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汽輪機檢修盤車用于汽輪機大,中修中。當轉子復位實現(xiàn)對中調正和測定調正汽封間隙等工藝時需要盤動轉子,這時用到檢修盤車。當轉子某部分需要微量磨銷,也可以用到檢修盤車。調正中可能需要起吊轉子,檢修盤車的位置不應該影響轉子的起吊,所以檢修盤車裝于轉子之側。
關鍵詞:汽輪機 盤車裝置 檢修 分析
中圖分類號:TK26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4(c)-0016-01
1 概述
盤車裝置置于低壓缸和發(fā)電機之間的軸承座上,通過低壓轉子與發(fā)電機轉子之間的聯(lián)軸器上的傳動齒輪,帶動汽輪發(fā)電機轉子轉動,轉速為3.35 r/min。盤車裝置由電動機傳動輪系和用來降低速度的減速齒輪、嚙合杠桿以及必要的聯(lián)鎖裝置等組成。
1.1 傳動輪系
電動機軸帶動主動鏈輪(37)旋轉,通過鏈條、從動鏈輪(36),蝸桿(7)、蝸輪(Ⅻ)、蝸輪軸(8)小齒輪、以及惰輪(10)來傳動減速齒輪,減速齒輪則用鍵與盤車齒輪軸(Ⅶ)相連接,盤車齒輪軸通過盤車齒輪跟嚙合齒輪(11)相嚙合,而嚙合齒輪又與轉子上的盤車大齒輪嚙合。
1.2 嚙合杠桿
嚙合齒輪(11)可在齒輪軸(14)上轉動,齒輪軸裝在(12)和(13)二塊擺動板上,而擺動板又以盤車齒輪軸(Ⅶ)為支軸轉動。這些擺動板的內端用適當?shù)倪B桿機構與操縱桿(18)相連接。因此,將操縱桿(18)移到“投入”位置時,嚙合齒輪(11)即與盤車大齒輪嚙合。當汽輪機轉子的轉速增加到足以推動盤車時,嚙合齒輪(11)將處于被動狀態(tài),由于傳動齒輪轉矩的作用,嚙合齒輪(11)將自動脫離嚙合狀態(tài)。嚙合齒輪、惰輪和齒輪軸的襯套以及盤車齒輪軸、渦輪軸與支座和主殼體之間的襯套均為燒結多孔青銅,它不需要潤滑。蝸桿襯套和蝸桿上的推力面用油管籍主軸承系統(tǒng)供壓力油來潤滑。
2 汽輪機盤車裝置檢修方法
2.1 調水平
轉子單盤前,測量上機架水平,上機架水平合格后才盤車。盤車數(shù)據(jù)不合格時,通常處理鏡板與推力頭間絕緣墊來調整水平(水牛家、木座、陰坪),無鏡板電站(自一里)則通過磨卡環(huán)來調整。水牛家1#機組為推力頭與鏡板間之間加銅片。
2.2 測量分點
陰坪電站盤車時,上導、下導、軸法蘭、水導處均勻分為8個點進行測量,兩點之間角度為45度,分別在X方向及Y方向各架一只千分表,旋轉發(fā)電機,記錄每一個點在X表及Y表時的讀數(shù)。X表與Y表所讀數(shù)據(jù)目的為相與校驗,數(shù)據(jù)相與獨立,并不同時使用兩只表數(shù)據(jù)。發(fā)電機單盤的目的為調整鏡板與軸線的垂直度。
2.3 機組軸線測定方法
發(fā)電機組檢修回裝期連軸后通常需要重新確定機組中心線即軸線。軸線測定需將上導瓦抱住,在上導、水導X、Y方向各架一只百分表,使用千斤頂在水導+X、-X、+Y、-Y四個方向頂水導或水導上端軸,測得4個數(shù)據(jù),計算出水導在X方向及Y方向的總間隙即可得出中心點座標。[(+X)+(-X)]/2、[(+Y)+(-Y)]/2 根據(jù)該計算值來確定機組應該往哪個方向移動多少,推機組是靠調整上導瓦來確定,通過調整上導瓦的抗重螺絲將機組推向需要的方向,通過上導所架的百分表來確定調整了多少。完成一次調整后需頂轉子一次,使轉子自由落下后再將上導瓦松開才對上導百分表讀數(shù)來確定本次將軸線調整了多少,是否達到需要調整距離。然后再次將上導瓦抱緊并將百分表歸零,再次測量水導距+X、-X、+Y、-Y四個方向的距離,重復以上過程調整,直到+X、-X、+Y、-Y四個方向的距離相等或相近即軸線調整完畢。
