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半個美食家,每到一地,都會想方設(shè)法品嘗一下當(dāng)?shù)刈罹咛厣拿朗?。前不久,我到昌吉回族自治州出差時,在當(dāng)?shù)匦〕越殖缘搅嘶刈逵忻牟穗取磐肴凶?,總的感覺是吃起來不膩人且十分爽口。
據(jù)說,當(dāng)年林則徐被發(fā)配新疆,歷經(jīng)艱難過星星峽、哈密、木壘、奇臺、吉木薩爾,行至昌吉時,當(dāng)?shù)鼗刈迦颂氐鼐臏?zhǔn)備了“九碗三行子”,招待他們心目中的英雄。還有一個說法是,回族“九碗三行子”的待客習(xí)俗最初起源于回族先民征戰(zhàn)的歲月。原因是“九碗三行子”這種待客方式較為簡捷,征戰(zhàn)的將士只要下馬之后,洗凈雙手就可在草地上鋪一塊氈子或御寒的衣物,互相打招呼后圍席落座,短短幾分鐘內(nèi)就可品嘗到熱乎乎的美味。
“九碗三行子”的制作過程、擺法、上菜都很講究。一般要求盛放器具精致、色澤誘人、令人賞心悅目。尤其上菜時很有名堂,通常先上四個角的肉菜,稱之為“角肉”,然后再上四個邊的菜,其中對面的兩碗菜,名稱要對稱,叫“門子”。門子菜就是菜名要一樣,但花樣和原料可以有區(qū)別,它講究葷素、色彩、口味搭配。這樣要求的目的是增加菜的花色和品種,使菜品看上去更加豐盛。最后上中間的那碗菜,一般是放涼菜或是別的菜,規(guī)格高一些的會放雜碎湯或肉湯。
“九碗三行子”的菜都不用油炸或炒,其烹飪?nèi)坑谜?、煮、拌。菜的原料主要是牛肉、羊肉、雞肉以及白菜、豆腐、粉條、辣子、木耳、黃花菜、雞蛋、蔥花。幾乎每道菜都集中了煎、炸、炒、烹、調(diào)等各種手藝,顯示了回族最高的、最古老的烹飪技藝,這些技藝屬于回族的文化精品,九碗菜是同時在大蒸籠里蒸的,所以上菜速度很快。
“九碗三行子”不只是一道簡單的菜肴,如果取掉中間的菜,仔細(xì)看就是一個回族的“回”字,九在回族人的心目中,是個吉利的數(shù)字,當(dāng)平整的丈盤里盛著九碗三行子端上來時,其實已涵蓋了人們最樸素的祈愿:天下太平。這樣,菜肴中的文化味道也就隨著菜的香氣飄過來了。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現(xiàn)在的“九碗三行子”已融入了各民族飲食的特點,但不管怎樣變,菜肴的內(nèi)容花樣怎樣翻新,這道美味佳肴的擺法永遠都沒有改變過,人們吃的是秀色可餐的菜肴,品的卻是其樂融融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