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丁西林作為我國現(xiàn)代喜劇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其獨幕喜劇以其獨特的喜劇客體及藝術表現(xiàn)形式實現(xiàn)“會心的微笑”。其藝術成就對于我們在創(chuàng)作幽默喜劇時,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丁西林;獨幕喜?。粫牡奈⑿?/p>
喜劇是以笑為特征,笑為特殊功能的一種藝術樣式。丁西林作為我國現(xiàn)代喜劇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其獨幕喜劇的成就,使他被人們稱為“獨幕劇的圣手”。他在喜劇藝術上取得的成就已經獲得了普遍贊譽。其創(chuàng)作對于我們在創(chuàng)作幽默喜劇時,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
1 丁西林獨幕喜劇客體的特點
丁西林曾在《<孟麗君>前言》中強調,“喜劇是一種理性的感受”,是“必須經過思考,根據(jù)觀眾各人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演員的表演,而和劇作家發(fā)生共鳴”;“喜劇必須有味”,能“使人發(fā)笑”,引起“會心的微笑”[1]?!皶摹奔搭I會別人沒有明白表示的意思,是欣賞主體在觀劇時對創(chuàng)作意蘊的心領神會,是劇作家與觀眾通過舞臺演出在心靈上的形成的溝通無暢?!邦D悟”與“會心”都需要欣賞主體以其理性的思考,實現(xiàn)與劇作家的溝通。這一“會心的微笑”是作家長期藝術實踐的總結。
在喜劇世界中,“客體是形成喜劇意識的基礎和依據(jù)?!?sup>[2]當喜劇客體具有“矛盾性”、“反常性”、“無害性”時,它才能更好地承載喜劇意識,[2]使觀眾發(fā)出“會心的微笑”。
在丁西林的劇作中,無論是反映現(xiàn)實生活還是重塑歷史傳說,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承載著作家對人與社會的反思及其審美理想。丁西林早期的6個獨幕劇,劇情簡單,其劇中人物雖均為知識分子或城市市民等一些小人物,然他們健康而美麗,溫和而幽默。他們熱愛生活,面對生活的種種尷尬,總能憑著自己的機智巧妙地化解,在平淡的生活中激起一絲波瀾,增添幾分情趣。
在創(chuàng)作中,丁西林 “無事”生事,卻賦予劇本以特有的喜劇興味?!盁o事”生事,即劇作家在編劇時,以其獨特的理性思維賦予喜劇客體以“矛盾性”、“反常性”、“無害性”。如《北京的空氣》中,主人身份與“偷”聽差的煙這一行為的矛盾與反常,常規(guī)生活中是主人教聽差應該怎樣的小氣,而這一劇中是聽差教主人應該怎樣的大方。又如《親愛的丈夫》中黃鳳卿的男性身份與他作為“任太太”身份的矛盾,同時也是男性扮作人婦的反常。這種“矛盾性”與“反常性”在丁西林的喜劇中比比皆是,并且往往在矛盾中透出反常,在反常中表現(xiàn)矛盾。這種特點事實是對丁西林作為一個物理學家的理性思維的折射。
“喜劇性不協(xié)調造成的矛盾應該是無害的?!本唧w表現(xiàn)為“事件結局的非傷害性”或“人物超然于失敗之上的態(tài)度”。[2]在丁西林的作品中,其無害性則主要表現(xiàn)在丁西林的皆大歡喜的結局以及戲劇人物對人生的豁達與寬容。丁西林在解決戲劇沖突時,往往別出心裁地建構了一個雙贏的結局,沖突的一方以“欺瞞”的手段,贏得了兩方的自足。如《北京的空氣》中,主人“偷”聽差的煙,既解了煙癮之急,又給老趙留了面子。在《壓迫》中,男房客與房東太太的沖突激化,最后因女房客主動冒認作家眷而租到房子;房東太太也將一年多未租出去的房子租給了“有家眷”的房客。這種“雙贏”是丁西林對人生完滿的追求,同時也帶著中國古典喜劇“瞞和騙”的大團圓的結構模式的影子。喜劇創(chuàng)作主體在進行喜劇創(chuàng)作時,可通過對客體的“矛盾性”、“反常性”、“無害性”揭示,主動將其審美理想、愛憎褒貶蘊涵于客體中。當觀眾看到客體的矛盾與反常爆發(fā)出笑聲,這往往意味著他們對創(chuàng)造主體喜劇意識的接受。
