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夢”以其豐富的意蘊和美好的愿景為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民勾勒出一個可親可近的奮斗目標,并日益成為了全社會熱議關注的焦點話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中國夢”做縱深的理論研究與探討,特別是講清楚“中國夢”與我們數十年來所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關系,與我們數十年來所走出的中國道路的關系,對于更好地“追夢”乃至“圓夢”是很有意義的。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道路;“中國夢”
偉大的事業(yè),源于偉大的夢想。個人的奮斗如此,國家的發(fā)展亦然。環(huán)顧世界,很少有民族,能像中華民族那樣,歷經苦難與輝煌;也很少有國家,在持續(xù)奮斗中,始終堅持“同一個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边@一飽含深刻洞悉中國歷史的時代解讀,彰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偉愿景。這個夢想,凝聚著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探索奮斗;這個夢想,蘊藏著中華民族固有的“家國天下”情懷;這個夢想,更包含著中國走向未來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我們的復興之路、強國之路、追夢之路。我們要朝著“中國夢”曙光初綻的方向攻堅克難、奮勇前進,開創(chuàng)祖國更為光明的復興前景。
一、“中華民族夢”:彰顯中國風尚,凝結中國力量
有人類生活的地方,就有夢想飛翔,夢想決定著人們奮發(fā)圖強的方向。正是因為有夢想,人們才經歷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為有夢想,人們才歷經滄桑信心不改。“中國夢”超越以個人成功為標準的“美國夢”,以個人成功與人們共同幸福為目標,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早日實現“中國夢”,意義深遠。
“中國夢”具有最大限度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偉力,無論面臨“千年未有之變局”還是面對“千年未有之強敵”,中華民族始終以其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歷史智慧為底蘊,給人以希望、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曾經飽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國夢”在無數矢志于民族復興的仁人志士心中從未泯滅過,為民族復興上下求索。夢想不滅,希望永存?!爸袊鴫簟笔侵腥A民族自強不息的不竭動力,牽引著中國砥礪前行的腳步,“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五四”運動以來,匯聚了中華民族先進分子的中國共產黨,率先破解“中國夢”的密碼,找到實現“中國夢”的路徑,波瀾壯闊的鑄夢世紀工程大幕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續(xù)推進,“長風破浪會有時”,“中國夢”的動力之源全面激活,“風景這邊獨好”的“中國故事”精彩呈現,中國人民從未像今天這樣離偉大的“中國夢”如此之近!
“中國夢”為探索人類文明多樣化發(fā)展道路開辟更加光明的前景。成就“中國夢”,既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歷程,也是中國人民開拓、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的偉大歷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人類文明發(fā)展進程中彰顯中國風尚、凝結中國力量的一條康莊大道,不同于其他國家的現代化道路,是中華民族的“人間正道”。“給中國一個機會,世界將添一份異彩”,近年來,中國既成功抵御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又在推動世界經濟擺脫危機、走出低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事實證明,實現“中國夢”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在我們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已經以與國際社會互利共贏和平發(fā)展的嶄新實踐,為人類社會向更高級的文明形式演進提供新范式。
二、中國百姓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國百姓心脈之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其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當代中國所處的發(fā)展階段,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根本要求,相應地,“中國夢”也呈現出這個階段的諸多重要時代印跡。
時代印跡之一是國家綜合實力增強?!爸袊鴫簟钡牡谝灰x,就是國家富強。30多年的時間,中國實現高增長,平均每年以9.7個百分點的速度高速發(fā)展,從人均GDP不足100美元的低收入國家,進入人均GDP達到2360美元的中等偏低收入國家行列,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發(fā)展很不平衡的狀況并未根本改變。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到2020年的宏偉目標: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chuàng)新型國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這一指標體系,構成現階段“中國夢”的基本圖景。
時代印跡之二是社會和諧幸福。中國夢,即百姓夢。人民幸福,是中國夢的落腳點;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點亮中國夢。李克強總理提出: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共圓“中國夢”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進而提升全社會的幸福指數。從根本上講,就是要進一步提升社會和諧的水平。黨的十八大著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將“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納入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等等。這些和諧因素的充實,對“中國夢”的階段性特征作了更為清晰的描繪,也為“中國夢”增添更加美麗的幸福光環(huán)。
時代印跡之三中華文明偉大復興。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幾千年不斷延續(xù)、傳承至今的文明。但要體現現代文明色彩,就必須超越數千年來創(chuàng)造的農耕文明形態(tài)。
