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一直恪守“穩(wěn)中求變”的命題原則,“穩(wěn)”主要是指命題形式和考點設(shè)置在很大程度上與往年基本保持一致,“變”則是指命題角度的“變臉”,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命題視角。茲以2013年高考試題為例,對各省亮點題型作掃描透視,以引起考生備考的高度重視。
一、考查化用的現(xiàn)代詩歌
現(xiàn)代文寫作為了增強文化底蘊,為了使文句有文采和意蘊經(jīng)?;霉湃嘶蚪袢嗽娋?,現(xiàn)代詩中像食指的《相信未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等等,就常常被人化用。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對文學常識作動態(tài)考查,頗具創(chuàng)新思維,尚屬首次。
【高考鏈接】(2013年高考天津卷)文章結(jié)尾處化用了哪兩首中國現(xiàn)代詩?以擬聲詞“撲哧”收尾有何效果?
【相關(guān)語段】因為忙活我們這頓飯,等我們吃完了,人家一家才開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又等了一袋煙工夫,才最后過去把飯錢硬塞給了老代。之前說好了的:兩盤羊肉餃子、一份手抓羊肉,共60元。給老代一張,沒讓他找錢,老代有點不好意思收。這時候,我的態(tài)度有點強硬了,必須收下!見他們也喝茶,也不管他們喜不喜歡,留下我攝影包里帶的所有的“大紅袍”,揮一揮衣袖,與老代一家人道別,沒有相約來年,輕輕地帶著一份純真,我們走了,還覺得有點兒豪邁。
回來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兒,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還會不會瀟灑地輕輕揮一揮衣袖,撐著那把油紙傘去幽會那丁香般的姑娘?撲哧。(劉之蔚《胡楊人家》,前文從略,筆者注。)
【解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遷移運用能力。解答此題要熟悉教材中學過的戴望舒和徐志摩的作品,它啟示考生不能僅僅識記作家作品,對經(jīng)典篇目的內(nèi)容要熟知于心。徐志摩《再別康橋》中“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及戴望舒《雨巷》中“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等句廣為傳誦。而后一問要注意作者整篇文章的行文風格來確定“撲哧”的藝術(shù)效果。
【參考答案】現(xiàn)代詩歌:《再別康橋》、《雨巷》;藝術(shù)效果:幽默俏皮,引發(fā)聯(lián)想。
二、探究文句的多重內(nèi)涵
費爾巴哈指出:“聰明的寫作方法是先把讀者看作有頭腦的人,不要把一切都說出來,而是聽憑讀者自己去想象。”選文中用于設(shè)題的語句往往意蘊豐富,或者是作者于關(guān)鍵之處所設(shè)的警策之語,或者于形象中見哲理,或者于質(zhì)樸中見深刻,盡可能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今年有多省從這一角度設(shè)題以考查文句的多重內(nèi)涵。
【高考鏈接】(2013年高考江蘇卷)“他喜愛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幾位說得來的朋友?!碧骄课恼伦詈笠痪涞膬?nèi)涵。
【相關(guān)語段】粗枝大葉的我可以把與我年紀相仿佛的好友們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因經(jīng)濟的壓迫或別種原因,沒有機會充分發(fā)展自己的才力。第二類差不多都是悲劇里的角色。他們是舊時代的棄兒,新時代的伴郎。何容兄是這樣朋友中的一位代表。他沒有一點“新”氣,更提不到“洋”氣。他的“古道”使他柔順像個羊,同時能使他硬如鐵。怎樣能被他“承認”呢?第一個條件是光明磊落。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愛,使他窮,使他的生活沒有規(guī)律,使他不能多寫文章——非到極滿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結(jié)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風趣。他不常喝酒,一喝起來他可就認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該!在他思索的時候,他是心細如發(fā)。他以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他并不是瘋子,但是這種矛盾的現(xiàn)象,使他“闊”不起來。