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師生關系發(fā)生根本轉變的現(xiàn)代信息社會,威權已不再是作為教師施行教育的武器和法寶,個人魅力才是獲取教學成功的核心和關鍵。本文著重分析思想政治教師魅力對課堂有效性的重要價值,并闡述了個人魅力塑造與修煉的途徑和方式。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 教師魅力 課堂教學 有效性
課 題:本文為湖北省職教中心研究課題。課題名稱:《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研究》。課題編號:G2012C062。
一、教師魅力的內涵
著名詩人普拉斯說過:魅力有一種能使人開顏、消怒,并且悅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質。它不像水龍頭那樣隨開隨關,突然迸發(fā)。它像根絲巧妙地編織在性格里,它閃閃發(fā)光,光明燦爛,經(jīng)久不滅。“魅力”是什么?從詞源上說,魅力一詞源于希臘語,原意是神圣天賦。后來基督教會用它來描述寓含于上帝之中的圓融的品性。比如健全、智慧、預見力。20世紀初,這個詞被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用來說明某些政治革命家身上的那種超越群倫的個人力量。概括地說,魅力是由人的綜合素質產(chǎn)生并能夠吸引他人的一種感召力量。教師魅力就是學生基于教師的吸引力、影響力和感染力而產(chǎn)生的對教師的一種積極情感,如喜歡、欽佩甚至崇拜,以至希望自己今后成為那樣的人。教師魅力是一個綜合系統(tǒng),包括人格魅力、學識魅力、教學魅力、語言魅力、儀表魅力等方面。教師魅力具有場地效應,能對學生產(chǎn)生向心力、凝聚力、感化力。教師魅力就是一種強大而持久的教育力。
二、思想政治課教師魅力對課堂有效性的重要價值
1.能順利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培養(yǎng)“四有”新人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思想多元,網(wǎng)絡泛濫的時代,大學課堂政治教育開展得略顯艱難。溫家寶總理曾告誡大學生要做仰望星空的人,但在培養(yǎng)高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高職院校,由于辦學的取向不同,培養(yǎng)的人才強調技能型,學校對學生政治素質的培養(yǎng)只是附屬,處于薄弱地位。在課程設置上,專業(yè)實習實踐時間過多,理論授課有時不能正常進行。多數(shù)學校開設思政課是由于形勢所迫。從學情看,高職生的特點是普遍個性、自由、新潮、功利、現(xiàn)實、缺少理想抱負,欠缺精神追求,對專業(yè)學習都不太上心,更不用說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了。他們多數(shù)認為思想政治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洗腦課,不當回事。從我們對近十所高職院校做的近千份調查問卷的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喜歡思政課多半是因為教師的魅力所致。這說明,思政教師若缺少個性魅力就無法很好地達到思政教學目標。或者說在政治思想理論難進高職生頭腦的今天,特別需要思政教師具有更高的綜合素質與個性魅力,才能保證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在學生頭腦中的確立。
2.能順利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有利于課堂管理
教師擁有個人魅力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會產(chǎn)生如下積極效應。第一,激發(fā)學習興趣。教師的個人魅力常常是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的重要媒介。有學習興趣,師生就能共享教學的樂趣,課堂自然充滿生機。第二,師生關系良好,教師則充滿愛和激情,能夠全身心投入教學情境,開放思路,擴充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習得知識的同時,人格得到潛移默化,性情得到陶冶,思想變得豐富。第三,有魅力的教師在課堂管理上不用挖空心思。心理學家西伯曼曾將教學情境中的師生關系分為友好型、關懷型、冷淡型和拒絕型四種,有魅力的教師能藝術地協(xié)調好與各種類型學生的關系,通過個體的認同和對團體的吸引,成功克服課堂管理中的對立和消極情緒。
3.深刻影響學生的人格和終生發(fā)展
古往今來,對教師的要求一是“學高”,二是“身正”?!吧碚钡暮x是要求教師自身須有健全的人生觀及良好的行為模式。教師是楷模,盡管學生大多成年,由于教師的特殊地位,學生依然還會模仿教師言行,尤其是他們認同的東西。重要性在于,思政課不同于其他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程,它涉及學生政治素質的培養(yǎng)、思想境界的提升、理論的累積,這些知識和素質正是學生今后立足社會的基礎。高職思政課內容對學生有一個總體人生觀的構建,而這個時期正是他們觀念的最后可塑期,盡早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良好的行為模式是他們在大學期間的重要任務。因此,思政教師的人格和素養(yǎng)將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他們未來的人生道路和走向,包括他們怎樣看待社會,看待自身與社會的關系,或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三、思想政治課教師魅力的塑造與修煉
