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印加古國秘魯?shù)娘嬍程厣怀隽恕按蟆迸c“怪”。來到首都利馬,我們吃的第一餐就讓人打飽嗝。
“巨無霸”火雞腿堡
八點鐘的利馬街頭,一家火雞腿堡店門前排著長龍,很多人在焦急地等待購買早餐。人氣如此高漲,看來這雞腿堡一定與眾不同。可當(dāng)雞腿堡放在面前時,我與同行的友人都看傻了,這份量也太大了,堪稱“巨無霸”。一只整火雞腿肉夾在漢堡里,這只是秘魯早餐的一部分,還有一盤烤肉、幾個面包、血腸。每個秘魯人的桌前都堆得像小山,別擔(dān)心,他們會輕松消滅光。我們是“早飯吃好”,人家是“早飯吃飽”。另外,像牛肉粥里的牛肉不是碎粒而是大塊肉,秘魯包子大到用東坡肉料、大似蓮子的玉米來當(dāng)餡。以大為榮,這是秘魯美食給我的最初印象。
解渴圣品“紫玉米”
玉米在秘魯人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古印加語中秘魯就是“大玉米”的意思。知道秘魯?shù)膰耧嬃鲜鞘裁磫幔俊白嫌衩字?。其做法是將采摘下來的紫玉米,配上肉桂、鳳梨一起熬煮成汁。利用的是紫玉米的顏色、肉桂的香氣、鳳梨的甜味。煮好的紫玉米汁顏色如紫葡萄,味道可口,炎炎夏日,一杯紫玉米汁既能解渴降暑,又能強(qiáng)身健體。這紫玉米比不上咱們吃的“黃金玉米”,口感稍差,因此,不適合吃,而適合做飲品。另外,紫玉米還有超強(qiáng)的防癌功效,怪不得特受秘魯人喜愛。
火烤卵石做大餐
在秘魯有一道歷史久遠(yuǎn)的傳統(tǒng)美味,“帕恰曼卡”,它是由兩個印第安詞語組成,翻譯過來就是“大地之鍋”的意思。這道菜要用到石頭,先在地上挖出一個大坑,鋪上揀好的卵石用火烤熱,炙烤時間大約為四五個小時,石頭的溫度才夠好。然后在石頭上放上各種肉類、土豆、木薯、玉米、豌豆等食物,再鋪上芭蕉葉,蓋上一個厚厚的大苫布,最后再蓋上一層泥土。再經(jīng)過兩三個小時的炙烤,就大功告成了。做菜時,男人們負(fù)責(zé)挖坑、挑揀石頭和炭火,女人們負(fù)責(zé)腌制肉類、準(zhǔn)備各種調(diào)料,孩子們包玉米粽。食物烤好后,人們圍坐在一起吃剛“出土”的美味,其樂融融。
“老鼠”當(dāng)美味
在秘魯人的燒烤大餐中,除了常見的食物外,還有老鼠。據(jù)說這種老鼠味美,肉質(zhì)比雞肉還嫩。不過,不要害怕,這是老鼠的遠(yuǎn)方親戚——“天竺鼠”??咎祗檬蠊艜r用于印第安人祭祀太陽神時吃的食物,只有印加王才能吃到,如今,尋常百姓也有口福了??局魄埃葘⑻祗檬筮M(jìn)行腌制,再用炭火燒烤,加特殊香料去腥,使其味道更鮮美。雖然有些殘忍,但卻是一道美味。
看不完、走不盡、嘗不夠,一路風(fēng)光、一路風(fēng)情、一路美食,盡在秘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