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輔導員作為高校中一支重要的基層隊伍,他們的穩(wěn)定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和學校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但目前高校輔導員普遍對自己的生存現(xiàn)狀不滿,流失現(xiàn)象嚴重,他們在學校中的地位和職業(yè)前景與他們的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成反比。因此,作為高校輔導員,必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靜心工作,腳踏實地,變工作壓力為動力,在工作方法上化繁為簡,舉重若輕,用愛對待學生,對待工作,這才是他們真正的“出路”。
關鍵詞:輔導員;生存現(xiàn)狀;出路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6-0336-02
輔導員作為高校中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調節(jié)學生各類矛盾的潤滑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校園和諧穩(wěn)定建設中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他們在高校中的地位與他們實際的工作強度、所面臨的工作壓力及職業(yè)前景卻成反比,這種尷尬的境況使得輔導員隊伍越來越不穩(wěn)定,流失現(xiàn)象嚴重,由此也引發(fā)了缺乏工作激情、職業(yè)倦怠等并發(fā)癥。作為輔導員,如何從自身的角度調整心態(tài),正確定位自己,重新找回工作熱情,激發(fā)工作活力,從而熱愛這個職業(yè),并愿意在這個領域內奮斗終生,則成為他們目前最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輔導員工作現(xiàn)狀分析
(一)輔導員在高校中的地位
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中的一員,他們的學歷、職稱、教學科研能力與專任教師或許沒有多少分別,他們美其名曰:思政系列教師崗,但他們在高校中的地位卻與專任教師有著天壤之別。他們是高校教師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與學生同吃同住,是“隱藏”在學生當中的老師,可以被學生隨叫隨到,被戲稱為學生的“保姆”、“救火員”。因此,他們大多受不到學生的尊敬,學生甚至私底下都直呼他們的姓名,一旦學生某些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便會心生怨恨,在年終輔導員考核時伺機“報復”。
輔導員作為學校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學校任何職能部門都只通過輔導員與學生發(fā)生關系,而不直接服務于學生。因此,在學校里,輔導員被各個部門呼來喝去的現(xiàn)象是再正常不過了。他們有時候一天時間會成為很多“替身”,因為輔導員要求坐班,當其他老師有事情無法來到學校時,輔導員就會被“監(jiān)考”、被“開會”等等。
從工資待遇上來看,輔導員的工資普遍低于專任老師,而他們卻常常周末、節(jié)假日的時候被要求值班,他們是到校最早,離校最晚的一群人。
因此,輔導員們普遍認為,他們低人一等,在學校不受重視,所做的工作也大都是些瑣碎的雜事,跟任課老師們的課題、教學成果展示等相比,顯得是那么的無足輕重。他們缺乏成就感、幸福感,對自己工作的現(xiàn)狀并不滿意,沒有職業(yè)的認同感,一有機會,便會選擇跳槽。
(二)輔導員的工作強度
根據(jù)國家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高等學校要依據(jù)實際工作需要,科學合理地配備足夠數(shù)量的輔導員和班主任,專職輔導員總體上按照1∶200的比例配備,保障每個院(系)的每個年級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專職輔導員[1]。然而,實際上,近些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學生數(shù)量越來越多,而輔導員與學生的比例卻越來越小,甚至達到1∶300的比例。一個輔導員要同時照顧300個學生,包括學生的獎助勤貸免、學風建設、就業(yè)指導、宿舍文化建設、社團活動、心理輔導等,除此之外還要幫助那些沉迷于網(wǎng)絡的學生去除網(wǎng)癮,幫助想輟學的學生重拾學習的信心,幫助那些違紀的學生樹立正確的心態(tài),幫助失戀的學生走出痛苦,幫助就業(yè)困難的學生聯(lián)系工作單位,幫助學生解決各類宿舍矛盾……以上種種使得輔導員應接不暇,整天忙得團團轉,頭昏腦漲。輔導員被要求是“多面手”,他們要做到“一專多能”,他們不但要做學生學業(yè)上的指導者,還要做學生生活中的朋友,感情上的知心人。他們要緊跟學生的步伐,關心學生所關心的,學習學生中所流行的,玩微信,發(fā)微博,與學生互動,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
學生龐大的人數(shù)已經(jīng)超出了他們身體的負荷,很多輔導員還同時兼任了院系的團總支書記和學生黨支部書記等職務。他們還要處理很多黨團事務,包括團日活動、團內推優(yōu),黨日活動、黨校培訓、黨員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等。
