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鋼琴的即興伴奏中,分解和弦音是和聲的一種重要織體類型,應用很廣發(fā),在歌曲伴奏中,分解和弦伴奏很優(yōu)美、柔和、婉轉,在有的作品中僅僅用分解和弦構成,很多用于抒情性的歌曲中。
關鍵詞:分解和弦;即興伴奏;作用
鋼琴的伴奏音型是在伴奏中,和聲呈現的一種方式,三和弦則是最熟悉和最常用的和聲語言和和弦種類,它的基本形態(tài)包括:和弦式、分分解和弦式以及半分解和弦式。而分解和弦音型適用于抒情歌曲中,也適用于歡快的歌曲中。分解式和弦織體一般是指琶音式伴奏音型,即通過音區(qū)、伴奏等方面,按照各音排列順序走向,把和弦音進行各種各樣的變化。和弦音具有很強的抒情性,運用廣泛,一般情況下除了進行曲等特殊題材,都用運用和弦音。
1 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的特點以及基本形態(tài)
分解和弦音在彈奏的時候,具有清晰的音響效果,柔美抒情、流暢連貫,是一種以先后方式,按照某種有規(guī)律的組織形態(tài),演奏的和弦音伴奏音型。分解和弦音型是和弦音的分散形式,適合于和聲節(jié)奏緩慢、旋律悠長的抒情歌曲,如:潺潺的流水聲。在有旋律的伴奏中,一般是左手彈奏低音和分解式音型,右手則彈奏旋律,而左手的分解和弦要超過八度;而在沒有旋律的伴奏中,一般是右手彈奏和弦音三個或者四個,左手彈奏一個低音。分解和弦式音型由于不同的和聲連接圖式和不同的節(jié)拍等等,還可以運用很多形態(tài),如:《渴望春天》這首歌曲中,洋溢著天真爛漫的童趣,引用分解和弦音型配合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充分的反映出兒童對春天的思念,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音樂語言變得更加生動。同時為了表現出流暢連貫的抒情歌曲形象,和聲連接更加平穩(wěn)。[1]
2 分解和弦音型的拓展和特點
(1)聲部的拓展特點。在聲部層面上,為了使音域更加放寬,通常都是結合低音,為了使音響的伴奏色彩更加豐富,在不帶旋律的伴奏中,雙手共同演繹伴奏音型,使伴奏聲部的層次呈現立體,音樂具有更加鮮明的個性,利用單手彈奏的形式,演奏的手法也更加靈活自如。在低聲部,低音獨立的彈出,強調了低音的獨立性,并且為了擴大低音的音效,加入了五度和八度的音程,并且在伴奏中為了和旋律相呼應,還可以對低音進行線條性和節(jié)奏性的設計。如:《思鄉(xiāng)曲》中式一首深情婉轉的藝術歌曲,述說的是背井離鄉(xiāng)的哀愁,走受的分解、弦伴奏和右手抒情惆悵的音調相互配合,在中聲部具有節(jié)制的波浪舒緩柔和的起伏,為了使音樂呈現出深沉的效果,加入了低音,充分的表現了對親人、家鄉(xiāng)以及祖國的思念之情。
(2)形態(tài)的拓展特點。在分解和弦音型的基本形態(tài)基礎上,由于和弦音不同的順序,其進行形態(tài)的拓展是通過改變和弦音的演奏方法、順序方向以及節(jié)奏等等手段。產生了不同形式的波浪線條,從而通過兩種不同的演奏出不同的音樂形象,即:連奏和斷奏。同時也具有了不同的聽覺效果。而通過長短音符的多種結合,不同的節(jié)奏變化又使伴奏音型的音樂變現里更加豐富細致。多元化的形態(tài)拓展增強了伴奏音型的藝術表現力。如《科學的春天來到了》是3/8的節(jié)奏是一首活潑輕快的樂曲,音樂流暢歡快,利用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音型,在伴奏音型的流淌中,產生了波浪翻滾的伴奏效果,不斷地提升了歡樂的情緒。
