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溝通是心靈的開放,再精巧的教學設計,再獨到的教育策略,如果遇上心靈無法向你敞開的學生,一切都會化為泡影?!敖逃记傻娜繆W秘也就是在于如何溝通?!蹦敲?,教育好學生,關鍵也在于溝通。
關鍵詞:教師與學生 溝通 教育
一、對溝通的認識
1.認識溝通的重要性
在筆者第一次踏上講臺的時候,那是一個離市中心20里地的偏遠技校。在報道的第一天,筆者接到的任務就是接手畢業(yè)班。望著胡子拉碴,比自己還高的學生,心里有些發(fā)憷。但沒有想到,筆者用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讓他們從心底里接受了我。
后來,在和學生熟得像朋友一樣的時候,他們告訴我,是老師那句話滿足了他們學習技能的迫切心愿。那句話極為普通:“從今天開始,我將用我的努力和大家快樂地度過365天,直到你們踏入社會?!蹦贻p的筆者愛說愛笑,從學生到老師,身份的轉變并沒有讓自己忘卻學生時代的興趣與愛好。筆者喜歡和這群比自己還高的學生談論人生、理想、追求的動力、學習的快樂。這一切對他們而言是新鮮的,是喜悅的,因為在我們的交流中,他們感受到了被尊重、被理解的幸福,嘗到了學習知識之外的快樂。所以,“你要打開人家的心,你就先得打開自己的;你要在自己的心里容納人家的心,你先得把自己的心推到人家心里去?!?/p>
2.學會用智慧與學生溝通
從教20年來,筆者一直幸福在與學生溝通的快樂中,也一直慶幸自己最初踏上講臺的一剎那,首先學會的是懂得溝通的重要。這些年來,也曾有過因溝通不善而給自己的工作帶來障礙的經歷,這溝通不善可能是因為耐心不夠,可能是缺乏溝通的技巧,也可能是因為措辭不當?shù)鹊?。他人的溝通不當也曾帶給我們許多啟發(fā),讓我們明白一顆受了傷的心,一輩子就像核桃一樣僵硬,一樣布滿深溝。所以在處理有關學生的事情時,我們不管有多急的事情,都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
這樣才能學會用智慧與學生溝通,有了走進學生內心世界的機會,能夠做到“慢教育”給予學生成長的機會,懷著寬容與賞識的心等待學生的成長。
二、怎樣和學生溝通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在面對學生形形色色的問題時,最重要的是心態(tài)要平和,不管是涉及孩子還是自己,學生在處理問題時總是習慣用主觀感情主宰一切,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冷靜地思考,并客觀地認知。
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一個人占據(jù)所有,幾乎成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爭強好勝也成為其性格的特征之一。如要強使他們的認真度提高,變得更可愛、更出色,那當然是好的,但是如要變成了較真、偏執(zhí),對自己苛求過多,則會導致人生過于沉重。
這個階段的學生很容易因為一點點小事鉆牛角尖,我們需要做的是引導他們正確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客觀地評價自己的付出,能夠為自己的收獲做正確的歸因。做一件事情就要盡全力,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盡力以后,若不能成為第一,就坦然地充當?shù)诙荒軗碛袀ゴ?,就甘愿靜守平庸,用輕松的人生規(guī)則主宰自己的快樂。
我們要引導他們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享受美,而不是盯著完不成的極限、遙不可及的夢想折磨自己,在自我的渴求中抓狂、迷失,甚至沉淪。每一個孩子在遇到成長過程中難以駕馭的困難時,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埋下后患。
因此,教師應該特別關注班里那些寡言少語的學生,去耐心地與他們交流,努力給他一個對他的人生有幫助的引導。方法有很多,可以采取故事引導法、感受解讀法、正向激勵法等,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個體采取不同的方式。
教育是一種有延續(xù)的行為,一日為徒,終生對其都有一種責任和義務,所以,我們要時時保證與學生溝通交流。然而,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即使是有助于他們成長的交流溝通,也要考慮好如何跟他們說,才能讓他們更容易接受。說多少不重要,關鍵是他們能聽進去多少,聽進去的又有多少能夠成為他們生命的催化劑。
正如斯賓塞要傳達給我們的一個深刻道理:愛,我們人人都有,但愛和有目的的教育,則需要一些耐心和技巧,有時甚至是令人發(fā)笑的機智或多少有些令人不快的克制。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qū),就是把教育僅僅看做是教師在莊嚴的教室中進行的苦行僧式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孩子的交流溝通。
(作者單位:濟南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