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礦區(qū)鐵路上煤炭運輸列車車鉤分離事故,嚴重影響著鐵路運輸?shù)恼V刃?,無論是管理層還是操作者,都在日常工作中耗費了大量精力,目前在本企業(yè)防范車鉤分離的主要方法還是以人為確認和看護為主。鑒于該事故的偶然性、突發(fā)性和難以防范性,一直困擾著礦區(qū)鐵路運輸工作,特結合本人多年在礦區(qū)鐵路從事列檢的現(xiàn)場執(zhí)行及基層技術經驗,列出一些措施,力求在大幅度降低勞動量的情況下,盡力避免礦區(qū)鐵路車鉤分離事故的發(fā)生。
關鍵詞:礦區(qū) 鐵路 車鉤 分離
中圖分類號:U29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4(c)-0124-01
1 礦區(qū)鐵路常見的車鉤分離原因
1.1 車鉤閉鎖位尺寸超限
車鉤各相關部位變形嚴重,其中包括鉤舌、鉤腕的外漲變形,鉤耳及孔的上翹及下垂等。各部位磨耗變形后加修不良,如鉤舌鎖面、鉤鎖內側面及鉤鎖腔內壁磨耗過限時,這些焊層會在車輛運行當中因受沖擊或摩擦脫落,造成閉鎖位尺寸突然增大。
1.2 車鉤防跳裝置失效
上鎖銷實修不良,使鎖銷頂部防跳部位施焊過多,或焊后未打磨成原形,這樣組裝后的鉤鎖防跳作用不良。鉤舌的鉤鎖承臺處堆焊過高,堆焊面積小,減小了鉤鎖與鉤舌的接觸面積,容易使鉤鎖上竄造成車鉤分離。
1.3 車鉤連接狀態(tài)不良
車鉤鎖鐵沒有完全落下,形成假落鎖,或上、下鎖銷沒有完全落下,失去防跳效果,使車鉤連接不良。
1.4 提鉤鏈松余量不足
提鉤鏈松余量限度不符合規(guī)定,在車輛運行中,容易產生抖動致使拉緊鉤提桿鏈,從而提起上鎖銷,使上鎖銷脫離防跳位置或直接產生提起鎖鐵現(xiàn)象,產生車鉤分離。
1.5 鉤提桿不符合標準
鉤提桿角度不符合規(guī)定,影響鉤提桿鏈松余量;鉤提桿座松動,下作用式鉤提桿不入槽,都有可能影響車鉤防跳裝置,從而導致車鉤分離。
1.6 車鉤高度差不合規(guī)定
兩連接車鉤的高度差為互鉤差,其超過規(guī)定范圍,則兩車鉤上下連接部分過短,容易導致車鉤分離。
2 車鉤分離故障的檢查確認及應急處理
2.1 確認車鉤閉鎖狀態(tài)
測量方法:測量閉鎖位車鉤鉤舌與鉤腕內側面距離,用專用檢查器窄邊測量上、中、下三處。若其中一處能夠進入并存在間隙即為閉鎖位尺寸超限。應急處理:更換鉤舌,無新件可使用列車尾部或機車前部車鉤鉤舌進行更換。
2.2 確認車鉤防跳作用
測量方法:當車鉤處于閉鎖位時,將鉤鎖向上托至最大位置,然后用梯形塞尺插入鉤鎖突起底部與鉤舌的鉤鎖座之間進行測量。兩者之間的距離,上作用式車鉤超過22 mm時均視為防跳作用不良。應急處理:更換鉤鎖銷,如沒有新件,則使用列車尾部車輛車鉤內的鉤銷和鎖鐵更換處理。
2.3 確認車鉤連結狀態(tài)
判斷方法:上作用式車鉤的上鎖銷應充分落在上鎖銷孔上平面上,鉤鎖腳露出車鉤底部孔;下作用車鉤的下鎖銷充分落下,16、17號車鉤防跳銷孔全部露出。應急處理:使用檢點錘的錘把在車鉤下鎖銷孔處撥動鉤鎖腳,使其鉤鎖充分落下。如果撥不動時,可讓司機進行壓縮車鉤或將車列拉開重新連結。如車輛連結后還會出現(xiàn)上鎖銷未落下,鉤鎖腳卻已露出下鎖銷孔,這是由于上鎖銷桿斷裂,應進行更換。
2.4 確認鉤提桿鏈松余量
