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好環(huán)直接關系著學校師生的生命安全、財產(chǎn)安全以及環(huán)境安全,不容忽視。該文針對目前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和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就制度建設、增強實驗人員安全意識、培養(yǎng)實驗人員的安全技能、加強實驗室安全設施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新思路。
關鍵詞:實驗室安全 安全意識 安全知識 安全設施建設
中圖分類號:X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5(C)-0139-02
2013年4月,我國高校頻發(fā)兩起重大實驗室安全事故—“4.1復旦大學投毒案”和“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室爆炸案”。事故的發(fā)生給受害者的家庭、學校和社會造成了重大影響,引起高校自身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高校實驗室是高等學校開展實驗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高校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素質的必備場所[1]。但近年來,我國高校頻發(fā)安全事故,給我們現(xiàn)行的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敲響了警鐘,探索科學有效的措施強化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確保師生生命安全與高校財產(chǎn)安全,確保實驗、教學、科研有序進行是當前各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筆者長期從事實驗室工作,深知實驗室管理工作的繁瑣與復雜,更深知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性,現(xiàn)擬從實驗室工作者的角度探討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
1 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現(xiàn)狀
1.1 管理者的安全意識淡薄
近年來,隨著高校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其實驗室建設也在不斷壯大:實驗室規(guī)模擴大、實驗儀器增多、實驗項目增加等,與之相匹配的實驗室管理制度與安全建設卻增長緩慢,大量的資金都用于購置高端儀器設備,卻忽視實驗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實驗室安全設備的配備,更缺少實驗室安全管理標準。在我們安全管理中還廣泛存在著“說起來確實重要、忙起來可以不要、干起來要往后靠、出事才知真重要”的麻痹思想。而且安全工作特有的細致、具體、工作業(yè)績無法量化及不可預期的特點,使得很多相關的管理者對此項工作不夠重視或責任不明確,因此,模糊的“不出事就是安全”的安全觀念在高校實驗室有著廣泛的生存空間[2]。
1.2 實驗人員復雜,安全知識薄弱
實驗人員是實驗進行的主體,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占主導地位,在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雙重身份,既是實驗室安全管理政策的執(zhí)行者也是安全監(jiān)管的主體。伴隨著學校為學生開設的實驗課程、高校教師科研項目以及實驗室承接的社會服務和創(chuàng)收工作的增多,進入實驗室的人員變得愈加復雜。一部分是實驗室的專職工作人員,另一部分是科研項目組成員及所涉及到的博士生、碩士生及部分本科生,第三部分為外單位科研合作人員。人員來源復雜、人員的知識結構不一,對實驗室安全知識和實驗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同,實驗時間長短不一等給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1.3 儀器、藥品試劑的管理不到位
藥品試劑是實驗開展的利器,也是實驗室安全管理中最大的隱患。由于現(xiàn)用的大部分藥品試劑都是由課題組自行購置,雖有指定負責人,但無購置計劃與藥品試劑的入室審查,而且沒有統(tǒng)一的放置地點,實驗室內隨意放置;劇毒、易制毒試劑沒有專人專柜管理;實驗藥品浪費嚴重,重復購置,藥品使用情況無人登記等問題嚴重存在。
在儀器設備的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著使用后不登記、不整理相關衛(wèi)生、不關閉電源的“三不”問題,而且儀器設備的相關技術資料及備品備件隨意放置導致丟失的事情時有發(fā)生,小型儀器隨意搬動或借用等等,種種不良的個人行為給儀器設備的高效利用埋下了隱患。
1.4 實驗廢棄物的隨意處理
實驗產(chǎn)生的“三廢” (廢氣、廢液、廢渣)處理,直接關系到每一位實驗人員的人身安全和環(huán)境污染等諸多問題。高校實驗室多數(shù)沒有廢棄物處理裝置或回收桶,由于人員復雜,監(jiān)管不力,有些實驗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直接將實驗廢液倒入下水道;產(chǎn)生有毒和刺激性氣體的試劑不按規(guī)定在通風櫥內使用;廢棄物未分類放置隨意丟棄等現(xiàn)象存在,嚴重影響了實驗人員自身的身體健康并對環(huán)境造成了污染,為此實驗廢棄物的安全管理至關重要。
1.5 安全建設不到位,水、電、火災及竊盜隱患大
長期以來,在我國潛移默化的國家公共財產(chǎn)高于個人安危的教育下,使人們忽視實驗室安全防護設備的配備[3]。實驗室通風設備差,門窗關閉不嚴導致儀器耗材或電腦被盜,各種電線、水管年久失修,消防器材未定期檢查或常年不更換,消防通道被堵,實驗樓沒有樓層示意圖和安全消防通道示意圖,絕大多數(shù)化學實驗室內沒有沖淋設備、洗眼器、氣瓶柜、急救包和其他勞保用品等等,有的連滅火器都沒有配備,當遇到危險時實驗人員無法有效的保障國家財產(chǎn)和自身安全。