這種高強度的工作常常使他們變得身心疲憊、灰頭土臉,目光呆滯,思維遲緩。
(三)輔導員的工作壓力
這種壓力來自于各個方面,主要包括社會、學校、家庭三個方面。他們不但要做好本職工作,因職稱晉升的硬性需要,還要完成專任教師1/4的教學量,除此之外,他們還要承擔與專任教師一樣的科研壓力,因為他們是思政系列教師崗。
輔導員被要求24小時手機開機,學生哪里有需要,他們就會出現(xiàn)在哪里,教室、操場、宿舍、食堂、醫(yī)院等場所都會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因此,他們的這種工作強度不但體現(xiàn)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上的不具化上,更多的還要承受很多不定因素的考驗,比如說:突發(fā)事件。當社會上出現(xiàn)群體性事件的時候,也是輔導員思想高度緊張的時候,他們要時刻密切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因此,大多數(shù)輔導員都會有失眠、焦慮、幻聽、神經(jīng)衰弱等癥狀。長期下去,必然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
(四)輔導員的職業(yè)前景
人們普遍認為,輔導員工作都是年輕人干的,因為他們年輕,所以他們最能貼近大學生的思想,最具有活力。很難想象一個35歲以上的中年輔導員能與剛入校的大學生有著共同語言,也很難想象一個工作6年以上的輔導員能與新輔導員有著同樣的工作熱情。但在大部分高校中,輔導員未來的職業(yè)前景并不容樂觀,他們不外乎有以下幾種可能:(1)考博,博士畢業(yè)后申請轉到教學崗;(2)在輔導員崗位上工作若干年,表現(xiàn)出色,在眾多大賽中獲獎,并積累豐富的管理經(jīng)驗,在有機會的前提下,通過個人申請、領導考核等途徑晉升為中層;(3)表現(xiàn)突出,轉崗到其他職能部門,從事管理崗工作?;诜N種原因,(1)(2)兩種可能性非常小,大多數(shù)輔導員都把希望寄托于(3),但實際情況也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能夠順利轉崗成功。
所以,高校的此種現(xiàn)狀使得廣大輔導員們對自己未來的發(fā)展前途迷茫,在整天被瑣事纏身,分身乏術,幾乎沒有自己空余時間的情況下,仍擠出時間考博,結果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他們擁有堅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xiàn)狀。教育部頒發(fā)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統(tǒng)籌規(guī)劃專職輔導員的發(fā)展,鼓勵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讀相關學位和業(yè)務進修,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向職業(yè)化、專家化方向發(fā)展”。這樣,輔導員們對改變自身現(xiàn)狀更加失去了信心,長此以往,導致他們消極怠工,反應緩慢,自暴自棄,甚至萌生混日子的念頭。
為什么會出現(xiàn)此種現(xiàn)象?為什么輔導員崗位像個燙手的山芋一樣,讓人急于拋之?為什么有關部門不能重視輔導員們的訴求?為什么不能組織對他們進行系統(tǒng)的專業(yè)化訓練,為什么不能給予輔導員堅定自身職業(yè)理想的信心?如果輔導員們沒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好的心情、好的精神狀態(tài),必然會無形中將他們的各種情緒傳遞給學生,由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二、從自身出發(fā),尋找工作出路
輔導員如何在紛繁雜亂的工作中找尋自己,給自己合理的定位,從消極的情緒體驗中走出來,獲得職業(yè)帶給自己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則顯得越來越重要,下面從心態(tài)及工作方法上給出幾點建議:
(一)調整心態(tài),靜心工作
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它獨特的魅力之處,輔導員工作也不例外,它或許不像其他的專家學者教授那般閃耀奪目,它更多的時候是需要在學生背后默默無聞地付出,但只要你換個角度,善于用發(fā)現(xiàn)“美”的心去體會這份工作,就一定會發(fā)現(xiàn)它別樣的精彩。比如:雖然在校時學生都直呼你的姓名,但當你所帶的學生畢業(yè)幾年后重返母校時能夠不假思索地喊出老師名字的必然是他們的輔導員,逢年過節(jié)時收到祝福短信最多的老師也是輔導員,學生遇到學習、感情困惑時第一個想到的人仍然是他們的輔導員,有很多話他們不愿意跟家長講卻愿意對自己的輔導員傾訴。所以,輔導員是學生最親近、最信賴的人,有時候你的一個小小的關心舉動,都可以讓學生感到溫暖,他也會在合適的機會給你驚喜!再比如,當你被各個職能部門呼來喝去而心煩意亂的時候,應該換個角度,其實是他們在幫助你成長,如果沒有他們,你怎么可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窮潛力,是他們鍛煉了你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協(xié)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你通過他們認識了更多的人,處理了更多的事情,在跑來跑去的同時也鍛煉了身體。與其報怨,不如換個角度思考,你會快樂工作!
