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韻,向來有十大名曲一說,這十大古代名曲分別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陽春白雪》《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梅花三弄》。據(jù)專家考證,這些古代名曲的原始樂譜大都失傳,今天流傳的不少譜本都是后人偽托之作。
梅花,志高潔,冰肌玉骨,凌寒留香,歷來是文人墨客詠嘆的對象。《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簫曲,后被改編為琴曲?!叭笔侵竿欢吻{(diào)反復(fù)演奏三次,這種反復(fù)的處理旨在比喻梅花在寒風(fēng)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屈不撓的個性和節(jié)節(jié)向上的氣概。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diào)》的故事,《晉書·列傳五十一》和《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里都曾記載了這段典故。
王徽之應(yīng)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與桓伊并不相識,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蓖趸罩忝藢敢琳f:“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被敢链藭r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敢磷诤采?,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diào),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jīng)]有交談一句話。晉人之曠達(dá)不拘禮節(jié)、磊落不著形跡,由此事可見一斑。
根據(jù)《晉書》的介紹,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yáng),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于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下心來精研音樂?!稌x書》稱贊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p>
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后秦苻堅率大軍進(jìn)攻東晉,時任中郎將的桓伊與冠軍將軍謝玄、輔國將軍謝琰共破苻堅于淝水(即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而丞相謝安也因立下存晉之功而進(jìn)官至太保。后來晉孝武帝之弟司馬道子與謝安發(fā)生權(quán)爭,屢進(jìn)讒言,對謝安極盡誹謗。晉孝武帝對謝安有了猜疑之心,漸漸開始冷落謝安?;敢翞榇撕苁遣黄?。在一次宴會上,桓伊為晉孝武帝演奏一曲悲歌《怨詩》,詩中唱道:“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dú)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逼洹奥暪?jié)慷慨,俯仰可觀”,使晉孝武帝甚有愧色,謝安也為之動容。
《梅花三弄》典故里的另一位主角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王徽之曾任車騎將軍桓沖手下的騎兵參軍一職。一次桓沖問他:“你在哪個官署辦公?”他回答:“不知是什么官署,只是時常見到牽馬進(jìn)來,好像是馬曹?!被笡_又問:“官府里有多少馬?”他回答:“不問馬,怎么知道馬的數(shù)目?!被笡_又問:“近來馬死了多少?”他回答:“未知生,焉知死?!?/p>
王徽之的答復(fù)幽默詼諧,但都有來處。西漢時丞相府曾設(shè)馬曹,但東晉時軍中并無馬曹一職,王徽之為顯示自己率性超脫,不理俗務(wù),故意說成馬曹。后來,宋代陸游曾有“文辭博士書驢券,職事參軍判馬曹”的詩句,說的就是王徽之這一段典故。上述對話中“不問馬”,來自《論語·鄉(xiāng)黨》,原是說孔子的馬廄失火,孔子“不問馬”,只問傷了人沒有?!安恢芍馈币痪鋭t來自《論語·先進(jìn)》,原文為:“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蓖趸罩鸱撬鶈枺钊伺醺?,但句句有來歷,其應(yīng)變之妙,學(xué)問之深,令人佩服。
桓伊既敦和又風(fēng)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jī)緣。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dǎo)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據(jù)說明清金陵十里秦淮河上,《梅花三弄》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曲之一?!睹坊ㄈ穾缀醭闪艘郧鼗窗似G為代表的名妓們的必修科目。槳聲燈影里傳來陣陣清笛聲,為當(dāng)時一佳景。秦淮河甚至誕生了“停艇聽笛”、“邀笛步”等人文景觀。
1972年作曲家王建中將古曲《梅花三弄》改變?yōu)殇撉偾?,其表現(xiàn)主題為毛澤東的詞《卜算子·詠梅》,即“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姜育恒演唱過一首流行歌曲《梅花三弄》,也是取自古曲,歌詞這樣唱道:“紅塵自有癡情者,莫笑癡情太癡狂,若非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從通俗歌曲的角度來看,也算得上是一首佳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