測量方法:先測量鉤提桿鏈于拉直狀態(tài)下的兩圓銷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然后再測量鉤提桿鏈于自由狀態(tài)下的兩圓銷中心線間距離,所測得的兩數(shù)值之差即為鉤提桿鏈松余量,正常范圍應在40~55 mm。
應急處理:用力將鉤提桿把手向上扳,調整鉤提桿鏈松余量至符合要求。不可用力過猛,邊扳邊測量。
2.5 確認鉤提桿狀態(tài)
檢查方法:應先檢查鉤提桿的角度,觀察其有無彎曲、變形,鉤提桿座螺栓有無松動、丟失;下作用式車鉤鉤提桿的扁平部分是否入槽,是否用鐵絲捆綁牢固;應急處理:如鉤提桿彎曲變形、下作用式鉤提桿扁平部未入槽,應在鉤提桿座處進行捆綁,并采取臨時措施,或者將鎖銷和鉤頭進行捆綁牢固,使其不能提鉤。
2.6 確認車鉤高度差
測量方法:測量兩連結車鉤鉤舌中心水平線之間的距離,所得的數(shù)值亦為車鉤高度差。如果兩車鉤連結后,其中心水平線高度之差超過75 mm時既為車鉤高度差超限。應急處理:將高度偏低的車鉤,用頂鎬或撬棍抬起,在鉤托板上墊入備用磨耗板或其他合適的代用品,也可減去偏高車鉤的鉤身磨耗板來調整車鉤高度。根據(jù)經驗,每抬高鉤托板1 mm,車鉤抬高約3 mm。
3 防止車鉤分離的技術改進
由于13號上作用式車鉤在正常落鎖后,在自然下垂時,很容易產生鉤提桿鏈中間的整環(huán)橫向放置,上下兩環(huán)掛在其中部的現(xiàn)象,此種情況,使鉤提桿鏈拉緊,在列車運行抖動中,極易提起鎖銷甚至鎖鐵。改造方法:在鉤提桿鏈中間完整的環(huán)正中間加焊一小截鋼筋,使與其連接的上下兩環(huán)分離在中間環(huán)的兩端,從而不會產生整環(huán)橫向放置的情況。
13號上作用式車鉤運用廣泛,針對防跳失效致使鉤鎖跳起現(xiàn)象或人為因好奇故意或翻越車輛無意提鉤造成分離。對礦區(qū)企業(yè)自備車輛,列車編組相對比較固定的情況下,可采用人為捆綁鉤鎖的方法,使提鉤不再發(fā)生。捆綁方法:將細鐵絲雙股或粗鐵絲單股,穿過鉤鎖鐵底部孔,鐵絲拉緊,捆綁在車鉤下方用來吊掛下鎖銷桿掛鉤的橫桿上,使鎖鐵始終落下,確保車鉤連接良好。
加鎖防止提鉤:(1)上作用式車鉤鉤提桿的提手旁邊加裝鐵鏈帶鎖,防止提起。(2)13號車鉤,無論上下作用式,都可在鎖鐵鎖腳孔內穿入軟鋼絲,并且繞過車鉤下方的下鎖銷掛鉤桿后拉緊,鋼絲兩端壓制成環(huán),可以加鎖。(3)在上作用式13號車鉤,用具有一定強度的長u形鋼片,在u形開口一端將上下兩片鉆孔打通,用來掛鎖。使用使,將鋼片的上片平穿過鎖鐵腳底部孔露出車鉤底部,掛上鎖即可防止提鉤。
16和17號車鉤簡易防跳銷:下部防跳銷在運用中,很容易變形或丟失。針對此種情況,可建議列檢員在作業(yè)中,攜帶老虎鉗,對變形的防跳銷及時矯正,以免每次直接插入后在列車運行中又會脫落。對防跳銷丟失情況,可以具一定強度的工程塑料為材質的防跳插銷,插銷兩端稍粗,一端封閉,另一端成三叉開口,端部成錐形長斜面,三叉間小有一定間隙。此種插銷具有重量輕,價格便宜,攜帶方便,使用簡單等優(yōu)點
參考文獻
[1]陳雷,陳大名.鐵路貨車廠修技術問答[M].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
[2]鐵道車輛[J].四方車輛研究所,200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