2 理應采取的措施
2.1 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實驗室安全管理體制
實驗室安全管理體制的建立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前提,為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起到有效的監(jiān)督。高校理應專門成立實驗室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由學校、各院系、教務處、科技處、保衛(wèi)處、各實驗室等多個部門的主要領導擔任小組成員。各教學、科研實驗室逐一和學校簽訂“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書”,明確每個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責任人,建立“校-院-實驗室負責人-實驗人員”的四級實驗室安全管理網(wǎng)絡,讓實驗安全意識從上層深入、層層普及推廣,使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常態(tài)化。
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是確保實驗室安全的關鍵,高校理應根據(j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結合自身學校實驗室特點,有針對性的建立健全與之相關的實驗室安全管理條例,如“實驗室安全崗位責任制”、“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實驗室危險品管理制度”、“實驗室安全標準操作規(guī)程”、“實驗室工作人員培訓制度”等各項制度和文件,使各級實驗室在開展安全管理工作時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深入落實安全責任制,定期檢查,積極治理安全隱患,為實驗室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為實驗教學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4]。
2.2 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提高實驗室安全意識
現(xiàn)在有相當一部分師生安全意識淡薄,存在著重科學研究,輕安全預防的思想;存在著安全工作只要實驗人員在現(xiàn)場就不會發(fā)生事故的僥幸心理,所以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導致實驗室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加強安全教育工作是保障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措施和關鍵所在[3]。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學校應積極組織師生學習國家相關的安全知識法規(guī)和手冊,并針對實驗教師、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實驗工作人員和實驗管理人員等開展不同層次的安全知識教育,把安全教育作為一種常態(tài)教育,納入他們的從業(yè)教育;經(jīng)常性開展實驗室安全宣傳活動,如在校園內和實驗室場所張貼實驗室安全知識展板;不定期舉辦實驗室安全事故圖片展、實驗室安全操作圖片展等讓師生員工了解怎樣才是安全的,起到警示和告知的作用。二是要進行安全演習[5]。學校安全管理領導小組應定期組織相關實驗室人員進行實驗大樓火災逃生演練、消防器材的使用和化學試劑泄露救助演練等活動,以提高實驗室人員的安全事故應急能力和掌握逃生、自救和救護的基本技能。防栓的使用,以及如何從事故中的實驗室逃生,中毒事件發(fā)生后怎樣應急處理等等。
2.3 加強實驗室人員管理,實行實驗室準入制和實驗人員培訓上崗制
2002年1月9日國務院公布實施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指出:“從事使用危險化學品和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的單位,其主要負責人必須保證本單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和國家標準的要求,并對本單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負責。使用危險化學品和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的人員必須接受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安全知識、專業(yè)技術、職業(yè)衛(wèi)生防護和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并經(jīng)考試合格,方可上崗作業(yè)?!薄?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教育部《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學校應當將師生員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納入學校的消防安全年度計劃。加強多層次、專業(yè)化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工作,提高師生們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6]。由此可見,實驗室工作是很受國家重視的,并非如現(xiàn)狀這般實驗室工作輕于教學,實驗人員的地位低于教學和科研人員。