2 丁西林獨幕劇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藝術源于現(xiàn)實。要將現(xiàn)實中的喜劇作為“笑的藝術”呈現(xiàn)于舞臺,使觀眾在藝術欣賞過程中認可并接收主體戲劇意識,還有賴于創(chuàng)作主體的智慧及其對現(xiàn)實的理性思考?!跋矂∫庾R是人類智慧的確證,智慧是產生喜劇意識的必備條件?!?sup>[2]丁西林的這種智慧及理性思考主要體現(xiàn)在其對獨幕劇語言和修辭的駕馭能力上。丁西林喜劇的幽默意境主要是通過違逆語言常規(guī)、修辭手法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
在《三塊錢國幣》中,為了一個花瓶,吳太太欲將李嫂逼入絕境,好打抱不平的楊長雄為伸張正義,與吳太太爭吵了起來。在這過程中,吳太太與楊長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辯論作為該劇的主干,以反語和奇論為主要手段,形成了不同思想和立場的碰撞,從而產生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喜劇沖突效果。
同時,丁西林還多次運用具有雙重含義的修辭格,如比喻、反語、雙關?!兑恢获R蜂》中,吉先生分別將舊式女性和五四運動洗禮的新女性比喻成八股文、白話詩,貼切巧妙,俏皮幽默。在吉先生要向余小姐求婚時,卻正話反說讓余小姐一同陪他不結婚。丁西林的這種話語形式及修辭,成功地保證了其獨幕劇的幽默品格,也為后來的劇作家提供了一種語言范式。
3 丁西林喜劇的接受
觀眾的笑是在瞬間頓悟中爆發(fā)出來的,這種爆發(fā)是欣賞者以自己的學識和經驗作為評價標準,通過一定的審美距離,觀照反常的喜劇客體,頓悟到對象的不協(xié)調,由此而爆發(fā)出來的喜劇性的笑。這種“頓悟”的笑與丁西林“會心的微笑”是一脈相通的。丁西林在喜劇創(chuàng)作中,時時追求著一種“會心的微笑”。然而,在時代主潮的沖擊下,“會心的微笑”在當下顯得異常艱難?!毒坪蟆吩诙甏⒆u東南,然三十年代初的第四次演出慘遭敗北。這敏感地傳遞出一個信息:“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幽默喜劇也應及時的調整其喜劇節(jié)奏與美學風格?!?sup>[3]
丁西林與觀眾的溝通的艱難,他那溫和柔婉的幽默喜劇與時代審美需求的矛盾,促使了他自覺地將自己納入時代主潮,一度贏得了觀眾“會心的微笑”。《妙峰山》作為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既滿足了他對“會心的微笑”的追求,又符合抗戰(zhàn)時期的審美需求。丁西林對時代主潮自覺地靠攏同時,其劇作獨特性因素也在逐漸消融。作為戲改先行者,其后期的創(chuàng)作除了話劇《孟麗君》取得較高成就,其余作品基本消融了他在新中國成立前的創(chuàng)作個性。作家個性的消融無疑是致命之傷。丁西林在后期的創(chuàng)作雖與時代“共名”相行而走,然而卻不能引起欣賞主體的共鳴。從現(xiàn)有研究情況看,丁西林喜劇作品的社會價值和美學價值越來越受學者肯定?;蛟S,正如《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中所說的“丁西林的劇作更具有某種‘超前性’,他的作品幾乎一出現(xiàn),就遭到了種種誤解與隔膜的批評:這都是具有‘實驗’意識的自覺的藝術家必須付出的代價?!?sup>[4]
參考文獻:
[1] 丁西林.《孟麗君》前言[A].丁西林研究資料[C].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6:68.
[2] 蘇暉.西方喜劇美學的現(xiàn)代發(fā)展與變異[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43,15,44-49,43.
[3] 胡星亮.中國現(xiàn)代喜劇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30.
[4] 錢理群,等.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137.
[5] 丁西林.丁西林劇作全集[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
[6] 孔慶升.丁西林研究資料[C].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6.
作者簡介:王飛燕,福建龍巖人,福州海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戲劇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