對于自己物質(zhì)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將就;對于擇業(yè)擇友,一點也不將就。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風涼話是含著這雙重的苦味。同時他也知道毀壞了自己并不是怎樣了不得的事,他不因不妥協(xié)而變成永不洗臉的名士。怎辦呢?他只交下幾個好朋友,大家到一塊兒,有的說便說,沒的說彼此就愣著也好。他不講穿,不講究食住,外表上是平靜沉默,心里大概老有些人家看不見的風浪。真喝醉了的時候也會放聲的哭,也許是哭自己,也許是哭別人。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不吹騰自己的好處。不過,他不想改他的毛病,因為改了毛病好像就失去些硬勁兒似的。努力自勵的人,假若沒有腦子,往往比懶一些的更容易自誤誤人。何容兄不肯拿自己當個猴子耍給人家看。好、壞,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著這個。他喜愛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幾位說得來的朋友。(老舍《何容何許人也》,有刪節(jié))
【解析】探究句子的內(nèi)涵,要選擇好審視的多維角度,本題可從交友角度作淺層探究,不難看出何容對友情的看重;如果結(jié)合文本中人物的生活經(jīng)歷與生活時代探究,“說得來的朋友”為什么只在“北平”有,且只有“幾位”?說明當時具有何容這樣品質(zhì)的人很少,暗示當時的世態(tài);從做人的角度,聯(lián)系文本中多處的議論探究,可看出作者對何容為人的認可;再聯(lián)系文本中何容性格“對于擇業(yè)擇友,一點也不將就”,以及作者能與何容“說得來”,作深層次探究,可以看出作者的做人自信。
【參考答案】說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表露出作者對何容理解、認可之意。表明作者也是像何容這樣的人。暗示了何容對時世的失望。
三、評點作者的獨到識見
清代學者葉燮提出作家進行創(chuàng)造的主觀條件,即才、膽、識、力四者交相為濟,方可使人登作者之壇?!安拧奔床潘?、才能,“膽”即膽識、膽略,“識”即識見、學識,“力”即魄力、筆力。四者無緩急,而要在先之以識,使無識,則三者俱無所托。的確,一篇文章的識見如何是評判其立意高下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高考鏈接】(2013年高考安徽卷)文章稱贊齊白石的“見識與魄力”,其實,作者當時根據(jù)自己對社會發(fā)展變化的觀察與思考完成的這篇文章,同樣顯示了他的“見識與魄力”。請結(jié)合文本,從兩個方面談談作者的“見識與魄力”。
【相關(guān)語段】桐廬的街,從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貨公司大樓、電影院,到五十年代以來陸續(xù)修建的商店、機關(guān),還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雜然并陳地對峙在長街的兩側(cè)。這些時代腳步留下的痕跡,它們的新舊比例、建筑規(guī)模與風貌的對比,說明本來是迂緩前進的步伐顯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前年到這里來時還沒有看到蹤影的電影院,就是披著八十年代的新裝新出現(xiàn)的“嬌客”。從簇擁在門前廣告欄邊人群的臉上,可以看到興奮、專注的神色。這樣一個中小縣城居民的文娛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豐富。兩三年前在山上的大會堂里,我看到過金華婺劇團演出的廣告;現(xiàn)在是浙江紹劇團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此外,桐廬越劇團在上演《啼笑因緣》,一家旅館“桐江飯店”里還開設(shè)了評話人的書場,長街上新增設(shè)了旅游局的宣傳欄。這個局也是最近才出現(xiàn)的,就在南面長街盡頭的城隍廟舊址里,門前有一棵幾百年樹齡的老樟樹。桐廬三個著名的旅游點是桐君山、釣臺和新發(fā)現(xiàn)的“瑤琳仙境”——這個古老的地下迷宮幾年來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旅游者,就在我們來到桐廬的當天,聽說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對比之下,前兩處就要冷落得多,不過我覺得論山水之美和歷史氣息,還是這兩處有更多的吸引力。到桐廬的當天下午,我們踱過長街,來到“漁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著又登了山。這山,比起兩年前初訪時,也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登山的石級鋪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新整修。