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
漠河的觀音山,供奉的是從海南三亞請來的南海觀音原身圣像。
觀音山位于大興安嶺北麓,平緩的山丘上,長滿了挺拔的興安落葉松。時值二月,正是隆冬季節(jié),觸目所及的,是一派莽莽蒼蒼的林海雪原風(fēng)光。在景區(qū)大門口下車,沿著林間的木棧道前行,兩旁白雪皚皚,林木聳然。十幾分鐘后,便可看到一尊高達(dá)10.8米的漢白玉觀音雕像,站立在坡頂花崗石鋪就的平臺上。觀音為三面一體,足踩金色蓮花,右手執(zhí)凈瓶,衣袂飄逸,妙相莊嚴(yán)。
從傳說中的“天涯海角”,到中國版圖最北端的漠河,一南一北,路途迢遠(yuǎn)。相同的宗教文化的紐帶,卻將兩地連結(jié)在一起。于是,大悲大慈的觀世音菩薩,挾帶著南海的惠風(fēng)法雨,跨越萬水千山,到這北國邊陲來普渡眾生了。
漠河,春秋時為東胡、山戎之地;兩漢時,屬烏桓、鮮卑之地;鮮卑即為東胡族余支,居住在黑龍江、西伯利亞和遼水流域一帶,西伯利亞即由鮮卑一音而來。隋唐時,契丹居室韋山,室韋山在漠河西南境,漠河一帶稱室韋國,當(dāng)?shù)夭孔宸Q契丹室韋??磥?,契丹室韋與居住在額爾古納河邊的“蒙兀室韋”,在血脈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歷史演化至今,漠河已成為漢、蒙、回、滿、朝鮮、鄂溫克、鄂倫春、錫伯、土家等多民族雜居的地方,宗教信仰也呈多元化。當(dāng)?shù)卦甲∶裥欧畹乃_滿教,蒙古族信奉的喇嘛教,回族信仰的伊斯蘭教,以及由印度傳入的有漢地特色的佛教,在這里繁衍發(fā)展、和諧共處。這也不難理解,為什么南海觀音會不遠(yuǎn)萬里到此安身立命了。觀音山,也由此成為漠河的一個旅游景點。
正在觀音雕像前感喟,忽然眼前一亮:空中出現(xiàn)一道弧狀的異光,光呈黃綠色,其間夾雜著灰、藍(lán)、紫等色,似彩虹,又不似彩虹,弧形漸漸變成圓狀,尋一合適角度看去,恰好在觀音身后形成一個五彩斑斕的光圈。在熠熠生輝的絢麗光圈中,觀音菩薩似在頷首微笑,顯得那么慈和、雍容、端莊、圣潔!我?guī)缀醪桓蚁嘈抛砸训难劬?!佛光!北極光!我們看到北極光了!大家激動萬分,歡呼雀躍,引來其他游客的驚嘆、圍觀。聽當(dāng)?shù)厝苏f,此現(xiàn)象極為罕見,一年中至多一兩次。漠河是中國境內(nèi)唯一可以觀賞到北極光和極晝現(xiàn)象的地方。吾輩何幸,竟能在觀音像前瞻此奇觀!我下意識地看了一下表:2月24日10時15分。
約莫半個小時后,光圈逐漸變淡,慢慢消失了。
或許是觀音菩薩顯靈,或許是自然現(xiàn)象的輪回,對我們來說,都是此生難得的境遇。歸途中,大家意猶未盡,索性跳下沒膝深的積雪中,趟雪而行;更有甚者,在雪地上嘻戲打滾,玩起了雪仗,其樂難以言表!
胭脂溝
胭脂溝,又名老溝、老金溝。全長14公里,是額木爾河的一條支流,以盛產(chǎn)黃金聞名。
.胭脂溝從發(fā)現(xiàn)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這里的沙土已被篩淘過幾十遍,但到現(xiàn)在仍可淘到金沙,可見此處黃金儲量之豐富。清咸豐年間,漠河發(fā)現(xiàn)金苗,便有俄國人越江盜采,清政府令璦琿副都統(tǒng)派兵驅(qū)逐。光緒十四年(1888),北洋大臣李鴻章調(diào)吉林候補知府、二品大員李金鏞開辦漠河金礦,獲金甚巨。一時間,大量礦丁涌入溝內(nèi),造成胭脂溝畸形的繁榮。
現(xiàn)在的脂胭溝,已呈衰敗之狀。河畔坐落著幾排木頭搭建的房子,屋頂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只有幾根黑黝黝的煙囪伸向天空。房子為敞開式,四周圍著木欄,里面凌亂地堆放著一些當(dāng)年采金的用具。胭脂溝鼎盛時期,采金工最多時達(dá)到四、五萬人,大量商鋪、客棧、煙館、妓院應(yīng)運而生。巨大的市場,加上黃金的誘惑力,中國關(guān)內(nèi)外的妓女們,還有日、俄、朝等國的妓女,懷著發(fā)財夢蜂擁而至,一時妓院有百家之多。清晨,妓女們洗臉,竟將溝水染紅,于是老金溝又有了一個美麗而又曖昧的名字——胭脂溝。
據(jù)說,附近還有一片埋葬著中外500多名妓女的墓葬群。隨著那些青樓女子的香消玉殞,胭脂溝,也就成為記錄當(dāng)?shù)夭山饸q月的一個符號。
