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學院非英語專業(yè)中外教師大學英語視聽說的合作教學調查為基礎,通過采用問卷和訪談的形式,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詳細分析,指出了中外教師合作教學之現(xiàn)狀,并就中外教師如何進行有效的合作教學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大學英語;合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6-0280-03
一、研究背景
2007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此外,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深化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切實促進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的提高。加強大學英語師資培訓,造就一批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骨干教師,鼓勵開展雙語教學工作,有條件的高等學校要積極聘請國外學者和專家來華從事專業(yè)課程的雙語教學工作,鼓勵和支持留學回國人員用英語講授專業(yè)課程……”由此可見,中外英語教師合作教學是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形勢發(fā)展和改革的需要,也是實現(xiàn)這一教學改革目標的有效途徑。然而,從CNKI外語類核心期刊1980年1月至今的檢索情況來看,有關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文章只有32篇。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研究就更為少見。在此背景下,河池學院于2011年9月開展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次大膽的嘗試——中外教師合作教學。
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我們在我校的2011級開展了為期2學年的大學英語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初次嘗試。我們進行此次嘗試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從而使他們成為社會發(fā)展所需的人才。我們選用的教材為《21世紀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1-4冊,授課時數(shù)分別為每周2學時。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主要經(jīng)歷了合作備課、合作授課、課后合作教學反思三個階段。在合作備課階段,中外教師在每周星期三下午兩小時的教研室例會上研討下周的教學內容、方式、過程等。在合作教學階段,根據(jù)中外教師之間的關系、各自的優(yōu)勢及學生的學習特性,我們采用了“一位教,一位協(xié)助”的合作教學模式,即一位外籍教師負責教學,另一位中國教師輔助教學。大部分時間,中國教師在教室巡視,為外籍教師和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必要的個別指導和幫助。例如,當外教與學生的溝通遇到困難時,中國教師就扮演翻譯的角色,這樣學生能聽懂外教所教,外教也能及時了解學生課堂學習效果。課后合作教學反思主要通過中外教師座談會和學生的訪談兩種形式,了解學生對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模式、過程效果以及對合作教師的評價、期待,根據(jù)以上反饋信息召開教研室會議并邀請業(yè)內資深教師或專家給予指導,以便及時對合作教學進行調整。
經(jīng)過兩年的合作教學嘗試,我校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縱觀全局,其效果差強人意。在2011年7月,即中外教師合作教學開展期滿一個學期時,我們在中國教師和學生中對合作教學做了一次問卷調查,目的是希望從中獲取教師視野下和學生視野下的合作教學的見解,為進一步有效地開展大學英語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提供啟示。
二、研究方法
1.調查對象。本次問卷調查于2011年7月進行,參與調查的對象為我校參加大學英語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2011級所有非英語專業(yè)的本科班級(藝術、體育專業(yè)的學生不在本次調查的范圍);受試的還有參與合作教學的12名中國教師和4名外籍教師。
2.調查目的和內容。本次是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目的是希望從中獲取學生對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見解,為進一步有效地開展大學英語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提供啟示。調查問卷和訪談的具體內容包括:第一,學生、老師對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的認可度;第二,學生、老師對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期待;第三,學生、老師認為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存在的優(yōu)點、缺點;第四,學生、老師對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建議。
3.調查工具。調查工具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問卷調查表的設計結合我校合作教學開展的實際情況擬定。問卷由4道開放式問答題目組成,分別涉及合作教學的四個方面?;卮饐柧砬埃芯空呦蚴茉噷ο竺鞔_說明問卷的答案無對錯之分,所收集的信息只是用于教學研究,要求由各位任課教師將問卷發(fā)放給自己所授班級的學生并負責收回問卷,最后將所有問卷交給研究者以便匯總。
4.數(shù)據(jù)收集與分析。本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 850份?;厥沼行柧? 800份?;厥章蕿?7.3%。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
1.學生、老師對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的認可度:75%的學生對合作教學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他們認為這種教學模式很新鮮,對此也很好奇;85%的老師非常歡迎并認可這種中外教師大學英語合作教學模式。
2.學生、老師對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期待:學生一致希望能夠通過中外教師的合作教學提高他們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參與教學合作的12名中國老師們則希望這種合作教學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而且能夠使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增強、知識面和視野都得到拓展。此外,中國老師也期待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習外籍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地道的英語和純正的西方文化。4名外籍教師則希望通過合作教學,他們能更好地了解中國的學生、中國的教育和文化。因此,從總體上看,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他們都非常期待合作教學能夠繼續(xù)進行下去。
