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優(yōu)越,“小胖墩”和“小豆芽”的學生數(shù)目逐漸增多。因此,體育的困難生也在逐年增加。我就此結合其他老教師及專家的經驗和自己心得,對體育困難生的心理進行分析和采取了一些教學策略。
關鍵詞:體育教學; 困難生; 教學策略
關鍵詞:G80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10-159-001
一.關于體育困難生的調查與分析
1.研究對象
根據(jù)2011年初二學生的體育達標成績,對其中四個班級以及達標成績差的學生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各項達標成績的資料如下:
2.我在以上這些體育困難生中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體育困難生大多在心理方面表現(xiàn)為以下這些表現(xiàn):
(1)膽怯心理:瞻前顧后、優(yōu)柔寡斷、難為情、容易緊張、依賴性強。
(2)自卑心理:為難、沮喪、萎靡不振;甚至破罐破摔,厭煩體育課。
(3)嫉妒心理:心胸狹窄、喜歡猜疑、貶低他人、排斥他人、與同學關系緊張,心理處于壓抑狀態(tài)。
(4)執(zhí)拗心理:固執(zhí)任性、自負、愛逞強;喜歡堅持己見;不主動幫助別人。
(5)急躁心理:情緒波動大,甚至行為過激,與老師頂撞,故意擾亂課堂紀律,與同學打架等。
(6)無所謂心理:認為體育課上不上都行,課堂聽講不認真,練習偷懶,我行我素,紀律渙散,行動自由。
3.體育困難生的心理形成因素
3.1學生自身原因:智力原因,智力特差的學生接受能力低下,學習動作時障礙多,練習時退縮,不積極。體能原因,特弱型的,如體弱多病,體型過胖,或者過矮小等,他們對自己的信心不足,對運動產生厭煩心理。
3.2家庭原因。一類是屬于獨生子女的體育困難生。家庭中的“過溺愛”、“過保護”以及“教育不足”都會造成獨生子女個性發(fā)展的偏執(zhí)。他們或者弱不禁風,脆弱;或者任性,自命清高,狂傲,支配欲強,與人關系僵持;或者營養(yǎng)過剩,過分肥胖。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心理正常發(fā)展,在體育運動中明顯表現(xiàn)出來,對他們正常的學習產生障礙。另一類是家庭不完整的體育差生,父母離異,家長文化水平過低等。這類學生在家庭中大多缺乏關愛或家庭教育方法不當,導致他們心理不健全,這些心理因素導致他們在體育課中與教師對立、頂撞,紀律渙散。
二、關于體育困難生的教學措施和方法
1.提高學生思想認識
教師要用生動的事例和科學知識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并注意觀察和深入了解他們的心理特征,正確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他們對體育運動知識的認識程度,消除他們對體育的偏見和模糊的認識程度,讓學生在快樂運動中領略到進行體育鍛煉的快感,從而積極投身到體育運動中去,實現(xiàn)自己在體育課中的價值。
2.更新知識,提高素質
體育教師應加強師德修養(yǎng)。要不斷的更新知識,更新觀念,樹立教師的人格榜樣,用自己的崇高思想、精深的業(yè)務能力、良好的行為感化體育困難生。體育教師面對困難生要充滿信心,并把這種信心遷移給學生,激發(fā)體育困難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身心素質。
3.投入熱情,耐心施愛
投入教師的情感是以一種滿足體育困難生需要為出發(fā)的措施。由于困難生所處的“惡劣環(huán)境”、“地位低下”。若教師從情感上親近他們,從生活上關懷他們,從心理上理解他們,就會使困難生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可信,在情感上引起共鳴,增強向師性,進而以正常的心態(tài)進行體育課的學習。
4.區(qū)別對待,引起興趣
不同的體育困難生,不同的心理,支配不同的行動。因此,對不同的體育困難生,教師應有不同的教法。教師給身體素質差的學生降低標準,讓學生在練習中經常嘗“苦頭”的體驗化為嘗“成功”的喜悅,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膽子小的學生,教師用風趣詼諧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比喻,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體型特殊的學生,教師可組織他們多參加娛樂性節(jié)目,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興趣。總之,給學生以力所能及的可行目標,調動體育困難生內心的積極因素,改變其消極的自我認識,逐步樹立自尊心,自信心。
5.抓住時機,表揚激勵
首先,體育教師不要讓體育困難生經常處于被人遺忘的“角落”,而應大膽放手,多給他們參與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地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愿做而又能做好的事情,縮小同學、師生間的距離。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善于并及時發(fā)現(xiàn)體育困難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激勵體育困難生的上進心,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從而認識到自己價值,不斷進取。
6.優(yōu)化組合,表率幫帶
努力營造一種學生之間相互尊重、互相關心、團結友愛的和諧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地組織安排學生練習時前后順序及鍛煉分組,優(yōu)化組合,利用優(yōu)等生影響困難生,帶動困難生,學生之間的\"比、幫、帶”,使困難生產生“他能做,我也可以完成”的競爭心理,充分調動周邊積極因素,通過集體的力量幫助他們,帶動他們,不再讓他們成為“孤立兒”和“嫌棄兒”,在最優(yōu)化的環(huán)境中得以進步。
總之,體育困難生的缺點、錯誤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一個產生、形成、發(fā)展的過程。因此對他們的轉化教育工作也是一個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要抓準時機反復抓,不少困難生都是經過“進步--反復--再進步--再反復--更大的進步”的曲折道路而轉變?yōu)橄冗M的,這需要體育教師付出艱苦的勞動和辛勤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