沿著木房子旁的小路,踩著嘎吱作響的積雪,我們走近一個農(nóng)家小院。門口一只兇猛的大狗狂吠,幸好主人出來喝住。掀開厚厚的門簾,才發(fā)現(xiàn)這居然是個雜貨鋪,賣的無非是些油鹽煙酒等日用品,以及香菇、木耳等山貨。奇怪的是店里還盤著一鋪大炕,燒得暖乎乎的,炕上有幾個小孩擠在被窩里。屋里雖然臟亂不堪,卻使人感受到家的溫馨。這可能是當(dāng)年礦區(qū)眾多商鋪的孑遺吧。
離礦區(qū)不遠(yuǎn)的山頭上,蔥郁的樹木中露出青瓦飛檐,那就是李金鏞祠堂了。沿著石階拾級而上,可看到路中立著一塊飾有龍紋的石碑,上刻“金圣”兩個大字。走進(jìn)祠堂正殿,殿中供奉著李金鏞塑像,卻是長髯飄胸、儀表堂堂、二品頂戴的官員模樣;兩側(cè)的配殿內(nèi)布置成當(dāng)年的采金作坊,還陳列著一些反映淘金生活的實物。相傳李金鏞到漠河后,為辦好金礦,殫精竭慮,日夜操勞;他以誠待人,體恤下屬,處事公正,賞罰分明,深受礦工愛戴,終因積勞成疾,于光緒十六年(l890年)病故。清廷感其“興利實邊”的功績,特頒旨讓他的事跡在國史館立傳,并準(zhǔn)予在漠河及原籍無錫建立祠堂,以示恩寵。如此看來,李金鏞倒是封建社會里難得的一位好官,他用自家性命詮釋了為官之道,這足以使當(dāng)今一些官員汗顏。
如今,李金鏞已成為漠河的一個品牌。當(dāng)?shù)爻霎a(chǎn)的一種高度白酒,即冠名為“金鏞酒”,口感醇和綿長,可與“五糧液”媲美。
北極村
北極村,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北極村是中國大陸最北端的村,位于黑龍江南岸,與俄羅斯阿穆爾州的伊格娜恩依諾村隔江相望。此地素有“不夜城”之稱,每年夏至前后,有近20個小時可看到太陽,這便是極晝現(xiàn)象。如果運氣好,還可看到異彩紛呈、絢爛多姿的北極光。
“找北”,是到北極村游玩的經(jīng)典項目。先到北極七星廣場,看了“神州北極”石碑。然后兩人一組,乘坐馬拉雪橇,直奔最北點而去。說是乘坐,其實是躺臥著,身上還要蓋上厚厚的棉被,既為御寒,也可擋冰雪;馬在林間小路上輕快地小跑著,雪橇上下左右猛烈顛簸,馬蹄揚起的雪泥不時濺落在臉上,那感覺絕對談不上舒服。不過,總算體驗了一把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里土改工作隊員的生活。雪橇在一片稀疏的樹林間停下。這里散布著許多形態(tài)各異的“北”字,有的寫在樹上,有的刻在石上;都是集歷代名家所書,真草篆隸諸體俱全,居中卻立著一塊石頭,上刻幾個碑體大字:恭喜您找到北啦!眾皆大笑。
不過,真正的最北點,卻是在北望埡口——我國最北端的廣場。一座造型新穎別致、由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寫的篆體“北”字脫化而來的白色雕塑,呈三面放射狀地矗立在廣場上,底部正中央放置著一個藍(lán)色的三角錐體,上鐫“中國北極點”五個紅色小字。這下子,我們才真的找到“北”啦!那份驚喜,不亞于在深山中覓到了寶物。
不遠(yuǎn)處,一座“木刻楞”式的木屋,靜靜地沐浴在午后的陽光中。松木對接而成的外墻,漆成乳白色的門窗,高高的坡屋頂上,積雪閃著刺眼的光,這座帶些異國情調(diào)的建筑,就是“中國最北第一家”。木屋原先的主人,是著名女作家遲子建的舅舅。遲子建,這位寫出《偽滿洲國》、《額爾古納河右岸》等數(shù)百萬字作品,曾獲三屆魯迅文學(xué)獎、兩次冰心文學(xué)獎和第七屆茅盾文學(xué)獎的才女,就出生在北極村。其母親在上世紀(jì)五十年代是漠河鄉(xiāng)的廣播員,遲子建的童年就在這木屋里度過。或許可以說,這座看似平常的木屋,以它獨有的風(fēng)水靈氣,成就了一個少女追求真善美的文學(xué)夢?!白畋比思摇?,也因此增添了幾分人文色彩。而今,當(dāng)?shù)卣召徚诉@座木屋,將它辟為一個旅游景點,改成出售當(dāng)?shù)赝撂禺a(chǎn)和俄羅斯商品的小商店,但在里面卻沒能看到有關(guān)遲子建只言片語的介紹,這未免讓人感到一點遺憾。
我們來到冰封的黑龍江邊。黑龍江,這條北亞的第一大河,現(xiàn)在已看不到滾滾東去、逝者如斯的壯闊景象,它像一條披上銀色鱗甲的巨龍,悄無聲息地蟄伏在大地上。江面上到處是一堆堆晶瑩閃亮的冰砣,象是滔滔巨浪在瞬間被凝固而成。江心立著幾根木桿,那就是中國和俄羅斯的邊界線了。遠(yuǎn)眺對岸俄羅斯小村莊,隱約可見屋舍錯落,但卻難覓人蹤。北極村,是中國的最北點,而一江之隔的伊格娜恩依諾村,卻是俄羅斯的南端了。
真的,世界很大,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