等我們走下山來,重新踏上長街,已是旁晚時分了。街上的攤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農(nóng)婦還坐在路邊的石級上等顧客,走近去時,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籃里盛著一顆顆晶瑩如珍珠的櫻桃,這種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很難得看見的,它似乎只出現(xiàn)于詞人的筆下:“櫻桃落盡純歸去”引來了李后主的嘆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也是作為“流光容易把人拋”的論據(jù)提出來的。詞人好像無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暫,在他們看來,櫻桃的出現(xiàn),簡直是春去的信號。其實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緊接著就是初夏,這才是更為豐富、堅實、健旺、充滿了生機的季節(jié),也是人類努力工作的季節(jié)。齊白石為榮寶齋畫過一幅詩箋,一只高腳水晶盤里,滿滿盛著鮮紅的櫻桃,每只晶圓的顆粒上都綴著一根細柄。真是一片火紅,飽滿地孕育著勢將迸裂噴發(fā)的生命的力。老畫家給了櫻桃嶄新的解釋,在他看來這應該是象征著未來更大更多收獲的信息。不能不佩服齊白石的見識和魄力,他的筆一下子就掃盡了多少年來圍繞了櫻桃凝聚著的悲嘆、哀愁的氣氛。老太太籃里的櫻桃,并不全是紅的,有些還帶著淺綠嫩黃的奶白色,我們買了一大捧,一面走一面吃,有的還帶著微酸,甜味也是淡淡的。就這樣邊走邊吃,再走近那棵古老的香樟時竟自全部吃完了。(黃裳《櫻桃》,有刪節(jié))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有創(chuàng)意地解讀文本”的能力。此類題目雖然有一定的開放性,但答案必須以文本為依據(jù),即不論從何角度探究,歸根結(jié)底是基于對文本的準確理解,從文本中提煉觀點,切不可空發(fā)議論。具體回答時,審清題干要求,理解“見識與魄力”的具體含義:見識,指明智、正確地作出判斷及認識的能力;魄力,指處置事情所具有的膽識和果斷的作風。再結(jié)合文本,從作者選擇的材料和表達的思想中去挖掘作者的“見識與魄力”。從文中對旅游景點的判讀——山水之美和歷史氣息、對櫻桃悲春的新解釋——“其實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緊接著就是初夏,這才是更為豐富、堅實、健旺、充滿了生機的季節(jié),也是人類努力工作的季節(jié)”談即可。分條具體闡述,整合答案,不可脫離文本,做到言之成理即可。
【參考答案】①對社會發(fā)展變化的敏銳發(fā)現(xiàn)和積極肯定顯示了作者的見識與魄力。作者通過對桐廬長街變化的觀察,敏銳地感受到時代前進的腳步;并通過對桐廬風貌的描寫,贊美與肯定當時中國社會的發(fā)展。②對改革發(fā)展前景的信心和期待顯示了作者的見識與魄力。作者筆下的櫻桃,雖未完全成熟,甜味也只是淡淡的,但還是讓作者欣喜;櫻桃“飽滿地孕育著勢將迸裂噴發(fā)的生命的力”,預示著未來更大更多的收獲,作者對此抱有堅定信心。③對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洞察和關(guān)注顯示了作者的見識與魄力。改革開放之初,人們更多關(guān)注物質(zhì)生活的進步與變化;而作者卻從影院前人群興奮、專注的神情,景區(qū)內(nèi)游人激增的現(xiàn)象中,洞察到百姓對精神文化生活多樣化的渴求。④大膽賦予傳統(tǒng)文化以新的時代內(nèi)涵顯示了作者的見識與魄力。作者賦予在古詩詞中象征惜春的“櫻桃”以新的寓意,再借品賞齊白石的畫豐富其內(nèi)涵,以此體現(xiàn)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謳歌當時那種堅實、健旺、充滿生機的時代精神。⑤對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關(guān)注和思考顯示了作者的見識與魄力。對桐君山歷史氣息的描述,對桐君祠重修的肯定,表現(xiàn)了作者對改革開放之初文化遺產(chǎn)傳承問題的關(guān)注;同時,對這些景點被游客冷落的現(xiàn)象,作者也流露了些許遺憾。
四、解讀色彩鮮明的詞語
詞語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詞語上的褒揚、喜愛、肯定、尊敬或者貶斥、厭惡、否定、鄙視等感情,需要認真咀嚼,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喜怒哀樂”。命題人在命題時常常捕捉文本中特色鮮明的詞語,要求考生依托具體的語境,解讀其傳達的情感。
【高考鏈接】(2013年高考浙江卷)作者為什么把牛犢引發(fā)的糾紛稱作“黑色幽默”?
