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明星新聞出現(xiàn)在娛樂版以外的地方比較少見,而最近38歲的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的一則新聞卻占據(jù)了許多媒體的頭條位置。朱莉自述有乳腺癌家族史,因攜帶有突變的基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分別高達87%和50%。為盡可能降低風險,她做出了預防性雙乳腺切除的決定,并在切完乳腺后完成了乳房的重建,使患乳腺癌的幾率從87%降到5%以下。
這一消息引發(fā)國內(nèi)網(wǎng)友熱議。但無論是技術(shù)上的贊成者還是反對者都承認,這件事有一個很重要的正面作用,就是讓更多女性因此更加關(guān)注自己的家族病史。
全世界每年約有120萬婦女患上乳腺癌,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最終死于乳腺癌。近年去世的女演員李媛媛、陳曉旭、李婷,都是因為乳腺癌而英年早逝。
因此,重點不在于朱莉做了手術(shù),所以每位乳癌高風險的女性都要效仿她,她的可貴之處在于,作為好萊塢明星,為提高公眾意識而向外界公布乳房切除的消息,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朱莉用自己勇敢的舉動打破了公眾眼中對于性感女星“花瓶”的定義,美麗并不是錯,豐乳肥臀更不是錯,如何善用這份美麗,卻要看造化與個人心胸。
香港知名女作家西西曾在查出病變后寫了一本書叫《哀悼乳房》,書中談到:“中國人從來就是一個諱疾忌醫(yī)的民族,總把疾病,尤其是這種病,隱瞞起來,當成一種禁忌,到頭來,有病的不單是肉體,還是靈魂?!备淖冞@種狀況,須從正視和談?wù)撟銎?,因為敞開心靈和開放言說,不僅能有利提高公眾對此疾病的意識,更能加深人們對患病者家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