黨的十八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升華為包括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標志著中華文明格局開啟了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全面發(fā)展的更高階段演進的新里程。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文明必將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時代印跡之四是人的全面發(fā)展。《共產黨宣言》指出,共產黨人的最終目標是建立“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的“聯合體”?!爸袊鴫簟本哂卸鄠€維度,而其價值維度就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社會、國家、個人,原本就是三位一體的。社會不穩(wěn)定,個人難發(fā)展;國家不強大,個人沒前途。但,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富強,又歸根結底是為了每個人的幸福,為了每個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背離了這個目標,則一切均無意義。黨的十八大明確把“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之中,并且強調,“不斷在實現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上取得新成效?!?這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作為終極價值追求,必將極大提升“中國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中國圓夢之路:攻堅克難,實干興邦
當前,我們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黨和人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以團結奮斗、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努力把“中國夢”變?yōu)楝F實。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北M管“中國夢”的曙光就在眼前,但要全面實現,仍須經歷艱難漫長的追夢之旅。我們要把偉大的夢想變成美好的現實,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持立足新起點,不斷創(chuàng)造新業(yè)績。
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沖破陳舊觀念的障礙。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能走多遠,實踐就能走多遠。思想解放的每一次深入,都能帶來實踐進一步發(fā)展。為了實現“中國夢”,我們首先必須解放思想,既要大力鼓勵創(chuàng)新,滿腔熱忱地寬容、倡導和支持新思路、新理論、新事物,不斷構建助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支撐動力;又要勇于堅持真理,在道路問題上不糊涂、不動搖、不折騰。既要防止已見成效的東西固化為恒定不變的僵死模式,又要防止西方通過話語霸權輸出滲透固化人們的思維方式。我們要遵循黨的思想路線要求,勇于沖破束縛與禁錮人們頭腦的落后思想觀念與陳舊思維方式,以及各種不符合實際的主觀偏見等等,堅定不移地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從實踐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不斷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
二要進一步改革調整利益關系,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枷鎖。中央領導同志最近強調,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枷鎖”,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就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首次亮相的當天,奇虎360創(chuàng)始人周鴻祎發(fā)表一條關于未來十年夢想的微博,“我希望未來10年不是一個拼爹的時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確存在既得利益者不愿意讓渡利益的問題。當前,能否突破利益固化的枷鎖,已經成為執(zhí)政黨能否凝聚民心,帶領人民群眾攻堅克難、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全黨同志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只有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精神,敢于涉險灘,通過深化改革調整利益關系,才能切實保證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為實現“中國夢”掃清羈絆、打下基礎。
三要進一步發(fā)揚真抓實干的作風,勇于糾正錯誤和追究責任。歷史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一個樸素的真理: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如果空喊口號、不見行動,或者敷衍了事、馬虎應付,“中國夢”就可能成為“空想”。我們只有克服浮躁情緒,拋棄私心雜念,不等不靠、迎難而上,全力以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中去,把各項建設的目標、要求、責任、措施具體化,把每一項工作都往實里抓、往深里推、往細里做,“中國夢”才能最終實現;只有一步一步跟蹤問效,確保各項建設的每一個過程和環(huán)節(jié)都精益求精,才能扎扎實實鑄就精彩的“中國夢”;只有進一步健全發(fā)現問題、糾正錯誤和追究責任的長效機制,及時發(fā)現并堅決糾正種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浮夸作風和不切實際的做法,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各地區(qū)各部門樹立真抓實干的作風,以優(yōu)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共圓我們的“中國夢”。
結 語
總而言之,中國必須走自己的路,也只能走自己的路。這既要根于我們的傳統,又要跟得上世界的潮流。實際上,中國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實踐問題。實現“中國夢”,既要追求,又要反思,更要實踐。只要有越來越多的踐行者,只要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行列,我們就總有一天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社會進步、國家富強和個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