【相關(guān)語段】現(xiàn)今的水鄉(xiāng),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細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拋撒谷種,等天收糧,靠天吃飯。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瘋長,久而久之便成了放養(yǎng)水牛的天然牧場。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趕至牧場,脖子上換上了刻有記號的新鈴鐺,直到冬天才各自牽回。一起牽回的還有傍著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犢。牛犢的認領(lǐng)沿用的是鄉(xiāng)里的老規(guī)矩:將各家的大牛小牛趕至一處,看哪頭牛犢跟誰家的大牛走,哪頭牛犢就是誰家的。如今,利益的驅(qū)動讓這樣的老規(guī)矩開始面臨挑戰(zhàn)。由牛犢引發(fā)的糾紛,每有耳聞。曾有相鄰的兩家因爭六條小牛而互不相讓,直至對薄公堂,一家甚至提出要用船裝著大牛小牛去省城做“親子鑒定”。自然,鑒定最后平息了糾紛,但花去的鑒定費、差旅費和訴訟費加起來遠遠超過幾頭小牛的價值,這一時成了人們茶余飯后談論最多的黑色幽默。打那以后,水鄉(xiāng)的水牛們大都由放養(yǎng)改成了圈養(yǎng)。歲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間成了絕響。沒了廣闊湖洲茵茵綠草的映襯,少了駘蕩和風的吹拂……牛鈴依舊叮當,但總覺得少了往昔的悅耳與悠揚。(李清明《牛鈴叮當》,有刪節(jié))
【解析】莫言獲獎后讓中國讀者再度熟悉了“魔幻現(xiàn)實主義”這一文學流派,“黑色幽默”則是產(chǎn)生于1960年代美國的一個現(xiàn)代主義文學流派,考生如果熟悉這一流派的特點,答題就不易失分了。“黑色幽默”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喜劇,在它的苦澀的笑聲中常常包含著淚水,作品中往往流露出無奈、悲觀乃至絕望的情緒。
【參考答案】①利益的爭奪與得不償失的結(jié)果形成反差,產(chǎn)生諷刺性的喜劇效果。②追逐利益的現(xiàn)實與古老的鄉(xiāng)村傳統(tǒng)相沖突,折射出時代變遷帶來的無奈。
五、探究匠心獨運的構(gòu)思
微型小說因其“工于情節(jié)設(shè)計成于哲理深蘊”,常常成為命題人命題的首選材料。有人把微型小說稱為“詩中的絕句”、“山水中的盆景”。從作者萌發(fā)創(chuàng)作動機到作品形成,有許多奧秘值得讀者探索。其中藝術(shù)構(gòu)思便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近年來從藝術(shù)構(gòu)思來命制考題往往成為各省自主命題苑里的奇葩,格外耀眼。
【高考鏈接】(2013年高考新課標卷Ⅰ)小說前半部分側(cè)重寫馬里諾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側(cè)重寫馬里諾的現(xiàn)實生活。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用意?請結(jié)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相關(guān)鏈接】在半明半暗的燈光中,他走近墻壁,修長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墻上。他像要放飛一只鴿子似的,雙手合攏報幕:“騎士跳欄!”騎士模樣的形狀在墻上蹦了一下?!坝裢檬巢?!”頓時,出現(xiàn)一只兔子在啃白菜。“山羊爬坡!”果然,山羊模樣的影子開始步履艱難地爬一個陡坡?!艾F(xiàn)在我要讓這曇花一現(xiàn)的形象具有獨立的生命,向大家揭示一個無聲的新世界?!闭f完,他從墻壁旁走開,影子卻魔術(shù)般地越拉越長,直頂?shù)教旎ò迳??!爸T位,為了使影子能脫離我而獨立生活,敝人進行過孜孜不倦的研究。我只要對它稍加吩咐,它就會具有生命的各種特征……甚至還會吃東西!我馬上給諸位表演一番。諸位給我的影子吃些什么呢?”一個炸雷般的聲音回答說:“給,給它吃這塊火雞肉凍?!