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五月結束的國家大劇院歌劇節(jié)上,中國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又一次幸運地與世界著名歌唱家多明戈,共同演繹了威爾第歌劇《納布科》中納布科的角色。這不禁讓人記起十多年前,袁晨野與多明戈大師的第一次合作——1996年3月,在肯尼迪藝術中心為慶祝多明戈擔任華盛頓歌劇院藝術總監(jiān)的慶典音樂會上,剛剛獲得第十屆柴可夫斯基國際聲樂比賽金獎的袁晨野,應邀與多明戈同臺演唱威爾第的歌劇《唐·卡洛》中的二重唱和柴可夫斯基的歌劇《黑桃皇后》中的詠嘆調。同時,因為多明戈的推舉,袁晨野又受克林頓總統(tǒng)及夫人的邀請參加在白宮舉行的慶典活動,并被邀請赴美深造……從此,星路一帆風順。
可以說,多明戈是袁晨野藝術之路上的一顆福星。轉眼十七年過去,已過七旬的大師寶刀不老,依然活躍在歌劇舞臺,從男高轉為男中,和袁晨野不謀而合,又共同飾演同一角色。而此時的后輩,已然是當今中國歌劇舞臺上最活躍、最出色的男中音歌唱家之一。
改寫柴可夫斯基聲樂金獎記錄的東方人
在大連海邊長大的袁晨野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父親是少年宮的音樂創(chuàng)作教師,母親是少年宮的聲樂教師,1980年到1982年間,袁晨野開始在大連少年宮學習手風琴,在綜合音樂班學習樂理、聲樂和作曲,1982年進入沈陽音樂學院附中,198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
與很多東北籍的男歌唱家一樣,袁晨野天生嗓音醇厚,中音區(qū)結實飽滿,聲音中又不失東方人的抒情性和難得的歌劇演員必備的戲劇表現(xiàn)力。因此,剛剛畢業(yè)的他就多次在國際大型聲樂比賽中獲獎。1992年贏得“太平洋之聲”國際比賽的大獎;同年獲得首屆全國歌王歌手大賽美聲組“歌王”的桂冠;1993年獲得第十屆東京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1994年,以聲樂比賽第一名的成績改寫了自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設立聲樂獎項以來從未有一位亞洲人獲得金獎的歷史。時隔僅一個月,他又獲得第三屆芬蘭米尼亞姆·海林國際聲樂比賽金獎。1996年旅美前,袁晨野已經是中央歌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直屬藝術表演團體演員應聘資格評審委員、文化部優(yōu)秀專家、中國音協(xié)會員、全國青聯(lián)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赴美后,他先后在美國皮博迪音樂學院及休斯頓大歌劇院歌劇培訓中心學習,之后又在1998年獲大都會歌劇院聲樂比賽最高獎;同年獲得休斯頓大歌劇院聲樂比賽的最高獎和觀眾投票第一名。
在國外多年,袁晨野不僅成為休斯頓大歌劇院的簽約歌劇演員,還應邀在美國、歐洲及亞洲各大歌劇院等演出的歌劇中擔任主角,演出包括《弄臣》中的里戈萊托,《唐璜》中的唐璜,《茶花女》中的喬治·阿芒,《福斯塔夫》中的福德,《波希米亞人》中的馬塞羅和舒納爾,《拉美摩爾的露其婭》中的恩里科,《浮士德》中的瓦倫丁,《卡門》中的斗牛士,《愛情的靈藥》中的貝爾科里,《丑角》中的西爾維奧,《外套》中的米凱萊,《奧菲歐》中的阿波羅,《奧爾明多》中的阿米達,《圖蘭朵》中的平,《薩維特里》中的死神,《小婦人》中的拜爾,《阿伊達》中的阿莫納斯羅,《假面舞會》中的雷納托,《拉美摩爾的露其婭》中的恩里科,《尼克松在中國》中的周恩來,中國歌劇《瑤姬傳奇》中的東海龍王(世界首演)以及《鬼雄》中的項羽。其中,袁晨野在近五十場的演出中成功塑造了十個不同版本的歌劇《弄臣》主角——里戈萊托,這個角色為他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歌劇演出之外,他同時與芝加哥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樂團、休斯頓交響樂團、巴爾的摩交響樂團、新墨西哥交響樂團、雅典交響樂團、莫斯科交響樂團、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交響樂團、舊金山歌劇院交響樂團、華盛頓歌劇院交響樂團等世界著名交響樂團和指揮家合作,獨唱演出遍及世界各地。2001年,由他擔任主角之一的歌劇《小婦人》在美國公共電視臺(PBS)播放,并由Ondine公司錄制成唱片向全球發(fā)行。2002年,他在英國威爾士國家歌劇院新制作的歌劇《弄臣》中出演劇中主角,并在英國八個城市巡回演出。英國廣播公司(BBC)在慶祝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登基五十周年的系列活動中,直播了全劇的演出。2004年12月,袁晨野應美國前總統(tǒng)喬治·布什的邀請,在總統(tǒng)的家鄉(xiāng)休斯頓,為總統(tǒng)的雕像揭幕儀式演唱。《華盛頓郵報》曾評論袁晨野“有罕見的聲音,演唱充滿了樂感和智慧?!薄都~約時報》也稱贊他是“一位強有力的歌唱家”。休斯頓大歌劇院院長也預祝袁晨野“成為明日的一顆巨星”。
