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當(dāng)暖暖的陽光從百葉窗的縫里照進(jìn)來時,心情也隨之變得開朗起來。然而一到嚴(yán)冬,偶爾也會一整天提不起精神,只想臥在沙發(fā)上發(fā)呆,放空自己,偏偏想放空也不得,腦袋里啪嗒啪嗒地轉(zhuǎn)個不停,原本還只是情緒低落而已,卻又焦慮起來。如何排解冬日煩憂,不妨試試這些“暖心食物”,它會告訴你這個冬天,其實不冷。
小麥之冬日美麗說
小麥,從秋日入土的那一刻起,便在漫漫冬日里磨煉著。在寒冷的冬日,在那樣的季節(jié)里,它不斷蛻變成春日里的一叢綠色。其實,小麥還是冬日“暖心食物”中必不可少的。小麥,性涼,味甘。入心、脾、腎經(jīng),是我國北方人的主要食物。它具有養(yǎng)心益腎、生津止汗、臟燥煩熱、除熱止渴、鎮(zhèn)靜益氣、健脾厚腸之功效,適于舌燥口干、心煩失眠、體虛多汗等癥。小麥既可磨粉又可制成面制品。若將小麥淘洗,漂于水上的為“浮小麥”,沉于水底的則為“全麥”。此外,全麥?zhǔn)称窢I養(yǎng)價值更高,建議食用。
小麥雖好,但也有禁忌,下面這些食用禁忌一定要牢記。
1.糖尿病者忌多食。
2.氣滯、口渴,濕熱者忌多食。
3.制作面食時忌放堿過多或吃面條及水餃時棄湯不飲,否則會損失面食中維生素、無機(jī)鹽等營養(yǎng)成分。
4.忌與川椒、蘿卜、栗米、枇杷同用。
5.忌食發(fā)霉小麥面粉。
6.忌過食精細(xì)面粉。長期食用會導(dǎo)致食欲減退,四肢無力,甚至出現(xiàn)皮膚干燥、腳氣等營養(yǎng)缺乏性疾病。
7.忌泡食。泡食對消化不利,且泡食的湯水還易沖淡胃液而影響消化吸收。
8.忌食久存方便面。
9.禁食煤爐火烤的食物。常食之易患腫瘤。
10.忌多食油炸食品。
暖心的冬日小吃
風(fēng)雪雨露,通通打不到我的心底,因為我將自己的心安置在陽光普照的一隅,在這里有美食陪伴,如此安好。寒冷的冬日,請給自己一份溫暖。
熱騰騰的羊肉面條。立冬至立春期間,可多食羊肉面條,但最多一次不超過二兩肉。所需原料:面粉500克,羊肉200克,熟羊肉湯500克,雞蛋1個,粉絲50克,西紅柿100克,蔥頭100克,柿子椒100克,胡椒粉、醋、精鹽、味精各適量。制作方法:將面粉放入盆內(nèi),打入雞蛋,放水?dāng)嚢瑁统擅鎴F(tuán),餳10分鐘; 搟成薄皮,切成面條。羊肉洗凈,切丁;粉絲用溫水泡好后切段;西紅柿、柿子椒、蔥頭均切丁。炒鍋上火,放入羊肉湯。水燒開后,下入面條稍煮后,將羊肉、粉絲、西紅柿、蔥頭、柿子椒一并放入鍋內(nèi),再放入適量胡椒粉、醋、精鹽、味精,調(diào)好味后,出鍋裝碗即成。
外酥里嫩的荷葉卷。所需原料:面粉1000克,菠菜700克,面肥50克,食堿10克,麻油50克。制作方法:將面肥用溫水化解開后倒入面盆,再加入面粉和適量水,和成面團(tuán)發(fā)酵,待面團(tuán)發(fā)起時,加入堿水揉勻。菠菜洗凈,煮爛,撈出晾涼,瀝干水分,去掉菜筋。取200克揉好的加堿面團(tuán)與菠菜和在一起,揉拌均勻,使面成綠色。將白、綠兩塊面團(tuán)分別搓成長條,再把綠色面團(tuán)搟成薄片,包上白色的面團(tuán)搓勻,揪成50克一個的劑子。劑子口封好,并將其按扁,搟成圓片,抹上麻油,對折兩次成三角形后,再用竹尺壓上兩條放射狀直線,然后用竹尺對準(zhǔn)線的頂端向里推即成。注意上屜蒸15分鐘左右為宜。
晶瑩剔透的龍鳳包子。所需原料:面粉500克,面肥50克,魚肉100克,雞肉100克,蝦仁、醬油、黃酒、精鹽、味精、白糖、胡椒粉、芝麻仁、蔥花、生姜末、雞湯、食堿各適量。制作方法:將面肥放入盆內(nèi),加水調(diào)勻,加面粉和成面團(tuán),靜置發(fā)酵。魚肉剁成蓉。雞肉切成米粒大小的丁。把魚肉、雞肉放入盆內(nèi),加入醬油、黃酒、精鹽、味精、白糖、胡椒粉、蔥花、生姜末拌勻,再加入少許涼雞湯,攪成濃稠糊狀餡。將蝦仁煸一下,芝麻仁研碎,加入餡內(nèi)拌勻。將發(fā)好的面團(tuán)加堿揉勻,搓成長條,揪成30個劑子。把劑子按扁,搟成中間稍厚的圓皮,抹餡捏成包子,上屜蒸10分鐘即成。
香噴噴的桂花餅。所需原料:面粉1000克,白糖400克,桂花50克,青紅絲20克,麻油15克,面肥100克,食堿10克。制作方法:將面粉倒入盆內(nèi),加入面肥和水(約500克)和成面團(tuán)發(fā)酵。將青紅絲切碎,與白糖、桂花一起放入盆內(nèi),用麻油拌成桂花餡。待面發(fā)起后,加堿揉勻。搓成條,揪成50克一個的劑子,搟成扁片,包入桂花餡,捏嚴(yán)口,口朝下放在案板上,按扁使其成餅形,上屜用旺火蒸20分鐘即可。
溫暖四溢的豬肉水餃。所需原料:面粉1000克,鮮牛奶兩袋,豬肉末500克,醬油150克,青菜末500克,豬油40克(可不放),麻油25克,味精、生姜末各3克,精鹽、蔥花各10克。制作方法:將豬肉末放入盆內(nèi),加水100克,攪拌均勻。再放入醬油、味精、精鹽、蔥花、生姜末、豬油、麻油和青菜末和餡。面粉頭晚和為宜。面粉倒入面盆,用牛奶(兩袋)和成麥片狀,揉成較硬面團(tuán),蓋上濕布,餳一夜左右。將餳好的面切成若干塊,揉成長條,按量揪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按扁后搟成圓皮,然后將餡放在面皮中間包成餃子。煮鍋內(nèi)放水,燒開后生餃子下鍋,見餃皮鼓起,撈出即成。
清新爽口的家常餅。所需原料:面粉500克,精鹽2克,麻油50克。制作方法:將250克面粉用開水燙好,250克面粉用溫水、鹽和好,把兩塊面揉到一起,稍餳后揉勻,搓成條,切成100克一個的劑子,搟成長方形,然后刷上麻油,由外向里疊卷起來,拿住兩頭抻長,由一頭向里卷,盤成螺絲轉(zhuǎn)形,用搟面杖搟成0.3厘米厚的圓形小餅。平底鍋表面稍刷油,另一面開烙,兩面均呈焦黃色即熟。
編輯:張雪威 / 郵箱:zxw@bjstat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