币魂嚭逄么笮?。他伸手接過遞來的菜盤,走進墻壁。他的影子隨即自如地從天花板上縮了回來,幾乎貼近他的身子。人們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身子并未挪動,那影子卻將纖細的雙手伸向盤子,小心翼翼地抄起那塊肉,送到嘴里,嚼著,吞著……“喂,機靈鬼,你的影子喝酒不?給它這杯酒,喝了可以解愁。”那影子又吃、又喝,泰然自若。不久,那人把燈全部打開,神情冷漠而憂郁,臉色顯得格外蒼白。他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諸位,敝人深知這般玄妙的實驗頗易惹人嘲諷、懷疑,但這無關(guān)緊要??傆幸惶?,這項旨在使自己的影子獨立于本人的實驗,必將得到公認和獎勵。臨走前,敬請凡有疑問者前來搜一下敝人的衣服,以便確信我絕沒有藏匿任何物品。諸位的慷慨惠贈,無一不為我影子所食。十分感謝,祝大家吃好,晚安!”“見鬼去吧!”“誰要搜你的身子!”“幻術(shù)玩夠了吧,來點音樂吧!”他面朝三方,各鞠了個躬,神態(tài)莊重地退出了餐廳。拐過街角,他才稍稍挺直身子,加快腳步回家。開門的是他女兒,十五六歲光景?!澳悴换貋?,小家伙們不愿睡,他們可真累人呵!”兩個金發(fā)的孩子在一旁玩耍著,興高采烈地迎接他。小姑娘走過來,緩聲問道:“帶回來什么沒有?”他沒吱聲,從衣服里掏出一方疊好的餐巾,從里面取出一塊雞脯,幾塊餅。她把食物切成小塊,同她的兩個兄弟吃了起來?!澳悴幌氤渣c什么?爸爸?!薄安?,”他頭也不回地回答說,“你們吃吧,我已經(jīng)吃過了?!彼娉白幼聛?,茫然失神地凝望著沉睡中城市的屋脊,琢磨著明天該去哪里表演他的奇跡……(阿根廷·巴爾萊塔《喂自己影子吃飯的人》,有刪節(jié))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作品構(gòu)思技巧的能力。
【參考答案】小說以馬里諾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與他在現(xiàn)實生活的平淡無奇相對比,賦予故事情節(jié)以戲劇性,有助于吸引讀者閱讀;②小說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熱鬧有趣,與后半部分馬里諾現(xiàn)實生活的凄涼孤獨相對比,有助于增強小說的悲劇性;③小說以飯店內(nèi)觀眾對馬里諾的冷漠與家人對馬里諾的關(guān)心相對比,有助于表現(xiàn)世態(tài)的冷暖炎涼;④小說以馬里諾在觀眾面前談笑風生與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對比,有助于深入刻畫他性格的復雜性;⑤小說以影子的虛幻與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相對比,有助于增強作品反映現(xiàn)實的力度;⑥小說通過對馬里諾在飯店和家里活動狀態(tài)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底層人民的同情和對社會的批判。
六、探究個性化的審美體驗
審美意象是審美體驗在讀者心靈中生成的無形影象。審美體驗是美感的深層形態(tài),是審美者進入文本的內(nèi)部,感受著作者的情緒,理解著作品的人物、事件,欣賞著作品的畫面,鏈接曾經(jīng)有過的生活或閱讀經(jīng)歷,在感知的基礎(chǔ)上積極調(diào)動聯(lián)想、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所進行的深入審美對象內(nèi)部的心理體味和揣摩活動。
【高考鏈接】(2013年高考北京卷)有評論者曾用“一切景語皆情語”來概括本文帶給讀者的藝術(shù)感受。請談談你對“一切景語皆情語”的理解,并結(jié)合本文進行具體闡述。(不少于200字)
【相關(guān)鏈接】