因此,輔導員首先要消除盲目攀比的心理,靜心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既然選擇了,既然現(xiàn)實決定很難再改變,那么,就索性喜歡自己所選擇的,熱愛并堅持下去,久而久之,你會猛然發(fā)現(xiàn),原來我已離不開那些可愛的學生,原來我早已習慣了這份工作,原來我是如此適合這份工作,原來,這份工作帶給了我那么多難忘的回憶和人生的樂趣,原來,我也很重要……
(二)腳踏實地,虛心學習,潛心做學問,變壓力為動力
學習,是永恒不變的話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學習,就會被年輕人遠遠地甩到后面。所以,要不斷地向身邊的人學習,向先進人物學習,向身邊的同行學習,甚至向學生學習,做新思想的引領者。
潛下心來做學問。既然輔導員大部分都是碩士以上學歷,既然學校對輔導員工作有教學科研要求,不如將此壓力轉換為動力,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個人認為,不論以前是什么專業(yè)出身,都不要丟掉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因此,教學實踐的過程也是自身不斷學習、知識不斷更新的過程,要相信任何一個領域內都可以做出非凡的成績,只要沉下心來,善于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做學術的領頭人,使教學和科研之間形成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這樣的良性互動必然會增加自己的信心,增強職業(yè)的滿足感,為成長為專家型的輔導員奠定基礎。
(三)化繁為簡,冷靜對待,舉重若輕
由于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有時候很多工作會鋪天蓋地同時襲來,使你手忙腳亂,尤其是畢業(yè)生離校前那一個月,幾乎所有的部門都會找到你,這個時候你會失眠,動輒發(fā)火,甚至想撂挑子不管。在這個時候,應該先分清各個事情的輕重緩急,列個時間表,一步步來,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所有看似雜亂的事情都順利地完成了。
輔導員還應該自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知識,鍛煉自身過硬的心理素質,這不但有利于幫助解決日常工作中學生遇到的問題,當面臨突發(fā)事件的時候還能夠做到沉著應對,處變不驚,思維清晰。這些對于輔導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項能力,因為學生當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你無法預料到的事情,當事情突然來臨的時候,首當其沖的往往會是輔導員,所以,很多輔導員在這個時候會被此事牽絆,整日灰頭土臉,焦頭爛額的,疲于各種奔波,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從而影響了其他工作的正常開展。在這個時候要做到:第一,當事情發(fā)生后,要學會勇敢地面對,要相信不管多么重大的事情都會有解決的辦法,學會舉重若輕,放下思想上的包袱。第二,要在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準確資料,及時匯報,協(xié)助相關部門解決,妥善做好后續(xù)教育工作,不要影響其他手頭的工作。
(四)用愛心托起學生的人生希望,實現(xiàn)自我人生價值
每一位學生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希望和夢想,千千萬萬的青年學子承載著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他們是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主要力量。因此,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也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在實際工作中切實做到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不讓任何一名學生在增長知識、增長才干的過程中掉隊,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成長為理想信念堅定、有著過硬本領、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矢志艱苦奮斗,并擁有高尚品格的人。
用愛心對待每一位學生,春風化雨般地呵護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在感受愛的環(huán)境中學會感恩,感恩親人,感恩朋友,感恩老師,感恩社會……
因此,輔導員工作是高尚的,它播撒愛,收獲感動。
輔導員工作是充滿力量的,在成功塑造別人的同時也塑造了自己。
輔導員工作是活力四射的,與年輕朋友在一起,讓你永葆一顆年輕的心。
輔導員工作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它讓你面臨無數(shù)未知的因素,不斷創(chuàng)新,永不枯燥。
熱愛輔導員,熱愛輔導員工作,熱愛生活,這便是出路!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90/in-fo14090.htm,(200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