如清朝的康熙皇帝,如果真的是一位“勞謙君子”那么就應(yīng)當看出中國當時與外國的差距,追求更大的發(fā)展;如果雍正是一位“勞謙君子”,那也會改變滿清衰落的命運;如果乾隆是一位“勞謙君子”,也不會使?jié)M清走向衰落;可是到了嘉慶帝,再“勞謙”,確實有些晚了。嘉慶當時只殺了和珅一人,并沒有“茹以其匯”地牽連其他人。為什么呢?因為貪官已形成龐大勢力,要像拔茅草一樣整治貪官,恐怕自己的皇位也保不住,實在是沒辦法。
六四:無不利,撝謙。
象曰: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撝,撝謙,發(fā)揮謙德。經(jīng)文意思是:沒有任何不利的,只要發(fā)揮謙虛的美德,這是不違背法則的緣故。六四爻處于六五君王之下,柔爻居于偶位為得位,雖不居中,但能夠做到謙虛謹慎,發(fā)揮自己謙虛的優(yōu)勢,所以盡管不與六五之君陰陽相合,也不會有什么不利的因素。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證不服也。
經(jīng)文意思是:不富足,憑借鄰邦的幫助,利于出征討伐,沒有任何不利的。
象辭的意思是:利于出證討伐,是征伐不服的人。六五處于謙卦上卦坤的中位,坤有吝嗇的含義,所以“不富”。坤又為眾,所以可以得到眾人的幫助,坤又為柔順,所以六五也是一位謙謙君子。謙謙君子雖然不富有,但是可以得到眾人的幫助,所以可以征討不歸順的諸侯,而不會有什么不利的因素。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經(jīng)文意思是:宣揚謙遜的美德,宜于行軍打仗,征伐邑國。
象辭意思是:宣揚謙遜的美德,是因為還未得志,可以出兵打仗,但只能征伐鄰近的小國。上六的“鳴謙”,指的是與九三相鳴。上六雖然沒有太多的權(quán)勢,但是以謙虛之德得到公侯響應(yīng),所以它可以與“勞謙”的九三聯(lián)合起來,去征伐小的邑國。
編輯/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