我很想追懷自己在浙江的童年,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邊,又有幸去了紹興,看到魯迅故居,這里主要的色澤是黑與白,黑的瓦頂,白的粉墻,沖洗得發(fā)白的石板路,連木柱子也是黑的,嚴謹、素凈。然而空間是龐大的,人有足夠的地方可以移動,物件也是厚實可靠的,像那間大大的廚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樸質(zhì)的生活里有溫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書屋里,既有嚴厲老師的戒尺,又有那頑皮學童的小小樂園。在門前的石板路下則是潺潺的流水。水是浙江靈秀所在,是音樂,是想象力。在魯迅的藝術(shù)素描里不是也有這樣的黑泥、白石和綠水的配合么?多么樸質(zhì),又彌漫著多大的溫情!你看他用筆何等經(jīng)濟,總是短短幾句話就勾畫出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生處境,而同時他又總是把這處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氣氛之內(nèi)。他是最嚴格的,又是最溫情的,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敘述也帶有余音。富有感染力——他的閏土成了我們一切人記憶中的童年好友,他的烏篷船成為我們每個人夢里的航船,他的憂郁、憤怒和向往也成為幾代讀者難以排遣的感情?;氐胶贾?,又是另一番景色。這次重來,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猶有南宋遺風的街道和店鋪,卻始終不得空兒,只在汽車里匆匆看了一下中心區(qū)的主要街道。在我游歷過的城市里,我總覺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國人情味的,即使車站旁邊的鬧市也鬧而不亂,人行道上人來人往卻不擁擠,同時有一些老鋪子老字號還以傳統(tǒng)的禮貌待客。杭州難分市區(qū)與郊外,環(huán)湖的大道既是鬧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紅塵洗滌了。任何風塵仆仆的遠來人也是一見湖光白色而頓時感到清爽。在陽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時候顯得清幽。這次因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總是把湖的各種面容看了一個真切。清晨薄霧下,黃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則只見遠岸的燈火蕩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變?nèi)f化,沒有太濃太艷的時候,而是素抹淡妝,以天然而不是人工勝。在湖岸散步的時候,抬起頭來,看到了環(huán)湖的群山在天邊聳起,也是淡淡的那抹青色。然而它們都引人遐想,給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沒有人能把西湖看得輕飄飄的,它是有性格的,從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一面:水固然使它靈秀,山卻給予它骨氣。(王佐良《浙江的感興》)
【解析】內(nèi)容寫法,分析作用。聯(lián)系文本,理解感受。
【參考答案】“一切景語皆情語”,指對景物的描摹都是為了情感的抒發(fā)和表達。很多文學作品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對景物的描寫其實旨在表達情感,抒情才是目的。
作者書寫的是對浙江的追憶和游歷,勾勒出一幅融匯了自然山水、風土人情、歷史傳承等因素的江南圖景,感物寄興,表達了對浙江性格的體悟。文章其實就是為了抒發(fā)對故鄉(xiāng)濃重的贊美之情,贊美這里的山水風物、人文情韻。如紹興的街道、店鋪和水鄉(xiāng)景色,嚴謹、素凈,物件厚實可靠,樸質(zhì)的生活里有溫厚的人情,魯迅的藝術(shù)素描樸質(zhì),溫情!他用筆經(jīng)濟,勾畫實在處境,有抒情氣氛。平常的敘述也帶有余音,富有感染力——他的嚴格而寬厚,充滿深情,是魅力之源。浙江人杰地靈!西湖清爽,洗滌紅塵,讓人感到清爽。西湖多變,西湖是明媚的,更顯清幽,西湖淡雅天然,素描淡妝,以天然而勝。西湖性格厚重,富有厚度和重量。水使它靈秀,山卻給它骨氣,同樣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增強了藝術(shù)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