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闡述了橋梁的設計原理,水文資料的利用和洪水洪峰流量的計算、推求,匯流歷時的計算等,供有關設計人員參考。
關鍵詞:洪水標準 匯流歷時 洪峰流量 承載力
中圖分類號:TV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5(b)-0096-01
1 工程簡介
長山堡交通橋位于四平市小寬鎮(zhèn)境內(nèi)的東遼河支流上。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砼雙井柱支撐,橋面板采用鋼筋混凝土砼T型梁,全長30 m,分六跨,每跨長5 m。橋面凈寬6.2 m,井柱直徑為0.8 m。設計通過洪峰流量為357.6 m3/s,水深5 m。
2 水力計算
長山堡交通橋設計洪水標準采用5%,即20年一遇的洪水標準。
2.1 基本資料及設計參數(shù)
由萬分之一的地形圖上量得:
流域的集水面積 F=94.04 km2
坡面坡度 JS=2.97%
坡面長度 Lp=3236 m
河道長度 Lh=27.9 m2
河道坡度 Jπ=057%
根據(jù)《澇區(qū)設計手冊》查的暴雨不均勻系數(shù)β=0.85
土壤系數(shù)ξ=0.36(壤土)
坡面糙率系數(shù)Ψ=0.34(部分有草地皮)
暴雨遞減系數(shù)n=0.7
2.2 根據(jù)羅氏法計算洪峰流量
2.2.1 設計暴雨的推求(如表1)
2.2.2 參數(shù)計算
暴雨雨力 S=0.113H24=27.29 mm/min;
坡面特征參數(shù) b=1/Ψ*(L/JS0.6ξ)-2;;
河道特征參數(shù) C=L/0.222(ξFβ)0.2 Jπ(0.24+1.6 Jπ)=165;
計算匯流歷時采用試算法
假設T=487′,i=S/Tn=0.25;
d=[(i+0.1)0.345iT0.15]-1=2.65;
求得 T=bd0.5+cd0.2=487.4′;
證明假設T=487′正確。
2.2.3 計算洪峰流量
當集水面積小于200km2,采用羅斯托莫夫公式Qmax=16.67αβiF
其中:α=ξ(i+0.1)0.345T0.15=0.67
β=1-0.28(F/T)0.4=0.89
計算得Qmax=89.4 m3/s
驗算T T=ts+tπ
其中 ts=L坡/Vs Vs=ψ(Js0.6αiL)1/2
河道匯流歷時tπ=1000L河/60VL
VL=2.1QJπ(0.24+1.6 Jπ)
經(jīng)計算T=ts+tπ=487′與假設一致,故計算正確。
2.3 設計水深的推求
根據(jù)《水力學》的明渠均勻流公式
Q=ωC*R1/2i1/2計算
式中:邊坡系數(shù)m=2.0,糙率n=0.04,
解得水深h=3.50 m,底寬b=32 m
2.4 地質(zhì)勘察資料
該橋地質(zhì)勘察資料如下:從地面至地面以下1.0 m為粉質(zhì)粘土;1.0~2.9 m為中砂;2.9~4.1 m為粗砂;4.1~4.6 m為卵石層;4.6 m以下至9.5 m為泥巖層。
2.5 結構設計
根據(jù)橋梁設計規(guī)范,按四級建筑物設計。
荷載設計標準:設計汽—10T,校核拖—50T。
2.5.1 上部結構設計
橋面采用定型鋼筋砼T型梁,橋面總寬7800 mm,由6根T型梁拼裝,規(guī)格為長5000 mm,T型梁翼緣寬為1250 mm;即橋面外緣的寬度7500 mm,橋的兩側各設650 mm寬人行橋臺,橋面凈寬為6200 mm。
2.5.2 帽梁的計算
(1)帽梁按雙懸臂鋼筋砼簡支梁計算。
截面為矩形斷面,尺寸為500 mm× 600 mm;調(diào)整兩根井柱的距離,兩根井柱之間的最小間距L不應小于3.5倍的井柱直徑。即L≥2100 mm,由本橋?qū)?500 mm,取L=4200 mm。
(2)帽梁內(nèi)力及配筋計算
按最不利荷載位置確定,計算結果見表2。
2.5.3 井柱設計
(1)外力計算
垂直力:設計情況下 P=38.11 t
校核情況下 P=62.56 t
(2)井柱承載力驗算
井柱按摩擦樁計算,其容許承載力[P]:
[P]={U∑fsiLi+A[бR]}/Fs =73.89t
在設計荷載作用下:P=38.11t<[P]
在校核荷載情況下:P=62.56t<[P]
所以井柱的總長度:L總=L明柱+L沖刷+L有效+L富余
即L總=3.7 m+1.0 m+10.5 m+1.0 m=14.0 m
(3)井柱的凍拔力計算
在北方地區(qū),井柱基礎應能夠承受季節(jié)性凍土作用,設計時應考慮凍拔穩(wěn)定。即應滿足:N+W+Qt≥mT。
計算的N+W+Qt=152.26 t;取安全系數(shù)m=1.2
MT=1.2×76.37 t=91.70 t
滿足凍拔要求。
(4)井柱配筋計算
經(jīng)注安受壓柱考慮。計算結果如表3。
3 結語
該工程于1998年,經(jīng)吉林省水利廳批復。并于當年建設竣工,現(xiàn)運行良好,方便了當?shù)厝罕姷纳a(chǎn)和生活,對推動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湖南省水利學校主編.水工建筑特[M].北京:水利出版社,1980.
[2]毛鶴琴.建設工程進度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
[3]華東水利學院測量教研組編.水利工程測量[M].北京:水利出版社,1980.