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生英語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但是英語教學深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水平,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時,要從創(chuàng)新教學組織形式入手,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15-084-1隨著基礎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推進,英語教學組織形式在初中教學班級授課制度下所表現(xiàn)出的不足和問題也日漸顯現(xiàn)。中學生英語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語言課程,但英語教學深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導致課堂教學氛圍異??菰铮瑢W生也逐漸產(chǎn)生厭學情緒。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英語水平,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要從創(chuàng)新教學組織形式入手,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造優(yōu)美、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為此,本文就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的創(chuàng)新進行了探討。
一、啟發(fā)式教學
英語教學立足啟發(fā)式教學,實施素質(zhì)教育,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啟發(fā)式教學并不是鮮新東西,但永不過時,重點是要將“啟發(fā)”落實到各種教學法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每個學生內(nèi)心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美好的心靈能夠被激發(fā)出來,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在進行啟發(fā)式教學的時候可以嘗試使用以下幾種方法:
1.重難點點撥法
針對英語教學中遇到的重點或部分難點,教師可預先提出一些問題或者舉出一些例子,將時間留給學生,將思考留給學生,將機會留給學生。例如:在教學牛津英語9B Unit2(P22)Robots: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can a robot do?讓學生看書上的圖片,結(jié)合書上所給的提示,學生回答的難度就會變小:A robot can do all the housework. A robot can cook dinner.效果要比直接向他們教授要好得多。
2.表揚肯定法
教師在課堂上多鼓勵、啟發(fā)學生運用學過的單詞、短語,進行課堂口語交流。如:牛津英語7A,在教學生 here, there和 this, that的用法和區(qū)別時,事先讓兩位學生配合:一名男生離講臺較近,手里拿著一支鋼筆。另一名女生手里拿著一本書,離講臺較遠。老師示范:The boy is here. The girl is there. This is a pen. That is a book.讓學生理解here、there、this與that 的區(qū)別。然后讓學生自由地進行交流,教師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看到成果,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從而有效地激發(fā)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動力。
3.適時提問法
在指導學生閱讀分析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巧妙地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之中,從而收到更好的閱讀效果。如:在學習牛津初中英語7B unit5 Abilities時(P76),教師可讓學生就下面問題展開討論:What will our life be like in the future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s? 學生一聽到computers興趣就來了,紛紛議論,并發(fā)揮想象力大膽設想,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傊覀儜谟⒄Z教學中多運用啟發(fā)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始終立足教材,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想象力和實際運用能力。
二、情境教學
初中英語作文語言課,尤其需要注重情景教學,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設置語言情景,這樣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語言情景時,應注意其靈活性,做到隨機應變。例如:學習形容詞的比較級、最高級時,可以事先準備一些教具,利用實物如尺子、鋼筆、書、書包,來進行l(wèi)ong/short,big/small,tall/short,fat/thin這幾個詞的比較級、最高級的學習。在設置情景時,形式要盡可能多種多樣。有時用實物,有時用簡筆畫,有時用電子白板。師生之間可以通過自由互動,把課堂變成一個舞臺,使學生不斷得到鍛煉和實踐,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進行英語學習,以此來提高學習效率。
三、互動教學模式
互動教學的側(cè)重點是:師生通過共同參與,架起思維和情感的溝通橋梁。它使教學這個動態(tài)的過程更加具體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教學共振的效果,從而對改善師生關(guān)系、學生間的互動、課堂教學氛圍等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四、組織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讓學生在分工明確、互幫互助的基礎上,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這種學習方法一般以小組為單位,其特點為:在英語學習中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每一個小組成員都具有共同的學習目標。
總之,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的創(chuàng)新實踐,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傳統(tǒng)的教學組織形式束縛,并實現(xiàn)全方位多層面的合作學習及活動的體驗,讓學生在掌握應用英語知識的同時,真正做到了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運用英語語言互動交流,改善以往對英語學習感覺枯燥乏味和毫無興趣的狀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主性學習的樂趣。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響應時代的號召,更加注重課堂教學效率,不斷地進行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從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前提下,力爭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亞娟.提高中學英語課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藝術(shù),2012(03).
[2]白瑞安.怎樣提高初中英語課的教學效果[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
[3]徐紅.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J],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