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中,瀑布邊上,我遇見了那戶人家。
是夏日的正午,山間異常熱鬧。鳥聲,蟬噪,風聲,溪流聲,一地蟲聲,全被瀑布的轟鳴聲壓住,斑駁的光影在石階上晃動。
我們來時,女人正坐在石凳上吃一碗面,簡簡單單的清湯掛面,沒有一點綠色。她賣的小吃里有橡子涼粉,米皮,涼皮,還有半盆茶葉蛋。我問,為什么你吃那么馬虎,為什么不吃橡子涼粉?女人說,不能總吃涼的,那對胃不好。面條熱乎,下到胃里舒服。對了,你要些什么?我說來碗橡子涼粉吧。
女人很麻利地把涼粉切成條,澆上芝麻醬醋汁,紅艷艷的辣椒油。涼粉很好吃,黑黑的,溜光順滑,香而爽口。山里多的是橡子,橡子磨成粉,熬熬,涼了凝固就是橡子涼粉。
女人四十來歲,常年在林間,倒也不黑,氣色很好,臉紅撲撲的,是健康色,不像我這般蒼白。
我問,你夜里在這兒能睡著覺嗎?這瀑布聲轟隆隆的。她詫異地看我一眼說,睡得可香啦,比城里的汽車聲好聽多了!
我沒想到她會有這樣詩意的回答,境界之高,我倒嚇了一跳。我問,你一年在山里住多久?她說,半年。不著急?不著急。一個月下山幾次?那要看這些東西賣得怎么樣了,出山一般都是為了進貨,不進貨真懶得出去,這兒過日子可美。我說我們空手走到這兒都累個半死,你背著貨物不累嗎?女人說,習慣了,有時候是俺家那口子去背,他身體更棒。
我問他們一月能掙多少錢。她想了想說,四五千吧!我想,這應該是個保守數字。她說孩子送到縣里讀高中了,她和當家的住在這里做生意,冬天來臨了收工回家,掙的錢,除了供孩子上學,還能顧上全家一年的開銷。
他們喝的泉水,是從澗邊引來的。一根細細的管子伸進白瓷盆里,“叭嗒叭嗒”地滴著水,已蓄了多半盆,用水時用瓢舀,舀下去點,不久就又滿了。她說許多游客來,把瓶里的水倒掉,換成她這兒的,正宗山泉。
我問,灌水要錢嗎?她認真看我一眼說,當然不要啦!
現(xiàn)在的大多數人都不滿于現(xiàn)狀,總想換一種生活方式,比如城里的人想沖進山溝,山溝里的人想殺進城里。女人似乎不這樣想,她熱愛這樣的崖邊生活,
也是,擇一座山而居,伴一處泉終老,真是很不錯。掙的錢,不多不少,夠花,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泉水,清風明月,全不用一錢買。聽瀑,看云,有小營生忙活,這樣的人生,是多少人的夢想。掙錢和選擇喜歡的生活方式之間,到底孰輕孰重?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傾向于掙錢,于是我們哀嘆,我這樣辛辛苦苦地掙錢,我一點也不幸福。也許,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先選擇喜歡的方式,然后再努力掙錢,可惜大多數人都搞顛倒了。
這時候,又來了旅行團,女人忙活開了,我們告辭。
回頭看時,看到他們的小屋,很簡陋,在崖壁上壁虎似地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