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11—0057—01
一、當前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 語境的限制。語言都有它存在和使用的環(huán)境。在中國,英語作為一門外語,缺少現(xiàn)實的語言環(huán)境,英語學習往往限制在了短短的四十五分鐘課堂內(nèi)。然而,目前每個教學班的學生人數(shù)通常在四十五以上,學生人數(shù)多,同時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有限,并不能形成有效的語言環(huán)境。
2.學生信心不足,羞于開口。因為缺少足夠的口語練習,學生不敢張口,害怕出錯,加上有時教師糾錯不當,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另外,有些學生參與活動不積極,有顧慮。
3.口語活動形式單一。部分教師不能有效地利用新教材,除了教材中的口語活動之外,再無其他活動,學生學習形式單一,久而久之,對口語練習活動也失去了興趣。新版教材里相當一部分內(nèi)容談論起來極有限制性,尤其是對農(nóng)村學生來說。如課文中會出現(xiàn)談論沖浪、網(wǎng)球等運動,描述奶昔、面包的制作過程等,這些內(nèi)容距偏遠農(nóng)村地區(qū)學生的生活太遙遠,那么課堂上就只能依靠網(wǎng)上資料來補充,這樣的課堂難免失去參與性。
4.忽視口語訓練。目前一些地方中考都無口試這一項,所以很多學生認為口語練習不重要,最多是朗讀一下課文,然后機械地背誦,甚至一些教師也這樣認為。平時上課時,新教材中的會話練習也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有時還會把會話練習和聽力材料當做閱讀材料來處理。
二、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水平的對策
1.創(chuàng)設學習交流環(huán)境。課堂上,教師要做到盡量全英語教學,同時鼓勵學生參與交流,并且可分組進行討論、任務型訓練等,讓學生有意識地去開口說。課堂外,給予相應的任務和口頭作業(yè),也可鼓勵他們在課后與同學,與家人用英語交流,不怕出錯,多說,勤說。還可以在每周的英語興趣小組活動時,組織學生聽優(yōu)美的英文歌曲,排練英文短劇等。同時,在口語的練習中,教師要多肯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對于待優(yōu)生,千萬不可給予訓斥或態(tài)度上的冷漠和鄙視,而應以事實肯定學生,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說英語。
2.改變授課模式。摒棄以前“注入式”、“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試著實踐對話、互動交際的鱷魚眼模式,讓學生在不斷的交際過程中體會掌握英語帶來的喜悅和成就感。一是合作交流,展示提高。讓學生輪流值日,每節(jié)課用三到五分鐘在班上說話,表演,要求學生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內(nèi)容可以自編,形式可以多樣,通過這種方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提問與回答。二是“大班”變“小班”,分組練習,把一個50多人的大班分成6到8個小組,并明確組長、代表和記錄員,讓各組在學習課文時分組復述或轉(zhuǎn)述課文,若是給材料或話題類題,可以讓學生利用所給內(nèi)容,分角色練習對話,并分組表演,相互對比提高。三是采取討論與采訪方式。在討論中,小組成員通過互相交流和互相傳遞信息,完成口頭表達的任務。除此之外,在學生熟悉已學課文的基礎上,讓每組各選一人扮演受采訪者,其他同學為記者,對此同學進行提問,整個課堂會變成一個訪談現(xiàn)場,這對學生形成真正交際能力很有幫助。
3.言傳身教。學習英語的最大困難就是沒有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為了克服這一困難,教師要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用英語表達不僅可以帶動學生的思維,還可以讓老師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得到鍛煉和提高。對于農(nóng)村中學生,一開始用英語教學會讓他們不習慣,這時,老師們可以適當?shù)胤怕Z速,配合豐富的肢體語言或解釋幫助學生理解。因此,對于教師來說,自身的能力尤其是口語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它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教學的方法有很多,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方設法讓學生產(chǎn)生說的欲望。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充當一名傳授者,更要充當一名引導者,指導學生該說什么和怎么說,盡可能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