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魚是一種健康的食物,具有益智健腦、保護心臟的作用。然而,由于近年來水體污染的日益加重,很多魚體內蓄積的重金屬越來越多,魚類食物的安全性正在迅速降低。甲基汞就是魚體內最常見的重金屬污染物之一。人們在攝入過量的甲基汞后,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損、語言和記憶出現(xiàn)障礙等情況。孕婦和小兒若長期攝入此物質,還可使胎兒或小兒的神經系統(tǒng)和認知行為受到損害,并會干擾其智力發(fā)育。
為了掌握魚體各部位中甲基汞的含量和分布規(guī)律,南京市疾病防控中心的研究人員對南京各大超市和農貿市場上最常見的鯽魚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他們選取了體重為400克、350克、200克、100克的市售鯽魚,分別對其魚肉、魚皮、魚腦、魚子進行了甲基汞含量測定。結果顯示,在體重為200克以下的鯽魚體內,魚肉、魚子、魚皮、魚腦中汞的含量都低于0.02毫克/千克,遠遠低于國家的限量(≤0.5毫克/千克),完全可以放心食用。隨著魚齡的增大,魚肉和魚子中汞的含量沒有發(fā)生明顯的變化,但魚腦和魚皮中汞的蓄積量明顯上升。與體重為200克以下的鯽魚相比,體重為350克的鯽魚其魚皮和魚腦中汞的含量均略有上升,體重為400克的鯽魚其魚皮中汞的含量可增加5倍,其魚腦中汞的含量可增加20倍以上。
魚體各部分含汞量從高到低的排序是:魚頭的含汞量>魚皮的含汞量>魚肉的含汞量>魚子的含汞量。以400克的鯽魚為例,其魚腦中汞的含量可達到0.36毫克/千克,是魚子的20倍,魚肉的15倍,魚皮的6倍。不過這一規(guī)律在200克以下的鯽魚中并不適用。
研究人員在對生魚和熟魚中汞的含量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魚腦、魚皮和魚肉中汞的含量并不會隨著加熱而減少。但魚子在被加熱之后,其中的汞含量會大大降低,降至0.008毫克/千克以下。
研究人員指出,人們在選購鯽魚時應首選半斤以下的。這樣的鯽魚魚齡小,體內甲基汞的含量很低,孕婦兒童都可以放心食用。人們若購買了七兩以上的鯽魚也不用過于擔心,因為此類鯽魚的魚肉和魚子都很安全,不過最好不要食用魚頭。人們在去餐館進餐時,要少點“泡椒魚頭”、“魚頭泡餅”等用魚頭烹飪的菜肴。另外,老年人還應轉變“孩子吃魚腦更聰明,吃魚子會變笨”的傳統(tǒng)觀念。魚腦中普遍含有重金屬,不適合兒童吃。而魚子中富含營養(yǎng)物質,又很少會蓄積重金屬,更適合兒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