3.學生、老師認為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存在的優(yōu)點、缺點:通過對所有問卷的匯總分析,研究者對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存在的優(yōu)點、缺點進行了匯總,具體如下:首先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優(yōu)點,一是外教上課語音比較純正,英語更加流利、準確,精神飽滿、肢體語言豐富,有幽默感、氣氛多輕松,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他們對英語文化內涵的闡釋會更加準確,雖然學生肯定有聽不懂的地方,但并不影響整體的理解和上課進程,學生同時可以得到聽力鍛煉。而中國教師大多上課都比較傳統(tǒng),氣氛比較沉悶,中外合作教學剛好互補。二是外教經(jīng)常實踐新的教學方法,他們非常擅長課堂活動的組織,他們從小受到這樣的教育,使用起來比起中國外語教師更得心應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高,聽說能得到更多鍛煉。能根據(jù)學生的水平,放慢語速,利于學生的理解。三是外教源于不同國家,能在教學中給學生帶來西方的文化、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這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此外,也有助于中國教師對外國文化和教學的進一步了解,從而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效果。四是中外教師合作教學能給學生提供與外籍人士用英語交流互動的平臺,增加了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和自豪感,有利于學生文化視野的拓展和交際能力的提高。其次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缺點,一是由于大班、合班上課,外教與學生課堂及課外的互動都太少太少,而課堂內容太多太多,導致學生說的機會太少,聽的機會過多,聽不懂的情況下,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減弱。二是中外教師由于課程內容過多導致課堂上配合的機會較少,外教主導,中教成了輔助甚至只是為學生翻譯而存在,外教上課只能更多地鍛煉聽力,每次課鍛煉口語的機會不多。三是外教對中國學生的學習特性不熟悉,有些外教根本不具備基本的教學技能,教學內容比較隨意,教學課程的設計呈跨越式,沒有重點、難點之分,在涉及詞匯、語法知識和聽力策略、技能方面,外教對聽力技能的講解或簡而言之或避而不談,對口語的訓練也遠遠不夠。四是由于外教主要負責教學,中教輔助教學,外教不太歡迎中教更多地參與課堂,針對中教和學生的提議,大多數(shù)外教也是置之不理或不了了之。
四、對策和建議
1.從學校層次上,一是在引進外籍教師的時候要進行嚴格的審核,尤其是其教學技能和教師素養(yǎng)方面的考核;對已經(jīng)引進的外籍教師要規(guī)范化管理,監(jiān)督外教要嚴格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不能隨心所欲、任意妄為。筆者所在的學校在這方面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比如外教經(jīng)常要求星期一和星期五不能排課,有些外教甚至要求除了星期一和星期五不能排課之外,早上1、2節(jié)和晚上也不能排課,出于對外國友人的理解,我們總是竭盡全力地滿足其要求,但他們的要求總會不斷出現(xiàn),而且各有所求,我們雖然筋疲力盡,委曲求全,但最后還是不盡如人意,這不僅讓外教生氣,也使得中教和學生抱怨不斷。再如外教責任心不強,經(jīng)常會因為身體稍有不適就突然不去上課,這讓中教毫無準備,陷入被動的局面。因此,針對外教的教學管理上,學校應該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外教的需求,制定相應的規(guī)則并讓其嚴格遵守,要做到獎懲嚴明,而不是有求必應。二是學校要對外籍教師進行崗前培訓;要對中國教師給予大力的支持以便于他們跟外籍教師開展各種交流學習的活動。
2.從合作教學的具體實施上,中教要和外教分工協(xié)議,共同組織教學。具體做法是:一是在合作教學前,由于外教不熟悉中國的教育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進行合作教學前,中教要幫助外教了解所授課程的教學大綱,明確教學任務和目標,了解教學對象的學習詳情,為了能有助于外教更好地了解授課學生的詳情,中教要向外教詳細地介紹授課班級學生生源、人數(shù)、專業(yè)、英語水平、人才培養(yǎng)目標等,然后共同討論制定符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二是在合作備課中,中外教師要共同討論備課內容和授課思路,然后結合各自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制定出最佳的教案。在合作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中外教師的教學目標要統(tǒng)一,重點和難點要突出,教學形式可以多樣,但是必須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的教學指導思想。比如在口語練習中,外教和中教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以促使學生模仿,這樣就可以達到師師互動帶動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教學效果。此外,中外教師既要各自發(fā)揮所長,又要互相取長補短,教學互補。外籍教師有語言方面和教學方法上的優(yōu)勢,而中教更了解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學習困難和學習需求。三是在課后合作教學反思中,中外合作教師要及時地對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不足進行總結,及時收集學生的教學反饋意見并共同探討改進的方法。中教要如實地向外教傳達學生對外教肯定贊賞的方面,而對于批評否定的方面,中教應委婉地向對方提出改進意見。四是鑒于目前很多外籍教師“雖然英語講得好,卻未必能教;有語言能力,不一定等于有教學能力”的現(xiàn)狀,有經(jīng)驗的或資深的中教要對外教進行教學指導,使其成為合格教師。此外為了使中外教師課堂上的配合更加默契,中外教師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對方和加大情感上的交流力度。中教可以主動邀請外教共同從事一些教學或業(yè)余活動,如英語角、座談會、郊游、購物等活動,這樣有助于外教更好地了解地方本土文化并且盡快適應生活。
五、結束語
通過本次問卷調查和訪談,我們獲得了有關《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中有關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一些重要信息。我們對實施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時應充分考慮的因素有了初步的了解,如學生對有關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認可度、期待、合作教學存在的優(yōu)缺點以及相關的建議。這對于在我國開展大學英語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當然,由于問卷的設計比較抽象,得出的結論和做出的分析也存在不科學的地方,因此,筆者希望國內的教育者能夠更多地關注中外合作教學,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實踐,最終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大學英語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以推動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邱惜玄,協(xié)同教學之發(fā)展歷程與省思——以東山國小為例[R]//.第三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課程改革的反省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2001.
[2]林怡瑾,簡紅珠.外籍教師擔任新竹市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J].國立新竹師范學院學報,2002,(17).
[3]雷炎炎.對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的調查研究——以河池學院《大學英語視聽說》為例[J].職業(yè)時空,2013,(8).
[4]劉華東.英語口語教學中的中外合作教學模式初探[J].新余高專學報,2006,(8).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txt/2007-03/01/content_7885169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