(3)技術的拓展特點。針對演奏技術的特點,分解和弦音性在伴奏音型的基礎上,在一定的演奏技術支持下,為了使伴奏音型更加具有藝術感染力,把相同的音型做縱向和橫向的重疊。在很大的程度的施展上,這種拓展方式的鋼琴音具有色彩明亮和音域寬廣的特點。為了使伴奏音型的音區(qū)得到擴展,分解和弦音型的技術層面要橫向延伸,和弦的鏈接和轉位要表現出宏大和激情的氣勢。在演奏的時候關鍵要靈活跑動、快速轉換手指以及手腕的連接等等。如:《長城永在我心上》表達了中華兒女對華夏故土的眷戀之情,對長城的向往贊美之情,伴奏音型采用了分解和弦的橫向延伸,在低音區(qū)和中音區(qū)之間,長段的十六音符快速的流淌,音效激動緊湊,旋律部分擴展成八度和弦音,展現了滿心的自豪和向往,增加了力度。[2]
3 分解和弦音型在即興伴奏中的作用
(1)具有突出、陪襯的作用。在鋼琴的即興伴奏中,分解和弦音具有突出陪襯主旋律的作用,如:《燕子》的曲調優(yōu)美,旋律抒情流暢。為了給人們一種細膩、柔和、清晰的感覺,采用了具有色彩性的和聲進行主調音樂的對比,在全曲中貫穿了琶音分式伴奏音型,并且以七和弦突出主旋律根據歌曲的風格個性,抒情性歌曲伴奏比較靈活的配置了和聲,具有多樣性的手法,細分了伴奏節(jié)奏,充分地展現了歌曲的情愫意境。并且根據和聲色彩的變化,采用了琶音伴奏手法,突出了主旋律濃厚的背景和氣氛。而琶音分解和弦平穩(wěn)的節(jié)奏音型隨著旋律的上揚,發(fā)生了織體上的變化,上下行的琶音把歌曲推向了高潮,充分地展現出歌曲輕盈充實的內容,很好地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美好的渴望。
(2)烘托背景的作用。在鋼琴即興伴奏中,分解式和弦伴奏具有烘托背景的作用。如:在《我的祖國中》在織體的上方聲部,更加突出了歌曲的主旋律,當重復主旋律的時候,加以伴奏織體的表現力,更增添了旋律色彩。使這首歌曲更加富有優(yōu)美的旋律和抒情性。為了更好地描繪祖國河流波浪翻滾的壯觀場面,第一句采用了明亮開闊的起句,第二句采用了平穩(wěn)、悠揚的承句,描繪了祖國田野稻花飄香的優(yōu)美景色,同時也采用了后起拍上行分解和弦伴奏織體,更好地突出了主題,使伴奏更加豐滿。
(3)具有增加歌曲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的作用。在鋼琴即興伴奏中,分解和弦音具有增加歌曲表現力和感染力的作用。如:《我親愛的爸爸》中,伴奏者要隨著演唱者的自由發(fā)揮,脫出旋律,根為了豐富創(chuàng)造織體,據音樂形象的發(fā)展、旋律的配置和聲,充分發(fā)揮鍵盤的音色和音域特點。采用了降A調式,為了增強歌曲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流動性等左手運用了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充分的表達了和死者侄兒生死不渝的感情,前奏式表現了清純美麗的少女形象,上下行分解和弦伴奏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了整首歌曲的情感,具有抒情性的感染力,曲調具有簡潔的結構,節(jié)奏平穩(wěn)安靜,微微起伏,把握住了人物的內心情感,使歌曲更加動情。[3]
4 總結
綜上所述,在鋼琴的即興伴奏中,分解和弦音型決定著其藝術效果。因此要根據作品的感情、風格以及結構,設計和選擇伴奏音型。
參考文獻:
[1] 陳帆.試解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中易出現的幾個難點[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04).
[2] 李杰.淺談彈好聲樂歌曲即興伴奏的幾大要素[J].成功(教育),2011(04).
[3] 魏真.論分解和弦音型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作用[J].才智,2011(03).
作者簡介:于琳(1985—),女,河南信陽人,大學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