將七年藝術積累回報祖國的音樂赤子
七年后,袁晨野以一場“我的朋友——袁晨野獨唱音樂會”重新出現(xiàn)在國人面前。3月14日的北京國圖音樂廳,袁晨野為大家演唱了十幾首歌劇選段和藝術歌曲,從亨德爾的清唱劇《約書亞》選段到馬克·阿達姆1998年創(chuàng)作的歌劇《小婦人》的選段,涵蓋了從巴洛克時期到當代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的不同作品,充分展示了袁晨野全面的音樂修養(yǎng)和駕馭不同風格作品的能力,這是他在美國七年的收獲。觀眾在一次次“安可”中,再次表達了對歌唱家的熱愛。
再次聆聽袁晨野的聲音,藝術上的成熟不僅表現(xiàn)在對音樂更深刻的理解上,同時也體現(xiàn)在聲音塑造上的個性和豐富性。對此,袁晨野說這是他在美國學習的最大收獲。
“原來在國內時我唱歌很注意模仿世界聲樂大師的聲音,在休斯頓大歌劇院歌劇培訓中心學習以后,我的導師幫助我找到了適合我自己聲音的唱法,讓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聲音風格,同時開始注重對每首藝術歌曲或歌劇唱段內容的理解。威爾第有一句名言:歌詞,歌詞,還是歌詞。以前在國內由于語言障礙,唱外國經典曲目往往是拼著國際音標唱聲,其實不懂歌詞意思。來休斯頓通過上語言課、表演課……我現(xiàn)在唱一首歌,首先會理解歌詞的意思,理解之后再和音樂結合起來,通過自己的聲音表達出歌詞的意境和內容。”在歌劇培訓中心這幾年,袁晨野邊演出邊學習,國外得天獨厚的音樂環(huán)境給了他不斷成長的機會,而他自己對待藝術孜孜以求的認真和進取,又使他每一次進步都如同一次飛躍。每一次學習和實踐的收獲都豐富著他的內涵,積淀著他的修養(yǎng),然后外化出他更加完美的聲音。而在不斷實踐的舞臺演出中,一部部劇目的積累,又不斷開拓著袁晨野的藝術視野,挖掘著他歌劇表演上的潛能,使他在不同角色中磨礪自己,展示自己,實現(xiàn)著藝術上的升華。
這次回國演出,袁晨野實現(xiàn)了一個心愿——回到母校中央音樂學院任教。他說:“在美國的學習和演出,使我對國內教學的優(yōu)勢和不足、學生的長處和短處看得更清楚。我希望將我多年來在國外學習的心得、演出的經驗和文化的汲取,教授給國內學生,為國內聲樂人才的培養(yǎng)盡一份力,也回報祖國和母校對我多年的培養(yǎng)。”
2005年,袁晨野終于攜夫人許紅回母校任教。值得一提的是,在袁晨野的藝術生活中,許紅是知音,是伴侶,更是一面鏡子?!拔沂浅恳吧磉呑钣H近的人,每次晨野練好一首新曲目,我都是他的第一觀眾 。無論是音準、節(jié)奏、聲音,還是表演上、動作上,我都會用我的耳朵、我的眼睛告訴他我的感覺、我的意見。我希望自己成為他的一面鏡子,他能通過我看到自己的表演、自己的聲音,然后幫助他調整和修飾,不斷提高?!闭且苑蚱揲g心心相印的默契感覺,許紅的藝術指導為袁晨野的歌唱增加了亮色。
不可多得的中國歌劇界優(yōu)秀男中音
回國后的袁晨野,在從事教學的同時,依然活躍于國際歌劇及音樂會舞臺。他曾作為主要演員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春節(jié)歌舞晚會”、“文化部春節(jié)晚會”以及“新年音樂會”等各種大型文藝演出;擔任中國音協(xié)“金鐘獎”和央視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美聲組評委;為多部電視劇演唱主題曲。 2013年初,在“美麗北京——世界華人首席2013北京旅游新年音樂會”上,作為享譽世界的華人音樂家,袁晨野和迪里拜爾、范競馬、高參、沈文裕等著名藝術家為北京觀眾帶來一場古典音樂盛宴。而文化部2013春節(jié)電視晚會上一曲深情款款的《你好春天》,讓袁晨野的歌聲從舞臺到熒屏,一次次走進觀眾心中。
如今,中國歌劇舞臺開始進入復蘇期,無論西方歌劇經典中國版的制作還是國內原創(chuàng),都已經成為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大城市大劇院舞臺上的一道主菜。袁晨野的藝術生涯因此也進入一個新的高峰期。近兩年,他連續(xù)在國家大劇院原創(chuàng)的歌劇《山村女教師》《趙氏孤兒》以及國家大劇院版《弄臣》《卡門》《阿依達》中飾演重要角色。瀟灑帥氣的形象和聲情并茂的表演,使他與上海的廖昌永齊名,成為年輕一代中國男中音之最,被人稱為南“廖”北“袁”。他清澈、渾圓、舒朗、富有穿透力的聲音,細膩而豐富的音樂表現(xiàn)力,他的熱情以及他演唱時的傾心投入,又一次次,贏得了新的歌劇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