實驗室準入制度的建立就是要提高進入實驗室的所有人員實驗室安全素質,進而實現(xiàn)實驗室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是要對進入實驗大樓的一切人員實行實名登記準入制管理,每人實名登記辦理門卡或登記牌,這樣從源頭保證人員來源的可追溯性。二是要對擬將進入實驗室開展實驗的人員包括教職工、博士、碩士、本科生、其他單位科研合作人員,先進行實驗室安全知識培訓,然后筆試并考核實際的實驗操作能力,考核合格方能進入實驗室開展工作[7]。
加強實驗室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如: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儀器設備、化學試劑的常規(guī)使用方法,緊急情況的應急對策,特別是實驗過程中要求實驗人員務必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按流程要求進行實驗操作,嚴禁違規(guī)操作,將避免人身傷害的理念滲透到實驗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真正做到“安全第一、從我做起”。
2.4 建立儀器設備、藥品專人負責制
一是對實驗室所屬設備按金額分類為普通儀器和大型精密儀器設備,且各設備均建立帳戶檔案、技術資料檔案和設備卡,配備專人負責管理。管理人定期核對確保帳物相符,并對新購儀器設備進行編號貼標、卡片歸檔。同時大型精密儀器還需配備儀器使用人,負責所管大型儀器的日常使用、技術指導與培訓、儀器使用情況的登記和保養(yǎng)等工作。
二是對實驗室的化學試劑,配備專門藥品柜,配備專人負責管理,對采購-領用-使用-廢棄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情況予以登記造冊;對化學試劑按有毒、無毒、有機、無機等分類整理,分柜分層分類擺放,藥品柜外有明確標識;特別是劇毒化學品采取由實驗室雙人、雙鎖、雙鑰匙管理,使用情況登記備案,責任明確,確保劇毒化學品、易制毒試劑的安全使用。
2.5 廢棄物的存放與處理
高校實驗室應根據(jù)“分類收集、定點存放、專人管理、集中處理”的工作原則, 結合本實驗室的特點,加強對有毒、有害化學廢液及固體廢物(簡稱危險廢物)的管理,規(guī)范和加強實驗室排污管理,并做好危險廢物的處理。例如,盡可能對大量使用的有機溶劑自行回收提純再利用;對有毒有害廢液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劇毒廢液和廢舊劇毒化學試劑,進行解毒或降毒處理等。對自行不能處理的“三廢”,由專職實驗管理人員將其統(tǒng)一收集定期交由學校統(tǒng)一集中處理或政府指定的處置部門統(tǒng)一進行處理,使實驗室化學品垃圾處理工作常態(tài)化,從根本上消除化學品垃圾帶來的安全隱患,創(chuàng)造安全和諧的實驗環(huán)境。
2.6 加強實驗室安全設施建設,保障生命及財產(chǎn)安全
加強實驗室安全設施建設,提高實驗人員對安全問題的認識,學會并正確使用防護設備,這樣既保障了實驗人員自身安全,也能有效地避免各種可能的危險產(chǎn)生,從而有效地推動了實驗室安全管理趨于完善。一是在實驗室或實驗樓內明顯位置張貼“樓層示意圖”和“消防安全通道示意圖”,當事故發(fā)生時能及時有效的組織實驗人員疏散;二是水電管線設施及時更新改造,防止因電線老化或水管滲漏、跑水而造成貴重儀器損壞或火災事故的發(fā)生;三是按規(guī)定在樓道內配置固定式滅火系統(tǒng),實驗教室內按房間面積大小配置適量的移動式消防器具和器材;四是加強防盜設施建設,在實驗室或樓門口安裝門禁管理系統(tǒng),實驗人員憑卡出入,車輛憑卡進出,樓門口及樓道兩端安裝電子眼監(jiān)控設備。只有通過以上措施,才能增強了實驗室事故的預防和處置能力,確保了實驗室工作的安全有效進行。
3 結語
安全問題無小事,安全意識要謹記,安全制度須落實,安全知識必掌握。實驗室安全管理是一項艱苦的、細致的、長期的且無法量其產(chǎn)出工作,但它建設的好環(huán)直接關系著學校師生的生命安全、財產(chǎn)安全以及環(huán)境安全,不容忽視或懈怠。在邁向十二五的高校發(fā)展進程中,實驗室安全管理必須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從制度建設入手,建立健全實驗室的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實驗室安全標準化建設,加強師生安全知識教育,從而達到實驗中的人、制度、設備、環(huán)境的相互融洽與和諧,打造平安綠色校園,維持高校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明,穆建平,范卓華.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12):5-7.
[2]王世強.研究型大學實驗室安全問題分析及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0):193-195,203.
[3]李珉珉,曹燕.外來科研樣品引起的檢驗科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6,16(5):594-596.
[4]黃文霞,羅一帆.高?;瘜W教學實驗室安全教育與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9):193-195.
[5]武培軍,蔣勇.加強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幾點思考[J].職業(yè)教育,2010(34):174.
[6]張玉紅,顏衛(wèi)東,趙春芝,等.做好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工作保障教學科研工作正常運行[J].實驗室科學,2012, 15(5):198-201.
[7]王國強,吳敏,斯舒平,等.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1):180-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