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騎自行車去大堤春游。車筐里裝滿了新鮮的水果,我一路哼著歌兒,滿懷的興奮與激動,這可是我第一次騎車上街??!
臨近東門菜市場的時候,意外發(fā)生了。只聽一聲悶響,車胎破了。我忙使勁地用腳亂蹬,試圖不讓自行車倒下去。可惜,天不遂人愿,連人帶車倒了下來,水果“咕嚕咕?!钡貪L落一地。我的腳被一塊玻璃劃傷了,滲出許多小血珠,瞬間就變成一條“小河”,源源不斷地往外流。鬧哄哄的菜市場里,竟沒有人瞟我一眼。我捂住傷口,陷入了絕望。
大概是我叫得太慘烈,一位老爺爺小跑過來,扶起我,慢慢地向一個鞋攤走去。那是一個很破的小攤,一張價目表,一只裝滿工具的鞋盒,三張小竹凳,就沒有其他東西了。他慢慢地將我從他的手中放開,推來一個凳子,讓我自己能坐下來。隨后,他又從鞋盒內找出一張補鞋用的皮革,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地剪著。我不禁納悶:他怎么一直不說話?
正想著,那雙靈巧的手停了下來,一段段細長細長的皮革呈現(xiàn)在我面前。他取出一條,又拿出一張衛(wèi)生紙。他走了過來,半蹲著,輕輕抬起我的腳,用衛(wèi)生紙緩緩擦去血跡,墊在傷口處,再迅速用那張皮革為我包扎起來。他的動作那么嫻熟,就像醫(yī)院里的護士細心地為病人治療一樣。包扎完畢,我竟然覺得不疼了。我感激地說:“謝謝您!”他放下我的腳,抬起頭來望著,那眼神里露出一種慈愛,像一位父親正深情地望著他的女兒一樣。
他沒有回答我,只是寬厚地一笑,又走過去,將我的水果拾起,仔細擦去灰塵,裝進了一個塑料袋里。然后他扶起倒地的車,將塑料袋裝入車筐,推著它來到了小攤。
他又忙著幫我修理自行車了。到這時我才看清他的樣子:這是一個瘦削的老漢,滿頭白發(fā),穿著一件深藍色的工作服,一條洗得發(fā)白的褲子……看著他“乒乒乓乓”地修理著我的自行車,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終于,車修好了。我掏錢給他,不料,他擺擺手,又寬厚地一笑。我拗不過他,道了謝,推著自行車走了。
后來,我聽別人說,他是一個啞巴。我不覺怔住,他那寬厚的一笑又浮現(xiàn)在我腦海,揮之不去。老爺爺,謝謝你,謝謝你那充滿真情的沉默!
指導老師 梁 玲
[閱讀賞析]
這篇作文的構思比較巧妙,值得推薦。
小作者騎自行車摔倒在菜市場,并且受了傷。許多路人視而不見,“竟沒有人瞟我一眼”,倒是遠處的老爺爺“小跑過來”施救。這是第一重對比。老爺爺救治很認真很仔細,也很有效,但整個過程他都不說一句話,原來他是一個啞巴。老爺爺雖然是殘疾人,但心靈手巧,品德高尚,這是第二重對比。還有一重對比更為重要,那就是小作者開始時面對冷漠的看客,“陷入了絕望”,而最后面對老爺爺?shù)臒o私幫助,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愛。這種對比是情感的升華,尤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