2.4 在盤車時,盤車數(shù)據(jù)無任何規(guī)律
出現(xiàn)盤車死的情況,那么有可能水輪機大軸或發(fā)電機大軸法蘭厚度不均勻,連軸后中心線出現(xiàn)折線,不在同一中心上。那么可能會造成轉輪與止漏環(huán)卡死,應及時停止盤車,否則可能出現(xiàn)拉壞止漏環(huán)的情況。這種情況應處理法蘭,將法蘭厚度處理均勻后再連軸。
2.5 盤車完成后,獲得盤車數(shù)據(jù)
待回裝完成后調整上、下導瓦隙(瓦隙調整:加熱連軸后,對機組進行盤車,架兩只表相互校驗,通常在-X及-Y方向(陰坪盤車時在-X及-Y偏-X45度即3點和5點上架兩只表進行測量),以任意點為起始點,記錄X表及Y表分別在上導、下導、法蘭、水導的盤車數(shù)據(jù),制表算出全擺度及凈擺度并生成擺度曲線.分析凈擺度最大點,根據(jù)凈擺度最大點來調整瓦隙,通過制作CAD制圖方法,通常選用半徑為300 mm的圓,再作一個直徑為320 mm(根據(jù)總間隙來確定外圓直徑)的圓,后者為單邊有0.20 mm(放大100倍后作圓)設計間隙,制作好后觀察擺度曲線上最大點出現(xiàn)的位置,主要是方向在哪個點,如最大點在3點偏4點20°等,后將內圓圓心向該方向移動擺度最大點的距離,再通過標注法測得8個點上內圓與外圓的距離,該距離就是需要調整的瓦隙)。盤車完成后應頂起轉子清理推力瓦上剩余豬油,清理后轉子落下后調整各推力瓦受力應平均受力,打受力即使用二錘調整各推力瓦下抗重螺絲,打受力時應在水導X、Y方向各架一只歸零百分表,打受力應將百分表打歸零(陰坪未見打受力和在轉輪室制作頂絲頂轉輪);然后開始推機組中心,機組中心確定后在轉輪室焊接頂絲將轉輪頂住,以免機組回裝時中心線偏移。發(fā)電機上導、下導冷卻器即可開始回裝,回裝完成后冷卻器保壓,水導部分回裝檢修密封,測試空氣圍帶是否漏氣。
回裝水機工作密封水導軸承。上導測試完成所有溫度傳感器信號后蓋蓋子加油;下導回裝下導軸承,檢查下導溫度傳感器正常,回裝齒盤測速裝置;回裝接力器全關、空載開度以上及以下行程開關;回裝機械過速裝置,下層、水導加油后檢查導葉位置微動開關信號、剪斷銷信號、頂蓋水位高信號。連接接力器供油管路,油壓裝置建壓測試管路無滲漏油,檢查所有信號均已恢復,投入監(jiān)控DI、DO模塊核對信號,監(jiān)控發(fā)令監(jiān)視圍帶、鎖定、風閘工作是否正常,技術供水示流信號器是否正常,對尾水充水檢查水車室各部無漏水。調整導葉開度全關信號,校正導葉開度信號。
3 安裝與運行分析
(1)不論何種機構的檢修盤車,整體裝于大軸一側之中分面上。先安裝基礎板,用埋頭螺釘固定在中分面軸承箱螺孔內,然后把檢修盤車固定在基礎板上,這時檢修盤車齒輪應與大軸齒輪嚙合良好。(2)齒輪嚙合位置要求是與齒輪退出側邊齊平。這時盤車進退機構的齒輪軸在減速機構最深處。(3)進退機構,檢修盤車齒輪軸可以軸向位移,依靠其后端兩種螺釘推出與拉進來實現(xiàn)軸位移,此機構十分方便安全,比過去整機推拉的缺陷方便的多,完全克服過去松緊盤車固定螺釘?shù)膹婓w力勞動和固緊不力引起盤車位移的缺陷。(4)盤轉前,應在軸承箱中澆透平油,使軸承表面充分濕潤,嚴防干磨擦。(5)本機通過控制箱可以實現(xiàn)連續(xù)盤車和點盤。盤轉時盤車體受力向下為宜,即從車頭看轉子順時針轉,盤車裝于中心左側。
參考文獻
[1] 高鳳泉,趙立海,來慶秀.200MW汽輪機盤車裝置結構及故障診斷[J].汽輪機技術,2012(4):470-471.
[2] 周琳.預防汽輪機大軸彎曲及常規(guī)處理要領[J].東方汽輪機,2011(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