1.高尚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思政教師的人格魅力體現(xiàn)為: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淵博的知識和較強的綜合職業(yè)技能,高度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對學生的信任和寬容等。其中德行是人格的靈魂。尤其在當今社會日趨功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盛行的環(huán)境中,思政教師更要堅持好職業(yè)操守,守護好自己心靈深處的凈土。做到忠于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富有正義感,胸懷博大,無私奉獻。在美國民眾中曾有一項關于理想的好教師的調查,其中提到:一個好教師看中的并不是酬勞而是內心的愉快。它其實強調的就是一種職業(yè)操守,一項對教師德行的
要求。
2.淵博的學識魅力
90后大學生思想活躍,勤于思考、知識面寬,且個性張揚,比較堅持自己未成熟的主張。思政教師如果沒有一定的學術能力與學術底蘊,就很難上好課,也很難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思政教師比起一般教師,在學識方面應具有更精深的專業(yè)知識、更開闊的人文視野和更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因為他不僅僅是授業(yè)解惑,更重要的是影響學生的思想和精神,因此,除了在理論上廣泛涉獵哲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歷史學、文學、法學、心理學等人文社科領域及一些自然科學知識外,還要在思想上與時俱進,關注國際國內形勢,社會熱點,走出去實踐,開闊視野。具備專業(yè)敏感度,無論何時何地,善于廣納信息作為教學資源。這樣才能在教學的天地縱橫捭闔,引領學生向高向遠。
3.獨具風格的教學魅力
第一,方法魅力。在美國關于好教師的描述是:一個好教師能告知他的學生關于許多問題的良好答案。但是最好的教師能夠不說話,而幫助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的答案;一個好教師是熱情親切的談論家,但最好的教師知道在學生想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思想時如何表示鎮(zhèn)定和忍耐;一個好教師是謙恭的,尊重年輕人的感情等,顯然這里談的是教學中啟發(fā)學生的方法和技巧。其實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已累積并創(chuàng)新了許多靈活多樣的教學法。比如當學生學習犯困時,我們通過游戲法、問題解答法、情景劇互動來解決;當課程內容枯燥時,采取讓學生收集資料、小組合作學習法應對;當有熱點或教育教學的關鍵事件時,采取討論法;有現(xiàn)實案例產(chǎn)生時,采取案例分析法??傊?,教師仿佛魔術師,要善于將教學內容多樣化地呈現(xiàn)出來,增強教學的吸引力。
第二,語言魅力。語言魅力是由文字、聲音質量、語氣、語速、情感、表情變化、眼神、手勢、優(yōu)美的肢體語言等匯集一起而成的最終效應。同一堆素材,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解讀和表述。“解讀”體現(xiàn)了專業(yè)能力,“表述”體現(xiàn)出語言能力。我們注意到,大凡成功的教學都在于教學語言的精心組織與選擇,而氣氛沉悶的課堂,又無一例外地表現(xiàn)為老師授課時的語調、語速、遣詞造句等平淡乏味。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他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說:“語言是率領人們沖鋒陷陣的統(tǒng)帥,是撥動人們心靈琴弦的樂師”。思政教師在講課中更要善于運用優(yōu)質的語言,情感和節(jié)奏,達到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目的。教師的語言魅力從何而來?它需要平時關注和學習生活,在語氣、語速、表情等方面有意識地訓練。從語言內在的質來看,要習慣積累優(yōu)美的辭藻,流行的詞語元素,并善于在教學里多運用莊語、婉語、諧語、智語,培養(yǎng)幽默的表達能力。
4.個性的儀表魅力
教師的儀表是指教師的服飾儀容、言談舉止、行為態(tài)度等一系列外在的形、神、體、貌特征,它是教師個人修養(yǎng)、學識等各種內在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和獨特風貌,是一個人德行、品格、氣質的自然流露。有魅力的教師大都很注意自身在學生面前的形象。客觀地說,教師注重儀表美既是對學生和職業(yè)的尊重,更是在通過向受教育者傳遞時尚與現(xiàn)代精神,直接給學生一個正確審美觀的導引。心理學認為,人與人的交流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傳遞信號,即視覺信號(Visuel)、聲音信號(Vocel)和語言信號(Voal)。這三種方式給人的印象各占的比例是55%、38%、7%。這說明,教師給學生的視覺信號很重要。事實也如此,講究外在美、儀表美、風度美的教師對學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學生的喜愛。這就要求教師在注重內在美的同時還要注重外在美。因此,教師在專業(yè)學習外,還要加強心理學、美學、禮儀學等知識的學習和研究,提高審美品位和審美情趣,成為學生全面的精神導師。
參考文獻:
[1]楊姍.師生關系與課堂管理[J].考試周刊,2011(5).
[2]程晉寬.中日美教師形象的比較[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6).
[3]楊衛(wèi)勝.教師課堂語言魅力淺探[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08(3).
(作者單位:湖北生物科技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